青春,是既真实又虚幻的,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的成长,但在回首之时,青春却又像是一场梦,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只是一些气味和残影,青春是如何开始和结束的,我们却并不记得。虽然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大家都能体会到,那就在“青春”里,我们开始想用自己的声音跟世界对话了。
昨晚,我看了《狗十三》的点映场,这部被封存了五年的记忆讲述了一名少女的青春时光。这些年来,“青春”这个题材在国产电影中被消耗得很厉害,大多数都难逃“车祸、怀孕、三角恋”的烂套路,好在这部电影并没有。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少女的青春时光切片,一场没有起伏的“蜕变”。
看《狗十三》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出现了另外两部以少女视角展开的国产青春题材电影:《黑处有什么》和《少女哪吒》。《黑处有什么》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在青春期遭遇的外部世界的影响,《少女哪吒》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在青春期面对世界的消极反抗,而在《狗十三》中,主角李玩这个角色就像前面提到的两部电影里的角色的杂糅,最终为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少女哪吒如何温顺的放弃抵抗,走进良夜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片中的两个片段印象很深,一个片段是“爱因斯坦”走丢后,李玩发疯似的在街头寻狗;另一个片段是李玩的爸爸将狗带走后,李玩在街头各个狗肉店寻狗。这两个片段放到一起很有意思,内容都是找狗,角色也都是李玩,但狗不是同一只狗,李玩也不是同一个李玩。第一次寻狗的时候,李玩是愤怒的,找狗的行为只是一个表象,内里的真实原因是她对“大人的世界”的反抗,他们不理解她,不顾及她的感受,仍然把她当成一个哄一下就会好的孩子,却没有意识到,她已经成长为一个对世界和自己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大人”。(对镜照胸的片段我认为也是有此用意)
而第二次寻狗的时候,李玩的情绪却没有了愤怒,而是变成了绝望。她对这条狗的感情并没有对“爱因斯坦”那样的伙伴型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认同上的共情。因为这个时候的她似乎跟这条狗一样,都属于这个家庭中的配角,她可以察言观色,学会用听话和懂事掩藏自己,所有的愤怒只能在心底里呼喊,但狗不会,狗没有人类的复杂感情,它被激怒时会奋力呼号。所以当狗在这个家里呆不下去的时候,李玩看到的是自己的悲哀。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我认为这部电影可能的套路是塑造出大人们与李玩的对立,但发现其实并不是。这部电影中的“大人”们没有一个是“坏”的,他们并不是那种符号式的家长,他们都关心和爱护李玩,都试图去理解她,但就像那句话说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大人们都有太多的问题要去面对,他们试图去理解李玩,但这个世界上需要他们去照顾的并不只是李玩一个人,因此当他们试图沟通失败的时候,他们没有时间和耐心再一次与她沟通,而是选择了放弃。
但人总是要成长的,终究是要走进“大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不被理解不被倾听才是常态。在这部电影中,其实让人很难说清楚李玩究竟是在哪一个瞬间完全蜕变成一个懂事的“大人”的,在我看来,除了那场挨得最狠的打,还有那只被打死的蝙蝠,那个李玩曾经认为是鸟却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人,这些人和事一次次的告诉李玩,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模样,你只能去接受。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也是这样,我们在青春期的时候都曾对这个世界不满过,对别人无法理解自己而愤怒过,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不再用愤怒对抗世界呢?我们自己也记不清了,我们只是知道一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能选择包容和忍让。
片中果静林饰演的“父亲”这个角色非常出彩,从他身上似乎更能体现出大人的世界有多么的复杂和无奈,特别是跟张哥酒局的那场戏,明里我们看到的是大人们的无聊和无趣,但我觉得更深处想表达的也是这个父亲的无奈,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想挣钱就要忍受各种人各种事,世界就是这样,谁都逃不过,想逃也可以,需要像哪吒那样割肉削骨,彻底跟这个世界决裂,但李玩不是哪吒,她只能温和的走进大人的社会,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去抗争,而与此同时,她也学会了包容和理解这个世界。
当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李玩已经完全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蜕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大人,具体的表现就是她看到“爱因斯坦”也不会再激动,也会一个人带着弟弟去练习滑冰,看着这个抢走自己所有宠爱的孩子微笑。而在电影的结尾,还有一个画面,就是父亲听着《再回首》哽咽难语。我突然想到了朴树的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歌里这样写道“人们都是这样地匆忙长大,那些疑问从来没有人回答”,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还没有搞明白,就突然间成了大人,突然要面对太多的事情。
年少时的我们爱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世界不理解我,为什么别人不能体会我的感受。但当我们成长后回首青春时才发现,这些事情根本就没人能回答,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回答不了自己曾经的问题。以前的我们还会去探寻答案,去等待答案,但如今我们都已不在乎,有些故事没有讲完那就算了把,有些问题没有答案那就让它去吧,因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