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学学习需要语文的助力

数学学习需要语文的助力

作者: 感恩遇见0331 | 来源:发表于2022-06-22 17:35 被阅读0次

数学老师们,你是否很多时候有这样的困扰:就是学生们明明会做这道数学题,却因为审题不清而白白丢掉了分数?

学生错题展示

我们来看上面这位同学的解答,很明显,这是一位很不错的孩子,第二问做得非常好。可是明明第2问比第1问要难得多呀,为什么反而是简单的第一问丢了分数呢?学生们根据题意知道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可多售出5件;降价5元,那么每天就可以多售出10件,所以他就顺手把10写在了空上,可是第1个空问的是每天的销售数量是多少件?根据题意原本每天可以售出20件,加上多售出的10件,那么降价5元,每天的销售量就应该是30元。

这是审题不清导致的第一个错误,有人把这类错误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不然。偶尔因为粗心出一次错,也许可以理解,反复粗心,那就是一种审题能力的展现。再来看第二种:

最后的答案:学生们经过分析,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一路过关斩将都很顺利,可是求出来的两个解5和25应该舍去哪一个呢?学生们也看到了题目中很关键的一句话:“每件盈利不少于25元”,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提笔就把5舍去了。殊不知求出来的是降价的钱数,原本每件盈利40元,降价25元后盈利只有15元,小于要求的“每件盈利不少于25元”,因此应舍去25,保留5。

应用题特别考察学生审题能力,提笔做题之前,先要“审题”。所以应用题的解题步骤除了“设、列、解、答”,更重要的是“审”,所以我们可以把步骤归纳为:“审、设、列、解、答”。“审”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抬头看路”,如果只是低头拉车,费尽力气不说,有可能还会南辕北辙,白费力气。

再看一个例子,这个题目中的1000万是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也就是1、2、3三个月营业额的和,应该选D。可是很多学生根据第一印象,涉及增长率问题,印象最深的答案就是选项A,于是痛快下手。对于选A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审题不清,还有一部分应该是对增长率问题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还是要一步一步让学生逐步理解,而不要一步到位,一口气吃个胖子。

同一数量经过一次增长(降低)的增长率(降低率)问题:a(1+x)
同一数量经过两次相同增长(降低)的平均增长率(降低率)问题:a(1+x)²

任何时候、任何科目的学习大概都需要语文学习的助推,学生们学好语文对于其数学的学习很有帮助。

可是,我又发现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班的语文成绩很高,可是他们对上述问题出错却明显高于另一个语文成绩并不是很高的班级。为什么会这样呢?语文成绩好不是应该有利于审题吗?也许这又会涉及到语文成绩是否仅限于应试教育的问题了。人的学习是一个终身成长的内需,我不是语文老师,可是也想通过自己的教学去引导学生们多读书、多思考,谨慎审题,多角度看问题。语文要学好,书要多读,题目要真正看明白,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学学习需要语文的助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zy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