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式学习支架:助力语文学习活动深度发生

以支架为载体的语文学习活动,应体现三点应用原则:1.遵循语文要素横向分布、纵向递增、回环往复的原则,设计时既凸显训练重点又兼顾整体发展。2.语言习得的规律更多是从反复操练的技能中归结经验,学习支架要借鉴关键能力的层级延伸理论,注重能力的螺旋递增,融会贯通。3.学习支架的应用在于引导学生暴露隐性思维,外显学习方式,便于组织语言表达语言,故要体现语言学用的训练坡度,进阶设计、攀援而上,有思维生长的弹性空间。同时,呈现方式要简洁直观,聚焦核心问题,如思维图、学习单、图表、学习工具、视频等,都可成为思维发生发展的铺垫、联结、引桥、延伸、统合的学习支架。
支架二:关键问题——指向学习经验的思维进阶
关键问题,指的是能抓住教学内容本质,舍去旁枝末节,化解教学重点,建立知识结构,引发深度思考的核心问题。好的问题彼此关联、进阶设计,从内容走向形式,指向表达效果,生发新的学习经验。
支架三:学习单——指向学习进程的思维进阶
学习必须要经历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要与真实的任务情境持续互动,真思考、真去做,真遇到困难、真解决问题、真锻炼意志品质,以此真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学习单,可理解为支撑学习进程的支架,助推学习深入的资源,检测学习成效的工具。学习单分预学单、导学单、整理单三种,贯穿前置学习、交互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阶段。
支架一:任务群——指向学习主题的思维进阶
统编教材,按“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给了我们明确的学习主题。我们可以尝试打破单篇教学的常规模式,将文本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整合,分模块设置多维化的任务群,整合学习内容,规划学习路径,打通学科边界,贯通生活经验,通过实践与输出,深化对本单元学习主题的理解与运用。
最理想的学习单应用,能整合知识、概念于问题情境中,针对思维容量大、思维层级丰富的学习重点、难点或核心学习活动,设计有关联、有价值、便于检测的三单练习,使学习活动设计、课堂实施和学习评价保持一致性,助力预学、共学、延学的全程交融。
支架四:思维导图——指向学习难点的思维进阶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缜密,则语言清晰;思维灵动,则语言丰富。如何让内隐的思维方式外显,帮助学生将分散、杂乱、模糊、浅显的感知统合向深度认知推进,这恰恰是教的痛点,更是学的难点
支架五:简易图表——指向学习评价的思维进阶
教师组织学习活动的效果决定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升水平,评价是最及时有效的检测、反馈与调控、改进工具。语文学习活动要在重点教学板块引入评价指标,为学生提供分析判断与反思修正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