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文解字(二)习俗

说文解字(二)习俗

作者: 闻笛柳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09:16 被阅读335次
说文解字(二)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度,遗传下来的文化文明自然是数不胜数,那可是我们祖先积累的宝贵财富啊!历数中华文明:三十六计、四大发明、五行八卦、四书五经、三教九流、百家争鸣等等等等,无不显示出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是该发扬光大的。

提到过年就不能不提到年节的风俗习惯。贴春联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了,词汇中透着美好的心愿,加上年画窗花,更显喜庆。比如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团团圆圆其乐融融。初一的走亲访友增加了亲情友情,更显社会的安定和谐。

但传承的东西都是优秀的吗?就都是该推崇的吗?没发现其中的陋习也跟着慢慢沉积,成了所谓的文化?

也许有人会说,这胆子也太大了,什么都敢责问。那好,我就举几个例子让大家给评评。

节日焰火,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美仑美奂的绚烂让人目不暇接。在昙花一现的同时带给人间的是环境污染、财产损失、人身伤亡。这不是在危言耸听,历年来的记录可以证实言论的真实性,所以我个人认为节日焰火燃放该取谛,只是让人觉得少了点“红”气。

至于用什么来代替它呢?挂灯笼也许可以承接重任吧?挂灯笼也是一种习俗,大多数的庄户人家,每逢过年都要伐一棵小腿粗细的松树来做灯笼杆,这样每年都有那么一大批笔直的(没人要弯的)小树死于非命。灯笼是挂上了,但树死了,那树长那么粗容易吗?“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我想劝姜子牙找个别的栖身之处吧,否则你想接的财神爷来不来不知道,柴神将来都不会有了。

树木做灯笼杆相比于山林失火还算幸运的。古训说:“祖宗虽远,祭心不可不诚。”中华民族以忠孝仁义为准绳,崇尚“百善孝为先”。因此,家家户户都要在年节之日到先人的坟前扫墓祭祖,因此有的时候上坟烧纸会引发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个人都带来了灾难,让人扼腕叹惜。近些年有在先人坟前摆放鲜花的方式还是不错的,我看值得推广。

诸如这些貌似文明的陋习还有很多,奉劝那些鄙帚自珍的人,关心一下我们的生存环境、关心一下我们的下一代、关心一下祖国的未来。让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好的风俗习惯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而不是紧锢我们今天文明的羁绊与枷锁,你看呢?

相关文章

  • 说文解字(二)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度,遗传下来的文化...

  • 冬至话“冬至”

    (一)说文解字 早晨,打开手机,热腾腾的“冬至”铺面而来:冬至的祝福,冬至的习俗,冬至的由来,文化味十足...

  • 说文解字二

  • 学习《诗经•秦风•小戎》(二十四)

    第二,为何《郑笺》训“讨”为“杂”呢?《毛诗传笺通释》(大意): 《说文解字》说:“讨,治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说文解字》 叙 二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

  • 春节习俗二

    正月初三 肥猪拱门 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

  • 婚礼习俗(二)

    一大早就来到舅舅家,街边一排溜清一色的黑色奥迪,正在扎彩绫,亲戚朋友们随到随吃饭 ,早餐准备的胡辣汤跟大馒头, 两...

  • [说文解字]大自在(二)

    [说文解字]大自在(二) 1、大自在者,“大自”在也; 这是最基本的入门阶段,也是入门之道。要想获得大自在,首先要...

  • 说文解字22:人部(二)

    我们继续来说一下和人部有关的汉字。 从(從)(cóng):动词,两人在路上相随而行。 比(bǐ):动词,两人并肩挨...

  • 《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三(上)

    《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三(上) 该篇需要稍微调整,《说文解字》第二的后三个部首我认为要归属到这第三篇,分别是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文解字(二)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am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