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 | 提升思考的维度,用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问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 | 提升思考的维度,用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问

作者: 大白老师啊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13:30 被阅读0次

    一、前言

    我们经常说到三观不合,这个三观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前两者人生观和价值观比较好理解,那什么叫作“世界观”?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感觉世界观离我们非常的

    在《世界观》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他的定义:“世界观”指的是一个观点体系,其中不同观点如同拼图的一块块拼板一样,相互联结。也就是说,世界观并不仅仅是一些分离、独立、不相关的观点的集合,而是一个不同观点相互交织、相互关联、相互联结的体系。世界观是看待世界,知识学习的“底层逻辑”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可以大致了解了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当中。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再到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发展,我们的世界观一直处于更新迭代的过程中。过去秉持的观点,并不一定现在就是真的,现在的世界观也有可能会被未来的发现所颠覆。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是,我们生活在有趣的时代。

    看了书之后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个世界,但是至少让我对一些关键发生了改变:提升思考的维度,用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问题

    二、决定性时刻

    这不就是4月14日的初级培训中卢老师提出的“大概念”嘛,卢老师说“大概念”决定了教学设计的优先级,“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将PBL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进行实践和巩固。那对教师而言,PBL课程设计的最大挑战就是确定少数几个“大概念”精心设计和执行。

    怎么理解呢?因为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教育理念,和固有的思维模式发生了碰撞,从学生时代到现在成为老师,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不都是从小的概念开始,不都是慢慢随着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逐步扩展自己的“世界观”的吗?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认识数就是从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这样的一个顺序开始,但是我们学完之后也从来没有提出过以为?为什么会有有理数、复数等,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模糊的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负数出现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说是因为正数不够用了,我们需要扩展数系来表达这个世界的一些东西,比如海平面以下的海拔,比如0℃以下的温度。

    这好像也没有错,但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当时高中的数学老师给我们说,你们现在学习的数学,到了大学很多都是错的了,到了硕士博士再看大学的知识很多也都是错的了。我当时就很郁闷,没什么是错的还要学呢?直接学对的不就好了吗?当时觉得这个问题很傻很天真,一方面也学不会呀,另一方面即便学会了是不是随着更高“学历”知识是不是又错了呢?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借用卢老师的话来说:我们接受的是支离破碎、脱离生活的抽象理论和事实,没有选择一些重要的学科大概念用恰当的生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建构一个完整的对世界的理解。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能选择一个宏观的大概念出发,在小学阶段老师就能给我们用生动的有趣的方式给我们讲述“数的由来”,帮我们建立起一个大概念,我想每次在扩充数的认识的时候就会不会觉得那么突兀和难接受。这也让我想起了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数学专业,因为莫名的对数学的喜欢,以至于把大学图书馆里面数学书架上的书全都翻了一遍,说时候很多看不懂,但是每次数学课上老师说到一些新的内容的时候,我就会很自然的接受,还能解释一些数的来源,感觉数学特别有意思。

    这也是我在这次培训中最大一个收获: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从微观的关注点转向宏观大概念的建立,我们课程的设计要揭示复杂性,帮助孩子掌握复杂性并共同学习如何在复杂世界里生存,这才是课程设计的根本属性

    举个例子:24节气会经常出现在语文课、美术课等课程中,也仅仅是从微观这个结果来学习24节气,那4节气到底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不知道不了解。

    在这样的情况学习不就是不求甚解吗?24节气就是一个微观的表现。它的大宏观是什么呢?是太阳系,当学生了解了太阳系是怎么回事,了解了形成24节气的原因,然后再去到细分领域的微观中学习,是不是更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呢。

    但是为什么不选择从宏观到微观呢?那是因为从宏观的大概念入手再到微观,这个过程太慢了,学生的变化比较忙,我们度等不及了……

    所以我们成人更愿意为孩子选择一个快速的提升方式,提孩子们做决定,帮他们成长。却又在关键时刻期待孩子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立即行动,做出改变

    培训结束之后,我的脑袋沉沉的,新旧观念在打架。最终新观念战胜了,我决定要用新的观念来改变的教学。

    我的学科中的大概念是是什么呢……这让我想起了在网络上、在各种培训中很多人提倡的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孩子再不学编程未来的就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把会各种技能等同于掌握人工智能时代了确定性,这样的言论无意让人徒生焦虑。期初我也很焦虑,作为一个非计算机专业该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呢?在培训圈也充斥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赶紧学习python语言,要不然就会被人工智能实地所淘汰了。焦虑肆意而生,再看看那些高昂的费用,让我望而却步。

    那现在当冷静下来再去看待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的视角应该更广阔一点,不应该只局限在技术本身,我们可以更多的关注某个领域的弱人工智能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它背后的原因和本质。帮孩子更好的面对未来的,不是掌握某种具体的技术,而是将技术与人文、与生活结合起来的能力。技术的更新太快,我们永远都赶不上,我们更多的教孩子去关注方法论的人工智能,教的是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模式。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心怀长远,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文/大白老师       图/卢海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 | 提升思考的维度,用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hd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