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写了如下几句:
有人辞g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在吴敬梓的那个时代,不管是在哪条路上,作为个体的人,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里,要活着,确实是不容易的。
在生产力落后的时空里生活,人人都往中心化群体中心化方向挤压着,只有惨酷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而很难有双赢多赢的合作共存。
一种体制,如果处处总是设置着竞争的机制在其中,那么总会出现有一些人主动地选择了离开。一旦有人主动地选择了从一个中心中离开,那么TA相对于这个中心来说,就是在边缘化。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句话,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到的。
边缘化之后的结果,即是如鲁迅所说的,有两种,一种是爆发,一种是死亡。
不管是三百年前吴敬梓,还是八十年前的鲁迅,他们的思维,都还只是在语言哲学垄断的时代中。
而真正的边缘化,边界化,只有在这最近50年里,才出现的。是数学哲学重新得以兴起的时候,人们的思维才有了突破,才敢于从原有的中心化中突破出来,走向边缘化。
当年,尼采说:
当人强大起来时,上帝就不再被需要。上帝应当被杀死,并已经被杀死,他死于对人类的怜悯,怜悯是钉死爱人类者的十字架。
尼采说这句话的时候,语言哲学已经是到了死亡的,崩溃的边缘。
后来,维特根斯坦就直接说了:哲学已经死了。斯蒂芬霍金也直接了当地说:哲学已经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82521/59cd37383a22d45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