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公一世勤劳,是一个朴实的农民。种菠萝、种冬瓜、种大米样样在行,劳劳碌碌一辈子,与大水牛的感情非常深。而我对外公的记忆,也与大水牛有关。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讲大水牛的故事。那头比我妈妈还年长的大水牛,硕大而憨厚。与外公相处久了,眉目竟能传神,水汪汪的大眼睛无比柔情,懂人性。农耕时水牛忙耕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傍晚时分,沾了一身的泥巴的大水牛可以到牛棚前的大水塘前洗澡,在水中尽情地游来游去,无比惬意。外公还会精心给水牛准备草料和饮用水,“嗷嗷”叫唤几声,老牛会很默契地上岸进食,然后在牛棚(老屋)中安然入睡。

时间长了,与老牛的感情也深。外公干脆在牛棚中放置一张床,长住在牛棚中,一方面是担心老牛被人牵走,另一方面是不想让老牛在夜里饿肚子。刮风下雨,春夏秋冬,天天如此,人与牛共处一屋,温馨而和谐。老牛通人性,很温顺,似乎也能听懂人话。外公夜里咳嗽,老牛嗷嗷地叫唤着,表示关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片的农田被住宅和道路取代,现代化的机械逐步代替了耕牛的地位,大量农民转行到城里做生意或者到打工,农业用地比例逐年下降。而外公家的老牛也老了,犁地非常费力,步伐非常沉重。可是外公与老牛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了,放佛知己般,四目相对,纵是无语也情深。年近8旬的外公,依旧天天风雨无阻,守护着老牛。

有一次外公生病了,嘱咐舅舅去照看老牛,谁知舅舅与舅妈一起,把老牛牵去卖了。这也是出于对外公的关心,外公日日夜夜与老牛在一起,冬日里老屋漏屋又进风,老人家腿脚不方便,身体也吃不消。当外公知道实情后,很伤心地哭了,他那么要强的一个人,是极少哭的。就像辞别朝夕相处对年的知己一样,内心非常地不舍,又很心痛,毕竟老牛被卖后无疑是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之后,外公时不时还会去牛棚逗留一段时间,直至临去世前,外公还会去牛棚看看。操劳了一辈子,朴实的老农民,这一生与老牛结下深厚的感情,这便是我对外公的记忆。
图文编辑:细波缘于清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