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无法入睡。
昨天骑了很长时间的自行车,约有14公里。缘起是忽然有个念头:感觉一生是由这一天天构成的,今天和明天之间还有这些时间,你要如何运用这些时间?我忽然想回到自然之中,聆听自然的韵律,找到内心的方向。
于是,我想起了久违的骑行,在人生之中,我曾经有一次难忘的骑行,那时,我带着一本泰戈尔诗集,骑行到师大,在师大的树荫下观赏花鸟虫鱼,朗诵泰戈尔天人合一的诗作,并直至黄昏隐没了那些美景。
简单地吃完早餐,我就出发了,带着两本书,黑塞的《温泉疗养客》和另一本新书名曰《一本不正经》(是一些现代诗和插画,很有当代心灵气息),带了个小面包和几块饼干,还有一瓶王老吉,随手定了一个目标,就出发了。目的地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只是一个引子,让我们可以体验好这个过程。
太阳还是很大,照在脸上的时候有些睁不开眼。而这更反衬了骑行了树荫处的清凉。前面我有些高歌猛进,边骑着边放松,边哼着歌。反正也不上班,时快时慢,遵从我心,看着马路上奔驰的车辆和行人,感到一份闲心对于都市人来说是多么难啊!即使在周末,依然可见护送孩子去补习的家长,和各行各业在周末加班的人群,以及在周末忙于娱乐消遣或人际交往的人们。经过爱琴海商场,那里印象是10点才开门,早有些年轻人在门口等候,是在等待什么呢?
虽然一边哼着歌,偶尔还拍几张照,但我还是意识到,骑得太快了,不仅有些风景没有好好欣赏,好像也有点随着人流的节奏了。于是我有意识的找地方看看哪里可以暂时停下来。路过一处庙,本想进去,却发现关门了。再经过一处地方,我看到一些粉红色的花朵,让人心动,于是驻足观赏,看到一只蜜蜂。于是我两脚立在地上,但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翻起了我的诗集,读了起来,心领神会。
我想起刚刚经过清风凉爽之处,确有如陶渊明所说:“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想起庄子,想起他在逍遥游里讲的那个尧与许由的故事,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却不接受。那个时候我真有同感。
因为最近生活的许多事,让我感到了“囚”,就是把人框在一个框里。从厦门旅行回来,忽然感到旅行的意义需要反思,而商业化背景下的旅游,即使是像鼓浪屿那样曾经有美好回忆的地方,如今也令人兴趣萧索。正像一本书上说的:“旅行的意义,本是去见所未见的世界,结果是看到别人让你看见的东西。”
后面回来也经历了一个放纵期,可以说尽情让自己品味各种娱乐,各种感官刺激。喝锐澳,尝鸡爪,看电视剧,刷奥运会。正好儿子放暑假安排在老家,给了我们不少二人时光。一起玩桌游,回忆童年,正好买了新的笔记本电脑,将旧时的游戏都装上了。于是俨然把家打造成了 一个游戏王国。
只是这样的快乐是很有限的。隐隐感到人生需要一种神性的充满,又逢妻子中级职称评选未过,聊起单位事宜,感叹人是多么容易受到社会给予的那些外物的影响啊!
我想,基本的生存当然应该关注,否则你连活都活不下去,还谈什么?但更多的是在基本生存保证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就像我们应该吃好饭,好好休息,但这么长的一天时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一直在吐槽单位如何如何,但是真给你自己一天闲暇时光,你可以自主的时光,你又会拿来做什么?
所以最大的牢还是在自己。我想要活得更通透些。这便是我这次旅行的初衷。那天早上还看了李娜老师的诗经“微讲堂”,听到她分享《蒹葭》之中的“道阻且长”。是的,理想有时就如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若隐若现,道阻且长,虽然理想未必能实现,但珍惜这探索的过程,这就是人生,心之所愿,哪怕“溯洄从之”。
清风明月,这些无用而让人自在,即使科技再发达,也不能改变初心。人原初的心,就是与大自然亲近的心,就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各尽所能,但不把人当做工具和手段。
所以社会所给予的那些其实是什么?不过是一个游戏规则而已。就连这个我,也不过是一种思想游戏的产物而已,何况我所占有的?慢慢渗进这自然之中,你才知道无我的可贵。
无我,那有什么?有“神”。正如列车有一个列车控制系统一样,万物也自有灵,即神。我们原来一直以为物质就是排列组合,通过堆叠部分产生整体的功能,就如我们小时候搭积木一样,从简单到复杂。但事实上,我们忽略了,如果没有灵的主宰,这一切外在的应用根本毫无意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宇宙怎么可能没有一个“灵”呢?
所以,认为灵是这些堆叠的物质不断复杂化而产生的功能,即认为灵魂是大脑产生的一种功能,其实是一种颠倒的观点。原因就是我们从制造工具以来,逐渐为工具所迷惑,以为生命和这些工具一样,都不过是这种排列组合的产物而已。但即使排列组合也有背后的设计者。简单的工具,它是一次性生成的,它的结构就指向它的目的,比如刀的材质和结构就同它的目的是吻合的。但是,复杂的工具,比如机械,就可以看出,背后有可以设置调节的部分。而更智能的系统,比如火箭,比如计算机,背后都有一套软件,软件一定存在并且可以在机体不变的情况下持续更新,因此就超越于结构。
所以,这宇宙,归根到底,是精神统治着一切。这是我在昨夜的梦中推导出来的。
而死亡,其实就是“我”的回归,“我”回归“无我”,即是那更广阔的“神”,然后在下一个安排下再次走向“我”。
其实在人生中,我们无数次不断寻觅的快乐,正是这种“无我”的感觉。只是无我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融入了更大的“神”,因此随时自在,随时更新。
由此,我们再回看这个社会,就会发现,生死之间,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好好体验这个世界,去尽责,但不要被它欺哄得团团转。
所以我们才能理解许由的心境。得到整个天下又如何?如果不是心之所向,不过是一个累赘罢了。人生最终的目的,是遵从灵魂培育灵魂升华灵魂的过程。
所以外物,乃至感官,可以为我所用,但我不可为其所迷。如果心中无神,则万事再好,也不过味同嚼蜡。
上次我洗澡的时候,看到地板上溅起的水花,猛然觉得好美,才发现,宇宙于细微之处,也藏着这样的美。所以我感到“神”又回来了,心若安在,无境不美。
乘着清风,呼吸自然的气息,聆听鸟语花香,让你的“神”回来。
一切宗教仪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让“神”回来。
想到这,我在途中特别留下有什么庙宇教堂,要进去拜拜。
进入一处龙潭角,想是当年地理位置特殊,临近江边,故而村民在此设庙,至今香火不绝。
进去拜了拜。问自己要求什么,当求人生的通透,参悟生死,否则一切宴乐毫无意义。
生命的奥秘冥冥之中向我握手,只要我能让它在身体中流过,那么,我的一生便毫无所愧,也无所亏,纵然平凡,也自受用江山不尽,因为我是自己心的主人,我与宇宙精神合一。
进入江心公园。只求一块石头安坐,喝点王老吉,陪几首诗,聊看群生乐陶陶。
感慨只有老年人知道吸收天然之气的重要,年轻人多半蜗居在家,或者在逛商场。
没有天然之气支撑,一味消费娱乐,走向人生的麻木不仁。
常会天地之心,精神愈用愈足。
何必陷入那离奇的故事、新闻,我心自乐。
对于职场规则,也视之如游戏,可以玩,但不能一直玩,要超然其上。
真正到达目的地——中洲岛时,才发现它早已不是我的目的地。
这可能才是我们人生定义目标的意义,只是为了找一个标的,让我们更好地去体验人生的过程。
但如果我一开始就直奔主题,只是为了一个目的,那我反而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世间的规则,本身自有合理性,不管是奖或是惩。没有无缘无故能长久的规则,肯定是有符合人性的一方面,但不能满足人的个性要求,因此看懂这些,去按公用的规则融入社会,但内心有自己的规则。
这就是入世亦出世。
到达目的地了,反而很想回去,归心似箭。一番旅途过后,更畅享家里八尺床,一碗白粥的温馨。
正是没有付出,哪来回报。人的各方面天赋没有在运动实践中发挥出来,人就永远不可能认识自己。但要顺应内心的节奏,否则就是忙碌而杀心。
由于消耗了体力,中午吃得又不多,我们夫妻都很饿,所以晚上安排了一家文艺餐厅。
当天晚上,我们一起沐浴在江风里,看着点点的灯光,更远处的星光,了解一盏灯也是一颗星,宇宙万象,近在咫尺,心若自在,便能无界。
餐厅里还摆着各式样的书,让我心动的是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这是本小说集,我读到了,感官如火,能够毁灭,也能净化。
正是如此,感官之于我们,就如同火一样,能够用它来净化心灵,也会因驾驭不当而受其毁灭。
一切,就看你是否是你心的主人。
晨起,无法入睡。所以写下了以上的文字。
如是我书。
……
外物隐没在精神的星空
让我乘着风
开始与自然的水乳相亲
灵魂你在哪里?
你无处不在
像月光普照
光和影恰如其分地交织成美
并不互相排斥
然而光知道影只是一个游戏
一万年的文明只是精神之光的一个影
我回来了~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