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世界》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第二篇:家庭与小孩/第二十四章:偷窃与撒谎
父母在面对两三岁小孩子翻妈妈的坤包拿妈妈的钱时,或许会觉得孩子只是顽皮,表示对妈妈的爱。在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如果孩子还是如此顽皮,甚至偶尔会偷偷拿妈妈的钱去买东西,那或许父母会认为孩子在做贼了,偷东西了,这就会让父母变得很恐慌了,害怕孩子开始学坏了。
但这样的行为真的表示孩子内心是想做贼了?其实连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自己就想偷偷拿钱买东西了。但如果强迫孩子要坦诚,这就会让孩子在父母压力下变成撒谎者了。
其实温尼科特会认为,小孩子的偶尔偷东西行为其实是在满足主观全能感,随着孩子成长,孩子需要开始接受客观现实,主观全能感逐渐会有所丧失。而孩子在婴儿时的全能感,认为自己创造了妈妈,也会逐渐因为客观现实,这是母亲给自己的喂养,自己需求的满足需要依赖母亲的配合。如果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孩子的关注很少的话,孩子就会尝试重新为自己创造主观全能感的体验,而偷钱买东西就有会是孩子为自己创造想要就能有的满足。这种是由于很原始爱的冲动所驱使的,孩子更不可能详细描述表达出来。
孩子其实有很多时候因为内在矛盾冲突或者内在渴望的影响,总会不由自主地采取一些行动来缓解内在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但这部分也就更难被孩子言语化。要想到成年人有时都很难很好地描述表达自己内在感受,更何况心智化发展远远比不上成人的小孩子。所以有些家长父母总是急于让孩子解释清楚,这无疑是增加孩子表达的难度和内心的焦虑压力。
我会觉得温尼科特从他对孩子以及母婴关系观察和临床实践中,意识到了孩子会用不正常不合理行为来满足内在正常合理的需求,特别是孩子从周围中得不到满足。要知道,没有哪个孩子就是天生坏孩子,骨子里会是坏,而坏只能是学来的。
Apart from their having met with thieves, people may find themselves very definitely upset at the very thought of thieving, because of battles they themselves have fought over their own thieving tendencies in their own childhood.
小孩子会真的想去做小偷吗?温尼科特会认为,小孩其实最开始会对自己内心想做小偷的想法是很忐忑不安的,因为做贼是会和自己良心产生很强烈冲突,但小孩又不知道自己又能如何去缓解自己内心需求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小孩之所以选择做贼背后的心理动机不是我们大人思维这么简单,小孩不是光为了偷东西满足物质欲望。相反,对于孩子而言,孩子需要的是心理世界的充实和满足,所以孩子小偷行为事实是为了满足更深层的心理需求,这样的心理需求更是指向我们内心都渴望的关系。
这也是老温在这篇文章要去论述的问题,小孩子最开始偷东西真的只是为了寻找爱,寻找“妈妈”。只是在大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误解了小孩的真实内心动机后,小孩才开始真的觉得自己是天生的小偷,内心对爱深深的需求被埋进潜意识内,这才这么一步步走上“无意识地追寻爱”的犯罪道路。
This painful process is what is called disillusionment, and there is no need actively to disillusion a small child; rather can it be said that the ordinary good mother holds back disillusionment, and allows it only in so far as she feels the infant can take it, and welcome it.
孩子在出生时就会形成了全能感,觉得是自己的渴望和需求创造了乳房,创造了妈妈。但是随着孩子成长,孩子需要开始面对外部世界,面对自己的全能感只是一种幻想,开始需要接受现实妈妈的局限性,妈妈也有自己的需求,妈妈不可能随时随地地去满足自己全部需要这些现实,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在开始接受幻灭过程。
这一过程中,孩子会有着很痛苦经历,这却是不可避免的过程。如果缺少了这一痛苦过程,孩子无法合适地去对待外部世界,过度地沉浸在自己的内在心理现实当中。而母亲的作用会是很大,这需要母亲能够提供抱持环境,耐心等待和帮助孩子渡过这一艰难时期。这就好像分娩一样,如果害怕孩子在生产过程会很痛而不让孩子出生,或者想尽快渡过这一时期而让孩子过早地来到这世上,那对孩子只会是弊大于利。
A two-year-old child who is stealing pennies from mother's handbag is playing at being a hungry infant who thought he created his mother, and who assumed that he had rights over her and her contents.
两岁的小孩从妈妈的坤包里偷零花钱,这就好像饥饿的婴儿觉得是自己的饥饿创造出了自己的妈妈,从而感受到全能感的存在。这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很难去理解这一部分,毕竟我们的逻辑思维当中偷盗是一件不好事情,会受到惩罚的。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去感受一下自己身上的自信,我们会发现自己身上的自信是起源于这种全能感的,也就是只要我愿意,我想,我都可以达成。
这就意味着两岁小孩偷的并不是钱,而是试图通过这样的行为让自己觉得妈妈是属于自己的,自己只要有想法,自己都能够从妈妈那里获得满足的,孩子是通过这样的偷零花钱行为去满足自己的全能感,满足自己依然能拥有妈妈,依然能拥有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关心。
Parents who feel they must get to the bottom of these acts, and who ask children to explain why they have done what they have done, are vastly increasing the children's difficulties, which are already intense enough just then.
不仅仅是面对小孩偷东西行为,面对孩子生气之类等等行为,面对很多家长不明白之所以然的孩子行为,家长都会想知道孩子究竟是咋样的,究竟是咋回事,究竟都干了撒,希望孩子对自己坦诚一切。这当中很有意思,做为一个成年的父母很多时候都无法很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却要求一个心智化完全比不上自己的孩子来清晰完整地阐述自己,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这只会增加孩子去表达自己的困难,孩子本来对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就有很强烈的感受体验了,再加上在父母强烈要求下还表达不出来,自己的负面感受就只会不断被叠加。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会选择撒谎,说一些父母期待的答案,因为撒谎能够让父母停止这样的逼问,但却让孩子失去了和自己内在体验更好地链接,成为习惯性的撒谎。
而父母能做的是多学习心理学,通过了解自己来了解孩子,不要只看到一种可能性,要看到孩子不合理行为背后肯定会有某些很正常合理的心理动机,我们需要给到孩子宽松抱持的环境去帮助孩子表达探索。
One can say that a mother feels no strain when her small child is stealing from her, as she would never dream of calling this stealing, and she easily recognizes that what the child is doing is an expression of love.
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去翻妈妈的手提包,妈妈也不会觉得那是一种偷东西行为,只会觉得那是孩子对自己好奇,和自己接近,换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等等。所以是什么原因让父母在面对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偷零花钱的事情,就会觉得很紧张,觉得孩子在犯罪?
孩子也许只是在换一种方式来缓解自己思念父母的焦虑,缓解要去面对自己的分离焦虑,父母如果能够尝试给到孩子合适的理解和支持,从合适角度去和孩子互动,这是能够帮助孩子去解决偷东西行为。做到这个前提是父母能够有一颗宽广的心,能去包容孩子的种种折腾,愿意给到孩子帮助去面对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