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成长励志
读书笔记 ||《妈妈的心灵课》—第二篇/第十九章:孩子是带着他的

读书笔记 ||《妈妈的心灵课》—第二篇/第十九章:孩子是带着他的

作者: Psychonline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6:00 被阅读2次

    读书笔记《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世界

    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第二篇:家庭与小孩/第十九章:孩子是带着他的世界观而来的

    这一章的英语标题是“ What do we mean by a normal child? ”,直译过来就是“我们所谓的一个正常孩子是什么意思?”。这一章的内容也是在围绕着,怎么样才是一个正常孩子以及怎么去培养一个正常孩子展开表述。

    所谓正常,如果在生理层面,这是很容易去判断的,也有很多可以量化的指标帮助我们去判断;但是如果在心理或者人格层面呢?似乎就没有那么容易去定义所谓的一个正常孩子是怎么样了。

    温尼科特认为人格层面正常的孩子首先需要有一个人格正常形成的过程,性格能通过健康方式得以增强。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荆棘遍地,从来没有哪条成长路是容易的,也没有捷径,因为我们成长过程就是在学会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本能冲动和渴望,培养出健康的自我去协调好本来就是天生矛盾的本我和超我。如果我们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所需所遇的种种,我们是培养不出人格健康正常的孩子的。

    一个在人格层面正常的孩子是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去处理自己的焦虑和无法忍受的冲突,即使有些策略让家长很恼火,比如尿床,挑食等,但在好的照料下,孩子也可以尝试通过别的策略来处理自己的问题。而一个不正常的孩子在解决问题方式上是很有局限和僵化的,无法理解自己当下的种种表现,比如尿床,挑食等,和自己能期待到怎么样帮助之间的关系。

    温尼科特认为,孩子通往人格正常的发展路主要是如何从内在心理现实走向外在客观现实的成长路,学会接受客观现实、面对自己的幻想破灭、协调处理好自己内在的本能冲动和建立起自己的内在世界。在这样的一条成长路上,孩子会由此会遇到了很多障碍和困难,需要父母,特别是妈妈的帮助和包容,这也是孩子能否发展出正常健全人格的考验。


    But a child with a healthy body, and a normal or even supra-normal intellect, can still be very far from normal as a whole personality.

    有时,我们会经常看到在家庭教育里,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健康,以至于孩子在学习健康方面出现任何问题,家长就变得特别焦虑和紧张,但是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心智化的发展,孩子内心在想什么。似乎孩子学习成绩好了、身体健康了就代表着孩子未来就是一个优秀人才。

    但是我们很多案例中能看到,如果家长过于关注孩子在学习或者健康层面,孩子未来的发展会不尽人意,会因为性格和交际方面遇到很多问题,这时家长想再次重视起来,孩子和家庭不得不花更大的代价去调整。简单点说,就是高智商不等于高情商

    我们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更需要去抓真正关键点,而人格层面的健康和完整才是家长更加需要关注的。在人格层面的健康和完整才能更好地去推动孩子自觉地好好学习和自我照料,如果孩子自己内在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孩子是无法自觉地去完成学习和照顾自己,更别说以后的发展。但由于身体和学习相对比起人格层面的发展是更能够明显地看得到摸得着,这也很容易成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主要抓手。

    Every human being has to find a place to operate from, and to build up there, in the self, an organization of the instinctive urges; every human being has to develop a personal method of living with these impulses in the particular kind of world which has been allotted him, and it is not easy.

    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格结构分三部分:本我(id)、超我(superego)和自我(ego)。本我(id)是我们从婴儿期就开始拥有了的各种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但是随着婴儿长大,婴儿期的各种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会受到外部世界的限制,无法完全满足和发挥,这些限制就会形成了超我(superego)部分。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就会形成了矛盾冲突的存在,但是我们不可能把这样的矛盾冲突给消灭,我们需要学会和这样的矛盾相处,通过各种方式策略完全或者部分满足矛盾双方,这就是自我(ego)功能开始发展

    所以一个人要成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不断地去面对内外的矛盾冲突,有时需要承受很多煎熬和痛苦,才能得到发展。如果父母没有了解和意识到这样的过程存在,就不可能理解孩子怎么就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更不可能去帮助和包容孩子。

    A normal child can employ any or all of the devices nature has provided in defence against anxiety and intolerable conflict.

    在面对焦虑和内心无法忍受矛盾冲突时,每个人所运用的方式策略会呈现出每个人心理结构的强弱。我们并不是不能享受快乐,而是那些焦虑和无法忍受矛盾冲突占据了我们太多精力,以至于我们没有精力去好好享受快乐。

    很多来访者会急于要摆脱那些负面的情绪,摆脱那些矛盾冲突,因为这些都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和煎熬。但这些焦虑和矛盾冲突都犹如我们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就像只要有阳光地方,我们就肯定有影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学会的不是如何摆脱,而是能够通过不同方式策略去和这些焦虑和矛盾冲突相处着,真正找到隐藏在这些焦虑和矛盾冲突背后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就像和自己知心朋友相处一样。

    And lastly, for I cannot mention everything, the child soon begins to create a personal inner world in which battles are lost and won, a world in which magic holds sway.

    我们每个人内心世界都会从经历将内外世界都视为自己内在世界,到意识到外在世界存在,再到建立起内外世界的边界的过程。我们内在世界的重塑对于我们而言是很重要的,这就像存在世俗之外的一个世外桃源,在那里面,我们可以让自己放松休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主。这也是我们恢复自己的活力,刺激自己的创造力的地方。

    而对于孩子而言,当孩子有着很多对于妖魔鬼怪或者神仙精灵想象的时候,有着很多想象虚构出来的人物情景的时候,那是孩子在尝试建立起自己的内在世界。但是有些家长觉得那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不让孩子去说和想,不知所措;有些家长觉得那是件很可笑的事情,会嘲笑孩子的无知愚昧,置之不理。

    但是老温觉得,如果家长面对孩子这些变化大惊小怪,那只会给孩子心理发展造成更大的混乱,而家长只需要配合孩子的想象进行互动就是了,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回到了现实当中,因为孩子的想象本来也是来源于现实外在世界。

    Put a lot of store on a child's ability to play.

    ……

    The playing shows that this child is capable, given reasonably good and stable surroundings, of developing a personal way of life, and eventually of becoming a whole human being, wanted as such, and welcomed by the world at large.

    老温觉得家长要重视孩子玩耍的能力,因为玩耍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想象和感知上的刺激,也是让孩子真真实实地待在现实世界里。如果孩子能够享受独自或者和别人一起玩耍,家长可以放心地意识到孩子一切都是正常,即使孩子有可能有一些别的症状,比如尿床,挑食之类的。

    孩子可以通过玩耍去思考,去形成对问题的不同理解的思路想法,如果家长细心观察还可以惊奇地看到孩子在玩耍中产生很多很有创意的想法,而那些想法是大人都没有教过的。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视、电脑越来越普及,孩子们就越早和越多地接触这些电子产品,眼睛停留在屏幕的时间越长,而孩子的玩耍能力就会不断地被弱化,因为孩子更多的是处于接收状态,而没有进行思考和输出,这只会削弱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实孩子更多的快乐会是来源于玩耍,如果让电子产品去替代了孩子在现实世界的动手玩耍,孩子还能更好地现实世界中生活学习吗?还是说孩子会重新遁入虚拟想象世界里,很难再次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妈妈的心灵课》—第二篇/第十九章:孩子是带着他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kw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