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忆中的父母故事(6)小时候

记忆中的父母故事(6)小时候

作者: 云淡风清澈 | 来源:发表于2020-05-21 22:07 被阅读0次

爸爸已经走了,妈妈是要上班的,我怎么办?听说,是辗转求到一个远房亲戚家,请我叫太姥的老人来带我。太姥家也是热热闹闹一大家子人,我长大后还有印象。

还能记着妈妈去太姥家接我回家,我玩儿得正高兴不肯回去,就躲在被格后的空里;还能记得天很黑了,我趴在妈妈背上回家,走着走着抬头,发现人太恍惚没认路,已经走出村子了;还记得后来搬家到乡里住后,妈妈还特意带我回太姥家去看他们;还记得太姥去世,已经大了的我又回去给她磕头,再看那长大的屋子,已经全然陌生了…

在太姥家的日子记得不多,每天的上下午都有用茶缸煮的大米粥喝——那是妈妈每个月发的两斤米,都拿来太姥家了,基本都做间食被我吃掉了。听说,每个月的看护费是11元,而那个时候,妈妈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十元。小时候听说了这件事后,很为自己的“高贵”而得意过。只是那时候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妈妈每天接我那么晚,所以也就不知道,妈妈上班忙下班又忙着种自留地的辛苦,也就只把妈妈的恍惚当成迷糊了。

除了挣工资,妈妈也养过猪,不过好像都没养大,做得最多的副业是打帘子。那是一种手工帘子,用在人参地为人参遮阴。要在专门的架子上,用很高的蒿草和麦秆做纬,用铁丝为经结络而成。结帘子的过程就称为打帘子。打帘子都在秋冬农闲时候,最好是三个人,可以每人负责两根经线,最少也要两个人,如果一个人打,就要顺着架子来来回回不停走着打,续蒿草也极不方便。妈妈就是一个人打。冬天的晚上,点一盏很昏暗的灯,妈妈用背带背着我,面前坐着姐姐,妈妈一边打帘子一边教我们背古诗,从“锄禾日当午”到“曲项向天歌”好像都是这么学会的。

隐约还记得这样的昏暗等下也有过不忙碌干活儿的时候,妈妈手缝缝两个沙包(我们叫口袋)或者做个毽子,和我们一起窜口袋或者踢毽子。今年寒假里又和妈妈在一起过了大半个月,闲极无聊时,我用缝纫机缝了几个口袋,妈妈拿红小豆装上,还每个里配了个小铃铛。妈妈问我能给她一个吗,当然能啊,我的手艺都是她给的,跟自己女儿还这么客气的。

相关文章

  • 记忆中的父母故事(6)小时候

    爸爸已经走了,妈妈是要上班的,我怎么办?听说,是辗转求到一个远房亲戚家,请我叫太姥的老人来带我。太姥家也是热热闹闹...

  • 记忆中的父母故事(12)劳作

    如果找一个主题词来给父母,除了善良正义担当,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辛劳。家里的相对宽裕的经济条件完全来自于父母的辛勤...

  • 我记忆中的父母故事1

    从小到大断断续续听爸妈讲过的他们的故事,不知道自己能记录下来多少。且我知道,会有些故事在讲述和被记忆中改变样子,但...

  • 记忆中的父母故事(4)婚后

    直到自己也走入婚姻里,直到自己也当了妈妈,也没去问妈妈,她的婚后生活是不是也诸多困境一地鸡毛。 爸爸妈妈是75年或...

  • 传承

    很喜欢听爸爸讲故事,也许是因为我小时候爸爸常年在外工作的缘故,小时候很少听到爸爸讲故事,记忆中只有那个故事...

  • 记忆中的父母故事(11)吃喝玩

    因为爸爸长年忙碌,所以家里的饭通常是妈妈做。妈妈也忙,吃就是一件难得花时间的事情。不过妈妈会蒸很好的馒头,蒸各种面...

  • 记忆中的父母故事(21)老了吗?

    小时候,和姐姐和妈妈一起从地里回来,在街上遇见一个老奶奶,很亲热拉着妈妈说话。我和姐姐无聊地在旁边等着,听她一口一...

  • 谁为动荡时代买单?

    在我们的记忆中,文革时代是个大动荡时代,我们也只是从父母长辈那得一二,我记得小时候,我喜欢伯父像讲故事般得说着他...

  • 记忆中的小时候

    前些日子朋友圈里刷爆了18岁的照片,都承载着各自满满的回忆,稚嫩的脸庞,尽显青涩的气质, 未经世事的双眸,传递了那...

  • 记忆中的小时候

    记忆中,很小的时候,大概是三年级以前呢,经常会一家人窝在爸爸妈妈的房间,他们的床,加上地上一张竹席子,一家人一起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中的父母故事(6)小时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tx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