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的条件,总结一下最受讨论的两点:
1、两不:即忠诚不谋私,顾事业不顾家。
2、承诺以房产作抵押,离开“椰树”以房产偿还。
且不说其它丰厚的条件,只看招聘信息,就令人咋舌。
如网友所言:这不就是卖身契?
原以为发布这个奇葩招聘的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企业,细一看,还是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之一的椰树集团。
随后,椰树集团作出回应,声称本次招聘信息审核不严,用词不当,部分条款违反劳动合同相关规定及人文精神......
这是用词不当吗?想必大家心中自有定数。
事实上,招聘条件本身的作用是过滤掉一些不符合条件的,是公司、员工双向的选择。
毕竟,公司有一些条件,合情合理。应聘人员满足条件并能接受,那就面试,再谈。整套流程下来,没毛病。
然而,这种苛刻的招聘条件。首先,顾事业不顾家,这是比996、007还严重的问题;高层管理人员是都没有家庭的吗?
其次,抵押房产这个条件就更说不过去了,这就是侵犯了员工的财产权了。
此外,招聘条件中有一句像是作解释:要求以房产作抵押,是防止将“椰树”作为跳板、作为“镀金”、学到经验后跳槽。
看完之后,我更觉无奈。因为,一家公司如何对待员工,最见公司的文化。一些不平等的条件,背后势必是不把员工放在心里、没有正确的人才观的公司。
1、公司,应该让员工快乐
看过很多员工和公司闹得很不愉快的事件,去年的网易裁员、还有今年各种降薪拖欠工资。
公司抱怨员工没干劲、不行,员工不满那么点薪水、企业文化,最后基本是不欢而散。
为什么大家对于椰树集团这个招聘如此愤懑呢?
因为它看着就让人很不爽!即使和广大网友没关系,但作为旁观者,或者说作为打工者的一份子,内心也不舒服。
不顾家庭顾事业,这上了班就成了机器了吗?还终身服务?员工签了终身服务,那你能保证一直不辞退他吗?这又不是地主时代签长工。
多数人上班的意义,很简单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给自己、给家人。这一下子都不顾家庭了,还谈什么工作?
我一直有个观点:要想业绩好,公司应该让员工快乐起来。
哈佛大学的泰勒·本–沙哈尔等心理学家都认为,问一个人:“今天,你们为自己做的事情而快乐吗?明天,你们会为这些事情更快乐吗?”这样能够很好地观察他的需求,他是什么样的人,从而对症下药。
员工的快乐包含多方面,物质上的、心理上的、以及价值体现,甚至还有他的生活家庭因素。
物质上的,无非就是钱,薪资、福利,这方面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薪酬体系,相信真的想要留住人才,也不会开低薪。
真正很难做到的,是后面三点。
心理上的,是员工于企业文化的认同,也就是你们的价值观是否相符。
价值体现,则是员工是不是能在你们公司得到才华放大化,当一名员工的发展,超越了公司的发展,这时候公司才需要反思自身。
生活家庭因素,包含着妻子感情问题、孩子上学等等问题。大多数的企业或者管理者都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在我之前工作的时候,当时公司一位女员工,有个两岁左右的宝宝。小孩子容易生病,她老公也是上班族一枚,婆婆又不识字。
有两天早上她一直迟到,主管找到她不是一番责怪,而是问她是不是家庭有什么事情。了解清楚后,还允许她每天早上迟到半小时。
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设想,她如果因为家庭孩子问题,一整天还有心思工作了吗?没有的呀,效率变低,更不可能产生业绩。
有人会问:那他们获得成功之后,不就能得到快乐,有满足感了吗?
但种种事情表明,人们并不是因为成功而快乐,而是因为快乐而成功。
与此同时,快乐的感觉,多数时候来源于对未来的期许。这也是老板给员工画饼,就能留住部分员工的原因。有了美好的蓝图,才能有动力呀。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推崇画大饼,而是我们运用这个底层逻辑,明白快乐的来源,付出实际的行动。
打个比方,一个项目出来,告诉大家这个项目奖金是xxxx元,这个项目成功,公司就能有希望获得新一轮融资。
那么,团队成员势必付出120%的努力,以金钱、发展为导向,埋头干!
因此呢,想要公司绩效上来,务必先让员工快乐起来。
2、员工,千万别拿公司当家
看到“终身服务”这四个字,我就很想笑。
这个时代,还有什么终身存在吗?
如果有一天我的员工和我说:“我要一辈子给你打工,一辈子留在这,我把公司当成我的家!”那我就要考虑辞退他了。
这种拿公司当家的想法,对于公司或者个人,都是非常可怕的。
我是不想让员工为公司尽责?不需要员工对公司忠诚吗?
当然不是了。
你想一想,当一个员工想一直在你的公司里呆着。换一句话说,就是他确保自己能够长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他还有紧迫感吗?能够保持高度专注学习力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有的。
这时候你的公司发展不错,他反而还会认为自身能力也很不错,错把平台当作自己的本事。
而当他的能力跟不上公司发展的时候,再谈“家”,又显得不留情面。
在一个健康的团队,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以及清晰的发展道路,并朝此努力。
平台可以给予员工助力,但作为员工,应该是看到除去助力后,自身的能力。
作家李尚龙说过:“别把平台当作你的能力,你要明白,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离开平台剩下的,才是你的本事。”
没有什么公司可以保证给员工终身的权利,同样的,公司反过来让员工签“终身服务”的协议,这也是需要谨慎再谨慎的。
3、真正地留住人才,从来不是靠条约
椰树集团提出这个招聘条件,无非就是要招贤纳士,以防人才流失,自己公司损失惨重。
可是要想真正地留住人才,远远不是用条约就能框柱的呀。
即使今天有人接受条件并面试成功,等到他真的想要离职,一套房子又算什么呢?坐到那个岗位,年薪百万,还能在乎?
在这个时代,人员流动再正常不过了。
作为公司老板,我对于有能力想跳槽的员工,一定是持有祝福的姿态。他的跳槽,一定是能力得到了提升,是对于公司最好的反馈。
另一方面,我还要思考,为什么有能力的员工反而跳槽离开,是公司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平台为什么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成长了。
而对于个人而言,我要劝大家,不管在哪个公司,最根本的还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有价值谈条件腰板都硬气。
END
作者:沈小星,创业公司CEO。资深个人发展规划导师,新创业实战训练营创始人,知名公众号“沈小星”创办人,副业赚钱知识变现训练营创办人,VIP学员2千+,全球学员5万+,成功帮助上万人实现了第二收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