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读书
亡国是因为立错太子?——《资治通鉴》里的逻辑纰漏

亡国是因为立错太子?——《资治通鉴》里的逻辑纰漏

作者: 一支穿云箭有道 | 来源:发表于2017-07-01 22:37 被阅读0次

    《资治通鉴》原文:

    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胡三省注一:

    史记:商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中衍,季曰纣。纣之母为后。帝乙欲立启为太子,太史据法争之曰:「有妻之子,不可立妾之子。」乃立纣。纣卒以暴虐亡殷国。

    胡三省注二:

    吴王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昧,次曰季札。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立诸樊。诸樊卒,以授馀祭,欲兄弟以次相传,必致国于季札;季札终让而逃之。其后诸樊之子光与馀昧之子僚争国,至于夫差,吴遂以亡。

    商王朝帝王“帝乙”有三个儿子,长子微子启,次子中衍,最小的叫纣。皇帝想立长子启为太子,太史公根据礼法争辩说,“有正妻的儿子,不能立妾的儿子”所以立了纣王。众所周知,最终商王朝在纣王的手中结束。司马光说“如果让微子代替纣王,那么成汤开创的商王朝就能想苍天一样亘古永存了。”

    另外一个类似的故事,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昧,四子季札。季札贤能,寿梦打算立他作储君,季札避让不同意,就立了诸樊。三个兄长重视爱护季札的才德,都想让他做国君。打算兄弟间把王位依次相传,一定能传递王位给季札。最终季札避让而逃开,诸樊的儿子光(吴王阖闾)和馀昧的儿子僚争国位,诸樊系的胜出,当国家传到了光的儿子吴王夫差时,吴国灭。司马光所以说“如果让季札做国君,那么吴国开国君主太伯就可以一直享有子孙的祭祀了。”

    司马光认为,微子、季扎二人宁愿国家灭亡也不上位作国君,实在是因为“礼之大节”不能乱掉啊。司马光描述的礼之大节,是君臣的位置身份。当时名义上还处于周王朝统治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微子和季札都非嫡长子,不是继承国君的人,因此在周礼下注定是臣的身份。

    立谁做继承人,是一个很庞大复杂的命题。微子是否比纣王贤能不得而知,胜利者书写的历史里是纣王残暴无道。可慈不掌兵,何况一国之君,任何一位君主都血腥暴力的一面。

    季札贤能,兄弟都推举他,但季札还是避让王位。《史记》记载季札推辞时说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类似的先例,郑国公子臧也让王位给曹成公。继承人问题在当时并非个例,说明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已经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且一些国家还做出了改革与变法。比如吴国国君之位在兄弟之间依次传递,虽说最终没有把王位传递给季札,但长子诸樊的儿子还在时,就传递王位给诸樊的兄弟,就是对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一种打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正常的自然规律会淘汰很多东西,旧的规矩已经不适合当下,被历史变成翻过的一页会是一种必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从不停息。从宏观上看,因循守旧会被车轮碾压在背后的尘埃里。

    除了嫡长子继承制之外,王朝的毁灭是由多方面的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既不可能简单的是苏妲己美色误国,也不会因为单单一个纣王。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每一个朝代的末代国君治国都会有一堆的天怒人怨的缺点。虽然国君难责其咎,但一个王朝的灭亡,或是内忧或是外患,是原本流转的一个系统烂掉了,一群人不行了。况且在中央集权微弱的商王朝,单单的一个人不至于亡国,哪怕是国君。但总应有人要站出来对亡国负责,那作为国君的商纣王就更加难责其咎了。

    回归到《资治通鉴》里,司马光认为,微子、季扎二人宁愿国家灭亡也不上位作国君,实在是因为“礼之大节”不能乱掉啊。但立纣王和诸樊做太子时,国家尚未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何来“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

    把王朝的灭亡归咎到没有立微子为太子,没有让季札继承王位。这两个假设就像一个人身体虚弱,受了风寒着凉而生病,就假设“他要是呆在暖和的地方,就可以一直身体健康了”。人生病是多方面的原因,王朝的灭亡也是多方面的原因。立错太子就亡国,在逻辑上明显是倒果为因。《资治通鉴》是很棒的作品,但这里的逻辑论证看起来不免太辣眼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亡国是因为立错太子?——《资治通鉴》里的逻辑纰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wg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