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只是具备一个人的雏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需要在生长的过程中不断地给自己输入各种人格精神软件,不断地完善自己。
每个人都是带着有缺陷的概念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没有人能够对于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譬如,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的孩子?在认知上,每个人都会有缺陷。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成这些有缺陷的概念的修复工作。
对于一些幸运的孩子来说,如果在生活中顺顺利利,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帆风顺,那么这一类孩子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不用刻意,不需要意志力,就能助推他完成关于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概念修复。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孩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在这个概念和定义的指导下去思考问题,感受外界的刺激,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进入自动的良性循环模式,成为大家眼中公认的好孩子。
有些孩子的行为一旦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轨道,出现譬如叛逆、辍学、打架、偷窃等行为,面对这些问题时,这一类孩子的概念修复工作就会异常地艰难,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都在证明他不是一个好孩子。在世俗的眼光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追问,如果有学习能力,为什么不去上学?如果孝顺父母,为什么会叛逆?如果道德高尚,为什么会去偷窃?这些不好的的证据都在不停地反证,证明他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孩子,而这些错误的概念会让孩子越陷越深,向着这些有缺陷的概念定义的自己成长。
对于父母来说,有些人参加了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刚开始时信心满满,觉得自己能够把孩子引领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如果不知道教育有缓发性这一客观规律,看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没有回报,看到孩子的表现仍然不好的时候,就会心灰意冷,这些不好的证据就会起负面的、反向的作用,来证明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同时也证明孩子就是一个问题孩子。这些反证的力量太强大了,会让父母们陷于恐惧之中,怀疑自己的教育能力,怀疑孩子是否能够变好。刚刚建立起来的正面信念,一旦遇到一点不好的事情,就会立刻倾覆,如果父母们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将会异常艰难。
同样的事情可以人为地赋予不同的意义,用积极的思维会看到希望,用消极的思维只会看到绝望。在有缺陷的概念下肯定会得出有缺陷的结论,在有缺陷的结论下,会搜集更多令人绝望的证据,进一步推导出一些更加绝望的结论,来反证自己是没用教育能力的父母,孩子是有问题的孩子。因此,父母们的概念修复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首先要检索自己看问题的观点是否正确,头脑里的概念是否有缺陷。面对未知的事情,有意识的问一下自己:“我的观点对吗?这些证据对我的生活有利吗?我该怎么办?”当无法确定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时候,先停下来思考一下,不要急着做出结论,可以通过看书、查找资料,扩大自己的背景知识,修复之前错误的概念,让自己对这件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把不利的证据筛除去,找到事情积极的一面,让自己重拾信心,利用利导思维考虑问题,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让事情能够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杨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关于他自己对于“心理疾病”的概念修复工作。
当听到说孩子有心理疾病时,最早的概念是赶紧找心理医生治疗,后来通过看资料、深入思考,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心理障碍的定义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如学生没能力上学,不写作业,不去学校上学;如孩子在父母错误的高压教育下,为了生存,不得不反抗父母的命令;如孩子感觉到生命空虚无意义,只能通过网络来打发时间。这些行为不符合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行为的后果对本人、社会都是不适应的,按心理障碍定义看,具有这些行为的孩子都属于心理障碍。人的内心世界是最值得敬畏的地方,人们对内心世界的了解不及外在的十分之一,行为对社会不合适,就判断有心理障碍,这个判断未免有点太轻率了。
杨老师关于心理疾病得出的结论是,25岁以下孩子不适合放在心理学视野下看他,不适合在心理学范畴内去解决所谓的心理疾病问题,而应该把孩子放到爱与教育的视野下,帮助孩子完成成长目标。如果我们带孩子做心理治疗,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有心理疾病的人,不利于孩子概念修复。孩子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人,整个的人格、情感反应模式、行为模式、思维模式都在急剧动荡和变化中,把他看做一个凝固的状态,去研究思考、治疗,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会让孩子形成一个有缺陷的概念,让孩子终生生活在“我有病”的概念里,他所有的思考支点都是“我有心理疾病”,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有缺陷的概念,需要不断地去修复,概念修复,值得每一位父母努力去做,这是最有价值的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有关于教育的正确的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