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接近三年,关于写什么的问题,听过很多建议。
我也因为别人的建议,不停地思考转换过写作的方向。
比如我的文章一直侧重谈写作,有朋友提过说一直谈写作,感觉写无可写,而有的朋友又支持我,觉得垂直挺好的;
有时候写一写生活,自己感觉很开心,有朋友喜欢也有的批判。
01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作者告诫大家不要写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肯定是他的经验总结,也肯定有一定得道理。
但我觉得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灵活一些,比如总是写自己的琐碎日常,确实让别人提不起兴趣。
但是如果在穿插日常的过程里,能够提高立意,能思考出一些人生哲理,那就很好。
而且人们天生喜欢故事,看一些名人传记,或者一些优秀的自媒体人也在写自己的经历啊,同样有很多读者。
我喜欢一位旅行博主,她分享旅行见闻真的很有趣;还有一位分享各地美食,文案和视频都特别走心。
这些,我觉得都是很成功的案例,每个领域其实都有读者的,在看别人建议的时候,还是要有自己的主见。
02
关于垂直这个话题,其实就是70%写同一个方向就可以,剩下的可以写一写其他内容。
我现在主要的两个方向:写作和自我成长。其他遇到自己有感悟的事情,也会写出来。
无论我们再喜欢写某一个方向,每天如此拥有乏味的时候,偶尔换个新鲜的话题,其实也挺好的。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读自我提升类文章,明确的告诉我们我1234点。
但是这样的文章很模式化,读了一段时间就感觉很累,现在都有点过敏了。
最近一看类似“自律的人都是做好了这6件事”“知道这3年就能过好这一生”类的标题,我都不愿意打开。
03
开始写的时候总是纠结写什么,其实对于写作来说,别管写什么,能保持写作频率才最重要。
写了接近三年,其实一些时候,我知道自己写什么内容阅读量要好一些,但是我还是愿意写自己喜欢的内容。
因为有时候,写模式化的内容真的不开心,所以我还是愿意写写真实的日子,碎碎念。
比如有时我情绪确实不好,我也就不愿意用文字虚假的表达自己积极向上,我会愿意在文字里表现当下的迷茫和困惑。
比如有的作者,一直写积极向上阳光,一开始是觉得挺正能量的,读得久了就会觉得有点不真实。
相反能够在文章里吐露自己的烦心事、小担忧的作者,会让我们觉得真实,心理距离就会更近。
所以,你要展现的是真实的自己,而不是塑造一个完美的人。
04
记得我刚写的时候也会追求完美,想给读者呈现积极乐观的自己。
但是在有一次心情低谷,我还在试图写一篇正能量文章的时候,敲打半天只觉得别扭和难受,索性就真实面对自己,写出困惑,没想到收到很多读者的安慰。
从那次以后,我就没有完美心态了,不刻意美化自己,更注重真实的表达自己。
有了这种心态后,反而写什么都很顺手,敢于表达自己的一些负面念头后,情绪反而更稳定了,文字吸收了伤痛。
还有关于原生家庭,除了幸福时光,其实我也有很多成长的不完美,收到的伤害和局限,以前我只写好的那一面,自媒体写作后我敢于写自己内心的伤痕。
一些负面的念头,其实落在笔尖后,自己也就慢慢放下了。
写在最后:
关于写作这件事,我们不要太局限,放宽眼界万物皆可写。
当你什么都愿意写,素材也就越来越多,就不容易走入死胡同。
能持续表达,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啦,能够每天有点感悟,写几句话,就已经非常棒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