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距离哈工大仅仅一路之隔,无论是饭后遛弯还是闲暇时去打球,我都有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
这几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再想进入大学校门,除非是朋友到门口把我领进去,要不就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以前,开车进去,只需要登记好车牌号即可,如果想走着进去,要么登记一下身份证号,要么直接客客气气给保安讲明情况,通常都不会吃到闭门羹。
哈工大院内环境超棒:有花有草,有树有荫。玩的地方有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健身馆……玩累了,赶到饭点,跟着大学生一起去食堂吃饭,既好吃又不贵。
有一说一,那些年,我们不仅把哈工大当作了神圣的精神殿堂,更是把哈工大当作了我们游玩休憩的后花园。于是常常感慨,靠近大学的生活,真是舒适惬意。另外,还可以时不时的借用哈工大985高校的名头来给孩子上一上思想教育课,希望在他的心里种下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
我以为,那个啥放开后,哈工大也会和以前一样随之放开,日子再次回到以前的节奏。可是我想多了,外来人员,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概莫能入。有两次走到大学门口,看到有人就进不去校园的问题,和学校保安在那里温和地争辩,人家保安倒也不急不怒,但横竖就那么一条:此路不通,好走不送。
看着人家一个个都吃了闭门羹,自己进去无非也就是打打球,健健身,宁可换个地方,也不愿意找不自在。朋友得知此事后,说要不找人给你办一个车辆出入卡,这样也能来去自由。换位思考了一下,在对朋友送上感谢的同时,也好言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后来在网上查阅了一下,发现不仅仅哈工大如此,全国各地的大学,经此一役后,有好多都不再对外开放。就算有对外开放的政策,还是需要提前免费预约入校名额。
高校开放,共建共享,与社会连接,这应该是一个底层逻辑。至于如何做好管理,那则是一个技术问题。我总觉得,不能因为管理困难,就连“开放”这一大学的灵魂都一并丢掉。世界上没有关起门来的学问,那些读圣贤书的大学生,如果整个大学期间,没有和外卖小哥打过交道,没有和校外大叔一起打过篮球,是不是少了一些东西呢?要知道,他们最后的落脚点终究还是窗外事。
实话实说,之所以唠里唠叨,还是因为想念当初那个开放的大学,想念在那里的快乐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