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艾哲
上一回我们讲了四种胭脂,这回来说说古代常用的剩下五种胭脂的来源与历史。
第五、六、七、八、九分别是紫茉莉胭脂、玫瑰/蔷薇/月季胭脂、山胭脂花胭脂、胡胭脂和落葵胭脂。这些胭脂大都用香气四溢的花瓣制成,只是在颜色上有些差异,比方说玫瑰的较为鲜艳,玫红色的胭脂有种垂涎欲滴的感觉。而落葵浆果的颜色则为暗紫色,类似于现在的姨妈色,古代的女人用这个入粉抹脸,稀释了颜色后效果还是不错的。(落葵、紫草,两者的颜色相像,稀释后能产生不同程度的红色)
虽然种类并不十分多,但是古代的女人却把这些胭脂玩儿出了花来:
胭脂太红怎么办?加些铅粉调和,就变成粉红色了,涂脸正正好。(粉红色在古代被称为“檀红”,这种粉就叫“檀粉”。)
怎么能画出白里透红的感觉呢?先抹胭脂后上粉,好气色就出来了!
如何画妆能够更萌呢?哎呀,胭脂颜色深一点不就好了?酒晕妆包你满意!想要小清新,那就浅一点,变成桃花妆,邂逅不一样的他。
古代的女人不比现在的我们笨,相反,她们更为聪明,尤其在梳妆打扮上,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汉成帝的妃子赵合德,就对此道颇为精通,她进宫后,创立了“慵来妆”,似醒非醒,发梢卷卷,很是吸引人,因此宠冠六宫。又比如风靡唐朝的“酒晕妆”,用浓重的胭脂拍于两颊,如酒醉微醺,艳丽至极。无论是黑色、深红、大红还是浅红,古代的女人们在口脂的研究上比今人有过之而无不及,那艳丽的色泽,点醒了一幅幅壁画,熏醉了帝王的帘帐。
从古到今的口脂的画法也十分有趣,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也暗藏了社会对于女子的束缚程度。
唇妆越大胆奔放的朝代,对于女子的束缚相应较小,比如汉、魏、唐、宋,每个朝代都特色鲜明。而到了明、清,明显口脂的样式保守了不少,有些中规中矩、诡异的味道。尤其是清朝的唇妆,好似嘴上落下了一滴僵硬的血,没有凃唇脂的地方,却显得尤为惨白无色。而从明开始,士大夫们要求加强对于女人的束缚,裹小脚、三贞九烈的陋习也因此而来。
不像如今的口红,放的都是香精居多来增添韵味,古代的胭脂里放的都是正宗的香料,闻起来气息美好不说,也对滋养身体起到一定的作用。香料无外乎沉香、旃檀香两种,因此后来沉、檀便有了代指了口脂的意思。李煜在《一斛珠·晓妆初过》里讲得妙: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生动的将少女的妩媚和那眼眉中的一点娇憨写了出来,惟妙惟肖,别有一番风流。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长河中妓女对于胭脂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小心机的妓女们会把自己的口脂印在客人的衣服或者身上,是一种情趣,也是一种刺激。而那些风流浪子们在和美人欢好后,满腔的踌躇感叹与彷徨,写就了一首首艳且美的诗词,集合成册,《花间集》其中的一部分便由此而来。
古代闺阁小姐出嫁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女儿“开窍”,便会把春宫图刻印在陪嫁的物件儿上,胭脂盒子就是较受青睐的物品之一。在现今出土的文物中,不少景泰蓝胭脂盒、玉制胭脂盒、陶瓷胭脂盒里部都绘有春宫图,这些小物件儿的存在,也为中国历史增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有具体问题要咨询我的,请点它→美容咨询
PS:这次做一个小活动,在我的粉丝里面随即抽一位评论点赞最多的,送一管泰国小草莓润唇膏。活动截止日期一直到我把《种草2017》这个系列连载完。本活动由我自己出费用,还请我的粉丝们多多加油!
看文请留赞,谢谢你的阅读,欢迎关注转发点评。
PS:以后护肤品、珠宝、文具、美食等等我都会涉猎讲解,欢迎关注。
我的各种种草:
→种草美妆
我是吴艾哲,一个会写小说也会种草的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