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昨天一大早,发微信给佛山阿姨拜年,阿姨跟我语音聊天。去年老姑去世后,她一直活在悲痛中。生死离别,是世间自然规律;但失去至亲,阴阳两隔之痛,放到每个人身上,都是难以承受。阿姨几月前眼睛动了小手术,年前又不小心把手摔骨折了。她说不敢让我跟我妈知道,怕我们担心。
自从四年前第一次跟阿姨见面,就觉得阿姨很亲切。她在我妈十七岁去佛山打工那几年,一直很照顾我妈,教了我妈很多为人处世的原则。我心里很感激她。这几年,她一直很关心我的成长。昨天打电话,她说她跟我妈一样,很为我骄傲。
我很想为她做点什么,但却不知怎样的方式去传达这份心意?
(二)
拾掇好出门,第一个就去给奶奶拜年,给她老人家送红包。
但当我出现奶奶面前,她盯着我看,半天叫不上我名,直到我自报姓名,她才反应说,对呀对呀。我这记性。我玩笑说您怎么能把我名字给忘了。但内心明白:是因为我现在太少时间陪伴她了。
上学时候每周必回去看她一次。一次没去,她隔周就问:你怎么没来呀?后来,变成我一有空去看她一次,她问:你怎么来了呀?
她虽想不起我的名,但却依旧记得我爱吃零嘴,昨天拜年,满心期待端着零食盘让我挑着吃。她虽现在不理解我的工作,但也挡不住她对我的关心与爱,她还是问我你一个老师怎么不找工作?以前听哪儿有包装工招工,还专门跑来我家,问我说要不去试试?
新一年的愿望之一,至少一个月回去一次,陪伴我家84岁的老宝贝唠嗑唠嗑,听她讲我听了八百遍的当年故事。
成年人的世界,在奔赴前方的同时,也要不忘回回头,驻足停留,陪陪最亲密的家人。
(三)
午饭后去了堂哥嫂子家,侄女们已经十五、十六岁,出落成大姑娘了。看见他们,仿佛看见了岁月。当年大侄女出世之时,我也才十五岁。一起重温每年跟她们过年合照,才体会到什么叫作岁月如梭。
正是爱玩爱打扮的年纪,我拿着嫂子的化妆品,给她化个简单的妆容,帮他扎个丸子头,帮着她拍了几张满意照片,拾掇拾掇还是个挺好看的姑娘。
虽然不是至亲侄女,但因为从小一直陪伴她长大,她们叫了十几年的姑姑,心里对她们还是有疼惜。现在她们正叛逆不肯读书,考试考得很差,之前让他们过来这边接受课后辅导,大侄女为此还把我拉黑。昨天我还跟她说,姑姑我还记着仇呢。但还是忍不住苦口婆心给她做思想工作,女孩子还是要多读点书。只有见过更大的世界,才能有更多选择权掌握自己人生。
(四)
下午五点多,我弟就催我回家吃饭。我心里还纳闷,怎么这么早吃饭?回到家,看着我妈浮肿的眼,就知道事情不妙。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她跟我爸怄气,我爸大年初一家里坐不住,往外跑,我妈一个人在家,想出去散散步都找不到他人。老弟们说不通我妈,就来搬我这个救兵。
有时候,我在自己身上看到我妈的影子,所以能理解我妈的感受,但也非常讨厌过分付出、自我感动,得不到回报时又过分委屈,让爱变成一种负担的一面。
平时,稍微想对她好点,她都拒绝;年前说过年想带她去哪儿玩,她说不要。等我们各自有安排,她又一人觉得孤单,发牢骚。
一问之下她又说不想我们迁就她一人,不想勉强我们,我们年轻人有自己的世界。我弟反问她:你怎么就觉得我们跟你去玩就一定是迁就你意愿呢?我们其实也想与你一起走走,我们是愿意的呀。
不要再过分沉浸在自我世界,自我感动式地付出,学会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与他人坦诚沟通,这是我妈的课题,也是我的课题。
晚上就陪她躺在床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其实,这个过程,我很享受的。
新一年,能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用心、真心、关心他们的感受与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