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婚育杂谈
滴滴顺风车,应该多大程度上负责?

滴滴顺风车,应该多大程度上负责?

作者: 蛋壳小花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23:15 被阅读2次

滴滴在空姐事件后,昨晚上又出现了一次让人痛心的事件,事件不重复。

这里就从滴滴一直的第三方平台身份,来探讨下滴滴的责任在哪,有多大的责任?

首先我们从第三方的最开始说起,在从商业中的权责利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1、第三方的起源

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都是围绕着几个底层需求展开的,比如东西不够、时间有限、需要协调还有信息不对称。

商业的发展,从远古人的以物易物,到现在的最新科技互联网,都是围绕这几个底层需求展开的。

对于土生土长的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信息不对称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需求。

而基于这个需求,最直接的商业模式就是信息提供方。

比如说担保人,当两个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信任缺乏的时候,他的商业价值就出现了。

比如借贷行为,张三想要从李四这里借10斤咸鱼过冬,但是李四不信任他,于是张三找来了他们的共同好友王五担保,从而借到10斤咸鱼过冬。

那么假如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借贷行为出现了问题,那么王五是不是需要承担责任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当然应该,这就是担保人的作用呀。

担保人做出担保,他责任是解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权利是在这个交易中拥有见证和部分解决权,当然利益是获得双方的友谊,并获得两个人情。

但是毕竟像借贷行为,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商业行为,里面给予双方矛盾和纠纷很有限,如果出问题,权责划分也很清晰。

那我们来说个服务流程复杂点的,比如也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职业——媒婆。

同样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媒婆,这个促成的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了,夫妻双方一过可能就是一辈子的。

那么这个职业媒婆,她拥有信息匹配权,她也拥有给各自找到匹配的另一半的责任,当然利益就是名声和红包。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劝解大家千万别作死当媒婆,因为你匹配的好了,小两口可能会觉得是他们遇到对的人,是他们婚姻经营的好,但是如果发生了龌龊,夫妻双方感情极度不好,那么媒婆必然会成为迁怒的一方。

职业媒婆还好,但是你这个业余的,大概率下会失去朋友而且遭对方怨恨。

所以,对于媒婆来说,从道义上来讲,如果这个匹配不准,一方肯定是要怪她对于对方的信息有所隐瞒,或者信息不匹配的。

这个和现在滴滴司机监管也是一样一样的。

当然媒婆的职业形式,依然是没有介入交易之中的,比起担保人出现在合同里不一样,而且他们只负责其中的信息层面,不直接介入交易的细节中。

而中介就不一样了,各行业只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就存在中介的生存空间,像房产中介是直接作为第三方出现在交易的合同中的。

在房产中介中,他会负责基于交易细节的相互沟通,同时还会介入交易环节的见证人和担保人,甚至于资金的走向。

自然而然,其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会多起来,你既然收取了服务费,那么就要尽到相应的信息筛选责任,交易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也得担责,同时你也拥有匹配交易双方的权利。

2、平台方的权责利

从担保人,到中介都是做信息不对称生意的,但是这里说的都是一个行业。

而且这种行业因为区域性的存在,因为服务性质的问题,每一个单独的企业所负责的区域就很有限,自然而然其中服务的双方用户就会比较有限。

有限的用户,意味着影响力很有限,自然而然很多问题就不会被重视。

一家中介遇到了恶性犯罪,和隔壁理发店遇到了恶性犯罪,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差不多的,因为理发店和中介一样,都是小公司,没有那么多的成本来实行风险控制。

小公司赚的都是小钱,没法要求人家那么多。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一切,阿里巴巴可以让全世界的卖家和买家都进来。

那么这个量就变得很大了,随着用户的增多,边际成本就会越来越低,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他的利益也会越来越大。

当量变达到了质变以后,很多问题的性质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一个100个粉丝的小号,你就算乱七八糟瞎说一下,也没人理你,但是1000万用户的大自媒体,因为用户量大,就容易引起社会的不良影响,于是打个擦边球也要禁止。

蜘蛛侠的叔叔说,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奏是这个道理。

隔壁夜市里里面卖假货挺多呀,但是不会有人在意,就算阿迪达斯的老总来逛夜市,没准会买一双adiads回家作纪念。

但是淘宝里面有假货,人家就不能容忍了。

所以当一个平台,一家企业成长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他的影响力和收益,注定了他会受到整个社会的监督,龙头总是能够带领一个行业的标杆和氛围了,头歪了,那么身子也会歪的。

所以,对于淘宝来说,只要有假货,商业上就得负责任。

因为你获得了这么多的利益,因为你拥有给所有淘宝用户提供货品的权利,还有筛选商家的权利,所以这也是你的责任。

当然,假货相对来说,属于商业里面的事儿,假货根据法律损害了正品多少利益,那么它就根据利益赔偿就行了,依然属于商业行为。

但是滴滴这事儿是和生命有关的事儿,当风险大到危及生命的时候,在小的概率也不能忽视。

所以今天朋友圈里面肯定一大片黑滴滴的,当然依然会出现一大批说人性本恶,这是避免不了滴。。

3、漏洞、犯罪与成本

从单个人的担保人,到区域性或者领域性很强的小组织,再到淘宝和滴滴这种超级的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和服务中介,他们所要承担的责任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服务了多少人,获得了多少利益,自然要承担多少责任,当然中间你拥有获得利益的权利,也拥有修改规则的权利。

这在管理学上是权责利统一的逻辑,我觉得在作为商业行为的信息和服务中介身上,也是合理的。

责任和利益,权利和责任,权利和利益,很多时候也是作为法律体系和社会道德的评判标准之一。

底层逻辑,依然是我们人类本性中互惠互利、公平等概念的社会化体现。

单个人的担保,因为只是针对1个交易行为,对于双方的信息收集自然有自己的判断,那么这个交易中双方最大的损失基本上是可以去预估,防范的成本也是可控制的。

你担保了越大的交易,自然你的收益也越大,门槛也会越高。

而房产中介服务中介里面,那种基于区域限制,和行业领域门槛限制的中介,因为限制那么服务的范围不会太大,自然而然规模不会太大。

这个逻辑依然是风险控制成本和服务所获益相关,这个和组织大小依然有关系,如果一家中介每一个服务都细化到108个步骤,对双方交易前背景调查到祖上三代,对交易后服务售后担保到3年,那么这个中介公司的收费估计要破天了。

因为成本太大,自然无法维持,就算发生比较恶劣的诈骗和金融风险,那么单个损失上限,算上发生风险大小,也比防风险的成本低得多,还不如随便呢。

就像公司小的时候不会去设置流程,因为就算损失也不会太大,但是大公司就会流程一大堆,因为一损失就是几千万,所以值得花费人力物力控制风险。

那么回到滴滴这个事情上来,滴滴顺风车这个业务,因为覆盖的人群之广,平台的垄断性质,整个平台的收益和规模,还有服务的特殊性,都决定了它发生风险的概率是蛮高的。

这里就是涉及到刚刚的例子,假如滴滴平台从审核司机身份,到服务结束以后的追踪和问询,如果有100个细节可以用来防范这种恶劣事件的发生。

那么如果这100个细节全部采取措施,必然可以把犯罪成本拉到无限高,自然就不会有罪犯通过滴滴来干各种恶劣的事。

但是这样的话滴滴的成本会超级高,而且用户体验会非常不好,所以滴滴肯定不会做。

上次空姐事件之后,滴滴出了六大整改措施,这六大整改措施只是从我上面假设的100个细节里面选取了6个,它们认为可以降低罪犯犯罪概率,提高犯罪成本的措施。

我觉得肯定是有效果的,有些比较傻,存在畏惧之心的初犯肯定收手了,这也是一种功劳。

但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发现这100个细节里面依然还有很多未完善的地方,给予了罪犯可乘之机,而且对于可疑事件筛选措施几乎没有。

也就是说当有人报案,或者在后台接到举报和疑似性命相关的信息以后,采取的筛选和挽救措施几乎没有。

我觉得对于滴滴来说,100个细节里面选取20个成本范围之内,隔离掉大部分罪犯,拉高他们的成本和风险肯定要的,这可以防范80%的罪犯。

至于剩下的20%,则可以把成本用在这些已发生或者可疑事件的筛选或者处理上,以此在拉高犯罪成本,这里滴滴几乎没怎么做,或者说不重视,案件里客服就是如此。

和人命相关的事情,不是淘宝后台买到假货的事儿,可以等几天等回复的,我觉得这里可能是滴滴做的最不恰当的地方了。

那么也许95%就可以筛选掉了,至于剩下的5%,要么极蠢,要么极度危险,要么极度巧合,极蠢的受害人自己有防范能力,极度危险的只要有1个漏洞也会去钻,但是极度危险的人基本上智商比较高,不会选择这么高成本的平台。

而极度巧合事件,这些巧合本身就需要大样本的支持,当滴滴的防范措施足够的时候,这个巧合估计等到滴滴倒闭了,也不一定会遇上。

反正,滴滴只是改了几个规则,增加了一点人力,但是并没有投入多大的数据算法,也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在这个成本里面,通过案件,发现一个这么傻的罪犯,却可以达成。

这可比国外电视剧里盯梢好几天,瞅准时间,带上工具绑架风险和成本低的多了,成本低,意味着门槛低,门槛低意味着平台风险把控不到位,那么基于人性的概率,1000个人里那几个想要犯罪的普通人,自然会选择成本低的,只要滴滴还在他们的选择范围内。

一个人想要犯罪了,他有很多种方式,在犯罪过程中,当他可以通过给你交钱,从而让他降低风险和成本,更加顺利的时候,在他心中,你就是共犯。

在中元节的最后几分钟,愿逝去的在天堂安好。

相关文章

  • 滴滴顺风车,应该多大程度上负责?

    滴滴在空姐事件后,昨晚上又出现了一次让人痛心的事件,事件不重复。 这里就从滴滴一直的第三方平台身份,来探讨下滴滴的...

  • 人应该多大程度上为运气负责?

    今天的灵感来源于万维刚精英日课的一篇道德哲学难题。 先假设一个情景:甲乙丙丁四个人一起喝酒,都喝醉了,要回家。 甲...

  • 滴滴返场,战略“摇摆”

    前段时间,滴滴顺风车负责人张瑞通过顺风车官方微博发布了《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两日后,哈啰顺风车事业部负责人...

  • 女孩乘顺风车遇害

    #女孩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滴滴创始人和总裁道歉:顺风车业务无限期下线】刚刚,@滴滴出行 以其创始人程维和总裁柳青的...

  • 滴滴顺风车在浙江上线须听证|Ptaxi网约车

    滴滴顺风车在浙江上线须听证 8月30日,浙江在线报道称,滴滴顺风车全面整顿后要在浙江省再度上线,须召开听证会,听取...

  • 顺风车

    久闻滴滴之名,不仅快车,专车,代驾,皆有涉猎,不过我却选择了最便宜的顺风车。 顺风车,顾名思义,顺...

  • 滴滴顺风车到底“顺不顺风”?

    近日,滴滴顺风车又出事了,一名花季少女在去参加朋友生日宴的路上,坐上了滴滴顺风车,便再也没有回来。 该司机抢钱、劫...

  • 滴滴顺风车又双叒叕出事了!!

    应该大家都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滴滴顺风车又双叒叕出事了。又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又是乘坐滴滴顺风车 距离上次空姐乘坐滴滴...

  • 滴滴的"寒冬"

    今天看到滴滴CEO程维宣布裁员15%,大约2000人来应对这个"冬天"。 自从去年的顺风车事件之后,滴滴已经很久没...

  • 滴滴“凉了”!1.6亿人的顺风车市场归他了!

    滴滴顺风车还是持续无限期下线 36氪讯,滴滴10月6日下午发文称,在刚刚参加完司机意见征求会之后,滴滴CEO程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滴滴顺风车,应该多大程度上负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og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