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写了点小感悟,叫做:人生不必太用力。但是不需要用力的人生就是摆烂的人生吗?也不是。
我想起看过的另一本书,叫做《放弃减肥:我瘦了60斤》。第一次推荐给朋友看时,他觉得作者在躺平,而且不是侧躺,是躺得平平的。因为书中“触碰”了减肥界的太多禁忌,总结起来就是:想吃就吃,不想动就少动。相信你的身体,主打一个不要太为难自己。
直到看完全书,他才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人不必在某个阶段强迫自己达成减肥目标,而是应该把养成“瘦子体质”作为终生目标,这样想胖都胖不了。
这种体质的养成依赖于生活中的“微习惯”:尽量不要把零食放在自己眼前、饭后多站立、每顿饭不要吃得太饱、能用小碗吃饭就不要拿大碗、不需要每天汗流满面的有氧运动,只要十分钟核心训练也可以、早点睡觉多喝水...
总之,作者通过重塑自己的生活习惯在不需要太用力的情况不知不觉地瘦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少动用自己的毅力与欲望作斗争,他需要的是让身体自觉远离暴饮暴食以及各种不健康的“肥胖习惯”。
当然,这个过程不需要那么用力,也不代表完全不需要使点劲。
比如,不喜欢运动的“胖子”要开始让自己动起来是需要决心的。所以,书中也提到了,可以从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开始,慢慢累加。对于常年不运动的人来说,或许从地上起来的那一刻都需要大口喘气。但是,他需要为此吃掉两块甜点才能把热量补回来吗?他需要的是以此为突破口,慢慢地改变自己的生活。
以上聊的是减肥。实际上是对昨天话题的延续。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改变,唯有身体的改变是肉眼可见,也是最令人震撼的。比如,最近火遍全网的,贾玲210斤和109斤的对比图。但是,瘦了100斤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她收获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更好的自己。
但是,如果她没有瘦了100斤,而是50斤、20斤,甚至只有10斤呢?
这不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吗?因为好的改变一旦发生,只会产生叠加的效应。而这种通过培养“微习惯”的持续性改变或许才更适合我们绝大多数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