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忆及记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种类
按其内容可分为如下五种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
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对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按是否意识到分
1外显记忆.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2内隐记忆,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储存加工的方式不同分
1瞬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以内
2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一分以内
3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一分以上
(三)记忆的过程。
1.识记。记忆从实际开始,实际是学习与取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念书听讲经历某个事件的过程就是识记的过程。
2保持。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识记的遍数越多,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保持的越牢固。
3.回忆或再现。在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
三者关系
识记是记忆的开始,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没有识记就不可能有保持。
保持是识记和回忆的中间环节。
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也是对识记和保持的检验。
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三个环节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
二,遗忘及遗忘规律
(一)定义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
(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发明的遗忘曲线。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会越来越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三)应用
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多内容都忘记了,再去复习就是事半功倍,不如在还没有遗忘或忘得较少的时间,赶快复习,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遗忘的原因及系列位置效应。
(一)遗忘原因
1.自然衰退,时间是决定记忆保存的一个原因,识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痕迹越来越淡薄,最终导致了遗忘。
2.干扰造成干扰。是指新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和已经进入记忆系统的信息相互干扰,使其强度减弱,因而导致欲望。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二)系列位置效应
1.定义
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2.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
3.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
影响人际知觉的一个因素----第一印象就是首因效应发生作用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