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完美的人生,就是大成若缺

作者: 湖山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11:49 被阅读53次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之六

    □    湖  山

    中国人普遍都有这样一个心态,就是凡事都要追求完美,追求一个圆满的结局。而老子却认为,完美和圆满是相对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圆满,也没有真正的成功,用辩证法去看世界,人无完人,物无完物,事无完功,能做到“大成若缺”,就是最完满的结局。

    翻开《道德经》第45章,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思是说,最完美的东西,好像也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实的东西,好像很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什么是大成若缺?大成就是大的成就,大的业绩,从辩证法的观点去看,一项大的成就、大的业绩,是很难做到真正的完满,没有一点欠缺的,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评价它是否完满。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这种革命是不彻底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它并不完满。无论怎样去评价,它的历史意义、历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我在台北故宫看翠玉白菜,这是镇馆之宝,是一块翠玉整体成型的,玉雕大师运用玉石的天然成色分布,雕琢出一件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工艺品。在电视上看它,真是完美无缺,当一看到实物时,就感觉它并不是那么完美,因为这件宝物器形太小,这就是它的缺陷。翠玉白菜的美中不足,并不会抹杀它的文物价值,因为它的艺术成就是举世公认的。

    什么是大盈若冲?大盈就是很充实、很丰富,冲就是虚空。真正学识渊博的人,地位很高的人,往往显得很虚空、很谦卑。

    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学问很高,却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为越是学问高深,见识丰富的人,越是谦虚谨慎。而一些学识不高,半瓶子醋的人,往往特别喜欢卖弄,好为人师。

    我过去当记者,接触过各个层次的人,我发现越是地位高的领导,越没有官架子,越是平易近人。而一些基层的小干部,反而官气十足,装腔作势,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老百姓吆五喝六的,显得非常的浅薄和没有格局。

    老子讲的大盈若冲,就是说你的学问、你的见识,要丰富充实,但为人却要很低调。要有那种为天下溪、为天下谷、为天下式的格局和气质,要符合大道,不脱离恒常的德行。

    老子接上又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有点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有点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有点木讷。

    什么是大直若屈?就是直率而不放肆,看上去好像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老子心目中的直,与一般人的理解不一样,我们理解的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心直口快,没有顾及,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老子所提倡的直不是这样,首先是要符合大道的“直”,讲话要负责任,说真话、说实话,说话不带任何情绪。不是哗众取宠,自我表现,言过其实,胡乱放炮。其次“直”是“无为”的,小事小非不去讲,家长里短不去讲,把心思放在大道上,用在重要的事情上。讲话的方式比较委婉,不会直来直去,让人受不了。同时,讲话要留有余地,不讲绝对的话,不讲过头的话,不把话讲死,显得比较有涵养、有格局、有层次。

    什么是大巧若拙?大巧就是说话办事,讲究方式方法,不伤于内外,宁可笨拙也不要讨巧。老子所说的“拙”,不是不动脑筋,不想办法,也不是自以为是,到处显摆,争名夺利。恰恰相反,正是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是知所进退,有所取舍,把握分寸,将巧用到了极致。你做的事情,看上去很笨拙,却能体现出你的能力、你的水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是大巧,一种慎重、谦卑、低调的处世方式。

    什么是大辩若讷?大辩就是雄辩,有很强的说服力,掌握了真理的自信和沉着。老子主张的大辩,就是“大辩者慎言”。说话要注意场合,懂得顺应环境的需要,不到最需要的时候不说,到该说的时候才说,但不要说太多的话,应该点到为止,把自己的辩才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那种辩论会上的滔滔不绝,慷慨陈词,更不是巧言令色的表演。不必争个面红耳赤,也不要处处占上风,压倒别人。

    孔子与同乡亲友相处时,说起话来就是很木讷的,不是他不善言词,而是他不需要在同乡和亲友面前展示自己的辩才。一旦到了朝堂之上,孔子马上变得能言善道,不仅懂得礼仪,说话也很有分寸。

    孔子认为,“讷言”是说话的最高境界。真正会说话的高手,不会夸夸其谈,而是用最“少而精”的语言,使自己的话产生一种张力,真正的精彩往往在留白处,让人印象深刻。

    老子最后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疾走可以驱散严寒,安静可化解炎热,平淡无为才是天下的正道。老子提倡的不是疾走,不是热情洋溢,而是清静无为,不言才是大道,慎言才是正理。

    清静就是平淡无为,对自己、对他人都不要苛求。老子提醒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先静下心来想一想,使自己变得更加理性一些,这样比你着急上火地去干,结果会好得多。

    其实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你也许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做与不做,根本没有多大的差别。更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其实有你没你别人根本没有感觉,从长远来看,没有什么人是少不了的。

    一个人如果做人太张扬,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所以老子主张处下低调,主张“清静为天下正”,因为冷静不仅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修养,一种理智的表现。

    真正的清静,不一定要归隐山林,更重要的是清心寡欲。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真正达到“清静”状态的人,即使在喧嚣的闹市也能够保持内心的一种宁静。

    在《道德经》45章中,老子用了一系列“正言若反”的论述,都是在常人加以肯定的第一个论点中,提出否定的论点,再用第二个论点去代替它,老子为什么要这样阐述?

    一是因为老子主张“和光同尘”,自己即使很圆满,很完善,很成功,也不要锋芒毕露,应当隐含才华,盖住光芒,与大众打成一片,这样才是真正的完满,这是在俗世中保持圆满的一种策略。

    二是老子认识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月满则亏,日盈则昃,人太满了就会盛极而衰,走向反面,所以经常有意地留有欠缺,留有余地,不要盛到极点,万事不要做绝,这正是在自我的人生中保持圆满的一种策略。

    曾国藩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但他常常不追求圆满,而是追求缺陷的,他的书房就叫“求缺斋”。他最崇尚的一句话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花未全开表明的是一种不饱满的状态,仍有上升的趋势。月未圆的时候,还有全圆时刻的到来。一旦花全开了,月全圆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命的快速衰竭,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常态。

    曾国藩最大的一次求缺,就是在他人生走向顶峰、事业最成功的时候。他打败了太平天国,攻占了天京,解除了清政府最大的威胁。但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功高震主是没有好下场的,于是他采取自断羽翼的办法来力求自保。

    他在上报有功人员名单时,位列第一的不是他的弟弟曾国荃,而是湖广总督官文,有意淡化弟弟的功劳;同时呈上他弟弟时,也将左宗棠、沈葆桢等名列其中,进而淡化所有的功劳。其次是自剪羽翼,庞大的湘军对朝庭、对自己都是一个最大的威胁,所以他决定裁掉湘军,这样没有了军事依靠,朝庭就放心了。再次是他让已被封为江西巡抚的弟弟回家去修整,不让他去上任。这几件事做完以后,朝野上下都感到来自他的威胁不存在了,所有的谴责、批评都没有了。正是这样一种求缺的心态和智慧,让曾国藩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相反,那种好处占尽,权力用尽,富贵享尽的所谓圆满,其最后的结局都是不好的。

    所以老子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圆满,就是大成若缺,有所欠缺的圆满,才是长久稳固的圆满。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生要追求的不是圆满和完美,而是选择和接受怎样的不圆满和不完美,这就是老子“大成若缺”所蕴含的人生大智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正完美的人生,就是大成若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ul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