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藏回来之后……

作者: 文泉杰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09:15 被阅读3326次

    天堂很远,西藏很近

    每一次从藏区回来都有一种灵魂被净化的感觉。

    马年转山,静乐禅师邀请我去冈仁波齐转山,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留下遗憾。只在拉萨附近滞留,在玛吉米亚吃藏餐,透过窗外看人头攒动的八廓街,心叹,拉萨真的已经变了。回来后写成此文,聊表纪念。

    据说这是佛光普照的地方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有一块神秘的土地,那里有世界上最蔚蓝的天空,最洁白的云朵、最清澈的湖水、最险峻的高山,最虔诚最纯朴的子民,无论你在生活中遇到多少困惑与烦扰,那里都是你的灵魂得到释放、休憩的最好的地方。这就是西藏,人间最后的一块净土。

    上个世纪初瑞典最著名的探险家斯文赫汀在看到西藏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感叹:“目前为止,我们对地球表面上的西藏和对月球同样的一无所知。”如今,人类早已登上月球,而与南极、北极并列为地球第三极的西藏,依然以她独特的地貌、独树一帜的宗教和人文景观向世人保持着神秘的面纱。很多人想揭开这层面纱,当他揭下一层面纱的时候又出现一层,越揭越多,越揭越神秘。

    西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梦,因为她太遥远,当青藏铁路开通的时候,这个梦变得越来越现实。很多人天真的以为,有了这条铁路,西藏不再是梦,西藏不再遥远,于是把坐着火车去西藏当作最时尚最刺激的事情。当所有的人为这条铁路欢呼雀跃的时候,西藏的神灵却在哭泣,因为只有神灵知道,这条铁路对西藏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当很多人走进西藏的时候,我们却选择离开,因为西藏承受不了这么多的喧嚣的脚步;当很多人离开西藏的时候,我摁却选择走进,因为被蹂躏后的西藏需要心灵的安慰。

    天堂很远,西藏很近,也许再过五年或者十年,曾经只是我们心中一个梦的西藏,将会永远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梦,因为真正的西藏,她将会消失。

    曾经强大的吐蕃王朝

    西藏是一个到处充满传说的地方,关于西藏的祖先有这样一个传说:

    观世音菩萨命她的徒弟猕猴到雪域高原西藏去修行,并度化这片荒芜人烟的贫瘠土地。猕猴来到西藏,与一个妖女产生了感情,并结为夫妇。猕猴与妖女生下六只小猕猴,菩萨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欲以天规惩罚猕猴和六只小猕猴。猕猴向菩萨求情,说他罪孽深重,但六只小猕猴是无辜的,请菩萨放过他们。菩萨答应了,于是把六只小猕猴放回西藏的深山密林,让他们自生自灭。而老猕猴受到的惩罚是化身为一颗果树,长出果子,供六只猕猴觅食。

    六只小猕猴找到了果树,以雪水解渴,以果子充饥,存活了下来。六只小猕猴长大后,互相交配,又生下了500只小猕猴,500只小猕猴又生下更多的猕猴,这样,一颗果树再也满足不了这些猕猴的食量了。眼看,他们就要饿死,化为果树的老猕猴只好再一次向菩萨求情。菩萨答应了老猕猴,但前提是必须以牺牲老猕猴生命为代价换取他的后代子孙们万世永存。老猕猴坚定的点了点头,于是,菩萨把老猕猴变成了五谷种子,然后把五谷种子撒向西藏大地。老猕猴的子孙们吃了由五谷种子长出来的果实,尾巴逐渐缩短,最后化为人形,这就是西藏的祖先。

    西藏有一个地方叫泽当,泽当的藏语意思就是“猴子戏耍之地”。据说泽当东方的贡布山上,还留有当年猕猴栖息的“猴子洞”遗迹。离泽当不远的撒拉林,传说是观世音菩萨撒五谷的地方,有“藏族第一块田地”之称,至今,每逢春耕播种时节,藏民们仍要到这里抓一把“神土”,以保佑来年的丰收。

    撇开神秘动人的传说,我们回到西藏真实的历史。历史上的西藏,她的祖先是从甘肃、青海一带迁徙过来的羌民族。羌民族组建了一个部落,部落的第一个首领叫“聂赤赞普”,赞普,藏语的意思就是英武之王。在聂赤赞普的领导下,部落不断强大,到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终于建立了西藏历史上最强大的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是一个英明的藏王,虽然吐蕃王朝在他的领导下强盛到足以用武力侵略其他王国的地步,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他是一个追求和平的君主。但是吐蕃不侵略别人,却无法保证别人不侵略自己,为使自己的王朝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松赞干布想出了一个法子,用政治联姻的方式来牵制他国的非分之想。于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唐蕃和亲出现了。

    据说,当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李世民提亲的时候,李世民起初并没有同意。原因有二,一是他还不知道吐蕃王朝已经非常强大,和吐蕃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和亲有损大唐的颜面,李世民是一个要面子的人。二是,李世民不仅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也是一位好父亲,他舍不得把女儿嫁到那么远的地方。遭到拒绝的松赞干布窝了一肚子火,很快就率吐蕃大军攻打唐王国,李世民回应,战争的结果是吐蕃失败,但唐王国也损失惨重。经过这次交手后,李世民看到了吐蕃王朝的强悍,经过再三考虑,终于做出了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虽然她知道她已经沦为政治的牺牲品,但为了整个大唐的安宁,她毫无怨言。于是,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含泪与故国惜别,肩负历史重任,由长安出发,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吐蕃王朝的首都拉萨。文成公主不仅把人带了过去,也把汉族文化带到了吐蕃,尤其是汉族的佛教文化,对后来的吐蕃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松赞干布非常恩爱文成公主,为她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可是好景不长,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和唐王国的关系又陷入恶化之中,为缓和冲突,唐玄宗李隆基又仿造李世民的做法把自己的女儿金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孙子,当时的吐蕃王弃隶缩赞,并把“河西九曲”这一块肥沃的土地当作嫁妆送给了吐蕃王朝。吐蕃得到河西九曲,像是得到一个巨大的宝库,国力强大到唐王国无法控制。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日益衰微,早就对大唐疆土有觊觎之心的吐蕃王朝趁大唐内忧外乱之际,率兵大举进攻唐朝。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几次交战,吐蕃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双方各有胜负。这时候,吐蕃内部也发生了战乱,于是,唐朝和吐蕃签订盟约,互不侵犯,并将盟文刻在石碑上,分别立于长安和拉萨。如今拉萨的“唐蕃会盟碑”仍树立在大昭寺前。

    唐蕃会盟后,吐蕃进入历史黑暗时期。中国两位公主带去的佛教,经百余年的传播,发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与当地的原始宗教苯教融合演变成了另外一个教派,就是西藏现行的喇嘛教。喇嘛教势力越来越强大,与旧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终于导致吐蕃王朝的土崩瓦解,曾经的光芒倏然熄灭,再一次沦为小部落同时并存但谁也不服谁一盘散沙的黑暗时代。吐蕃王朝从此一蹶不起,十五世纪时称乌斯藏,第一次并入中国版图。元朝灭亡后,又与脱离中国关系。十七世纪时,吐蕃正式称为西藏。十八世纪,再度并入中国版图,并成为中国领土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西藏,请相信有神灵

    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神的民族,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最大的不同,世界绝大多数民族都称自己是神的后裔,只有中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并不是神,而是人。好在中国还有西藏这样一个地方,这是一个人神共居的地方,神灵布满西藏的每一个角落。也正是这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神灵保护了西藏这一块土地不被人破坏,才被称之为净土;也正是这些神灵,中国最虔诚的民族——藏族诞生了。在藏民的心目中,万事万物都有神灵,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山有山神,湖有湖神。在神灵的监视下,藏民们小心翼翼的生活着,从不破坏大自然每一个细小的部分,当他们为建造房屋,需要看坎倒一棵树的时候,他们必须先跪在地上,向树神磕头认错,并陈述自己不得不砍倒树的理由。

    朝拜的藏民

    西藏是世界的屋脊,这里到处都是终年积雪的雪山,因此,雪山在藏民心目中有着很崇高的位置,每一座雪山都是神灵的化身。一位藏民说:“山神之所以能受到我们的崇拜,是因为它能呼风唤雨,能保佑我们平安健康,牲畜兴旺,也能降灾降难,危害我们。所以,我们敬重它、恳求它、拜服于它。山神比任何一种神灵都更容易被触怒。凡是经过高山雪岭,都必须处处小心,最好不要高声喧哗,否则触怒了山神,立刻就会召来狂风暴雨甚至雪崩的灾难。”

    在藏民的心目中,山神通常被他们想象为骑着白马在群山之中来回巡视的英俊王子,为表达对神山的敬仰,所以就有了马年转山这样的习俗,有的藏区甚至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转山节。转山节这一天,藏民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酥油、糌粑、青稞酒和柏香枝,到“神山”脚下的草甸安营扎寨。因为很多神山是没有路可转的,所以转山节并不是真的围着山转。藏民们的做法是,放置一巨大的柏香炉,然后点燃柏香,将所带的一些食品抛入火中,由一德高望众的长者高声祈祷风调雨顺,人畜两旺,然后围着柏香炉转,所有参加者跟随其后,并不断把祈求吉祥的哈达抛向天空。

    有神山就有圣水,西藏那神秘的湖泊在藏民的心目中是仅次于神山的位置,如果说雪山是白马王子的化身,那么湖泊就是温柔善良的女神的化身。藏民们家家户户都放牧羊群,羊在藏民心目中就是温柔善良的代表,于是,羊年转湖这一习俗也出现了。与转山不同的是,转湖是真转,所转的湖泊也只有一个,就是圣湖纳木错,这是因为纳木错周围有路的缘故。

    羊年来临的时候,沉睡的纳木错醒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佛教徒陆陆续续的来到纳木错湖边,湖边的一些寺院也举行盛大的仪式。转湖有成群结队的,也有独自一人的,他们摇着转经筒,把带来的供品一件一件的抛入湖中,同时在心中祈祷圣湖保佑他们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藏民们围绕纳木错湖转上一圈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圣湖纳木错

    藏民们为什么选择在那木措转湖?原因是这样的,纳木错在藏语的意思就是神圣的湖泊,曾经有很多高僧在纳木错弘扬佛道或者闭关修行,在纳木错修行一天相当于在别的地方修行一百天,因此,纳木错是所有藏民公认的转湖的圣地。有些虔诚的藏民不仅在羊年转纳木错,即使不是羊年,也会在一年当中的四月份,大山解冻的时候,来到纳木错。

    转山和转湖是藏民对敬仰神灵的两种表达方式,除了这两种表达方式以外,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震撼人心的方式——朝圣。

    在拉萨大昭寺前面的广场,我们随处可见这样的朝圣者,他们都有着风干的脸和蓬乱的头发,目光深邃、虔诚、庄严、明澈,他们有的来自拉萨附近,有的来自千里之外,面对他们心中的圣地——拉萨大昭寺,口念六字真言,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然后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掌心向下,身体与地面平行下俯,膝盖先着地,然后是全身,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来,重新开始。

    虔诚的藏民们就是这样磕着等身长头,一步一步来到拉萨,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来自千里之外的藏民们,当他们遇到悬崖峭壁的时候,当他们遇到茫茫雪原的时候,在朝圣的路上他们过着怎样的艰苦生活。很多藏民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他们在所不惜,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会靠自己的意志去克服,从不放弃,从不偷懒,从不走捷径。

    在通往拉萨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位朝圣者。他趴在道路的中央,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下了车,发现他已经奄奄一息了,我们不忍心丢下他不管,于是就把他抬上了车。朝圣者的膝盖流了很多血,于是我们拿出药和纱布准备为他包扎。可他拒绝我们的救治,双手死死地抱住膝盖。我们和他说话,他也听不懂。他和我们说话,我们也听不懂,司机也不懂藏文。我们看见他似乎很焦急的样子,似乎对我们擅自把他抬到车上非常不满。可是我们又对他迷乱而古怪的手势以及吱吱呀呀毫无办法。后来我们看到他用脚踢门,才明白他想下车。于是司机停车,朝圣者几乎是爬着下了车,然后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又艰难的撑起来,一跪一拜的顺着原路爬回去了。

    在拉萨的郊区,古道边,或者湖边,或者一个山坡,再或者任何一块空地,我们都可以看到用石头和牛角垒起来的玛尼堆,这是朝圣者的杰作,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创造不出如此朴实如此真挚的作品。朝圣的藏民们,每遇到一个玛尼堆,都会停下来,把石块刻上经文放进玛尼堆,一个小小的玛尼堆从而越堆越高,玛尼堆在风中静默着,守卫着每一个朝圣者留下来的祝福。

    西藏随处可见的玛尼堆

    有玛尼堆的地方必然有经幡,这是藏区又一道亮丽壮观的风景,也同样震撼人心。通常经幡高高的挂起,在玛尼堆上空猎猎而动。经幡用布条做成,各种颜色都有,以红色、黄色居多,经幡上写满了朝圣者美好的祝愿或者是六字真言,具体内容我们看不清楚,因为悬挂得太高。为什么要把经幡高高挂起?据说是对神灵崇拜的缘故,神灵高高在上,藏民们只能在地上仰望神灵,对神灵顶礼膜拜。随风飘动的经幡也会把藏民们的祝福带给神灵。这些经幡提醒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们,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神共居的地方,无论你是怎样的人,当你仰望天空的时候,请一定要用虔诚的目光,因为你头顶上空的神灵无时无刻不在俯视着你。

    最后的净土

    多少年来,西藏一直被世人称为最后的净土,在这样一个地方,一切都是干净的,山是干净的,水是干净的,人们的心灵也是干净的。不用想象,一条洁白的哈达足以说明一切,藏民们认为洁白、无瑕最能表达和象征人们真诚、纯净的心灵,所以哈达成为藏民族这一深刻文化心态的重要媒介和载体。

    然而这一切很快被一条铁路所打破,我们姑且来看看我们的媒体是如何报道青藏铁路通车这一重大事件的,他们说,这是中国里程碑式的时刻,他们说,这是中国继三峡工程后又一惊世壮举,他们说,这条铁路对西藏的巨大意义,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知道。注意,在这里,他们用了“有良知”这三个字,意思是说,不知道这条铁路对西藏有巨大意义的人都是没有良知的人。我们再来看看,媒体是如何描述藏民们的心情的:

    藏族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火车的到来;

    藏族老人在工地上热泪眼眶的观看铁路施工;

    藏族妇女用渴望的目光观看施工用的火车头;

    藏族小姑娘高兴的说:“铁路通了,我们烧饭就可以不用牛粪了。”

    西藏铁路确实壮美,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多么动人的描述啊。似乎,藏民们一生下来就盼望着火车的到来,可是他们忘记了,在没有火车的时代,藏民们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和谐共存的生活了上千年。当很多人心怀不轨的为铁路的开通忘乎所以时,居住在西藏的神灵们却在默默的哭泣,只有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对西藏意味着什么。

    也许是我们杞人忧天,也许是我们危言耸听,但是我们还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提醒那些只知道为铁路摇旗呐喊的人们:

    中国汉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蚀无孔不入,西藏文化是强大的,也是脆弱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入侵,他们势必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带给藏族人民。当然,藏族人民是否接受是另外一回事,但是只要这种文化存在,藏族文化势必会受到影响或者消弱。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地方只有一种文化的时候,这种文化就是这个地方的特色,也是这个地方最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所在,但是,当两种文化或者更多的文化同时出现同一个地方的时候,这个地方它原有的特色还会存在吗?或者说还会继续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魅力所在吗?

    西藏铁路的开通使得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西藏这一块神秘的土地,这对刺激西藏的消费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随之而来的是西藏居民成分的改变,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在西藏定居下来,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地人与西藏人们混杂在一起,不可避免的,使西藏独有的原始的风貌发生改变甚至消失,到时候,游客看到的将是一幅文化空架子,从而影响甚至动摇西藏在人们心目中“最后的净土”这一最具魅力的形象。

    很多游客并不懂西藏文化,也并不想了解西藏文化,他们来西藏,是赶时髦,是增加自己的谈资。对哈达这样一种圣物,他们把它揉成一团,塞进包里或者裤兜里,甚至有的用来擦拭鞋子上面发灰尘。在一个玛尼堆,我们悲愤的发现,在一块石头上竟然刻上了“某某到此一游”这样的字样。藏民们对神灵如此敬重,而我们的游客对神灵却如此的亵渎。

    环境保护虽然老生常谈,但不得不提,西藏有最神奇最雄壮的地理环境,也有最脆弱的生态环境,它有限的空间只能承受那么多人。而我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游客,他们本身的修养并不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连藏民都不如。庄严的大昭寺门前有人随地吐痰,圣湖纳木错有人把果皮扔进湖里。自然环境是这样,文化环境也同样受到破坏。过去,大昭寺四周没有任何其他建筑,显得十分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神秘感。如今的大昭寺面前是广场,周围都是商店,昔日庄严的寺院已经淹没在商海之中。即使把周围的商业化设施都拆掉重建,也无法恢复其历史本来的面目了。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成就了西藏的神秘,如果这两方面遭到破坏,西藏将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我们像强盗一样闯进了西藏,我们打扰了西藏,我们打扰了居住在西藏的神灵,我们打扰了盘旋在天空中的苍鹰,我们打扰了西藏的神山圣水,我们打扰了朝圣路上藏民们。这一切使得西藏不再神秘,这一切使得西藏不再是净土,圣城拉萨将会遭到中国任何一个省会城市一样的厄运:沦为一个平庸、媚俗、充满物欲和肮脏的城市。也许,我们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藏民心中的感受,我们从来没有问过他们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一条铁路,如果他们真的很希望乘坐火车的话,他们就不会磕着等身长头,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拉萨了。西藏,为什么一定要和其他地方一样?为什么连最后的净土也不留给我们?我们太自以为是,而藏民们太善良、太弱势,对于我们强加给他们的东西,他们只能接受。

    面对这一切,一位西藏大学生发出痛心疾首的呼吁:“广大的游客,我诚挚的恳求你们,如果你们真的热爱西藏,请不要以猎奇者的身份进入西藏,请你把自己当成一个西藏人,来爱护西藏。如果你仅仅是满足你的好奇心,我恳求你,不要再来打扰我们。毕竟,我们只有一个西藏,只有这一个美丽的家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95dce4e16566:看完之后更想去西藏了
      • 和美爸爸:你去西藏,算不算喧嚣的脚步之一?文成公主带去了中原佛教,是不是也算文化侵略?
        学化工的陈希部长:@和美爸爸 古代西藏更多的是受印度文化而非中原文化的影响,藏文是用古印度人发明的天城字母书写的
      • 熙祺凌云:写得太棒了👍
      • 文秋陈:很高兴又看见一个人饱含深情地赞美和记录西藏的风光。不管怎样的热情似火、情不自禁,你们都是这块土地上的匆匆过客,而我,灵魂已经留在了这里。感兴趣看看我在简书的长篇《朝圣归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西藏。
      • 尧十一_90fa:今天看了冈仁波齐的纪录片,又来看了一次文章,不一样的感触,这个纪录片很很好的还原了这段文字里的一些话,他们从家出发,走过的路就得磕头,走一路磕一路,不管前边是雪还是水,都得磕过去,最后的净土,希望不要被破坏
        文泉杰: @尧十一_90fa 我也想看这部电影
      • 简单134:很感谢作者的美文,给我一个心灵的净化,了解了西藏的历史。但是我并不赞同文中后面的观点,作者认为西藏就应该成为一个世外桃源不被世人所打扰吗?一切的发展自有其道理。藏民的朝圣与藏民的生活质量哪个更重要,我们无法去判断。有特殊文化的地域有很多,发展的地方也很多,难道仅仅因为西藏的特殊性高一些,就可以特殊化,不用发展了,这对藏民是多么不公平。你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其解决方式绝对不是不发展。你说对吗?
      • 爱山爱水爱自己:你的文章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去半层书店的趣事儿,刚进书店没一会儿,对面便有一位男士走过来小声说,马路对面的咖啡馆有种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上喝:coffee:️的即视感,我诚实以对的答道,您说的那啥大街我真没去过,我恐怕是没办法和你有共鸣了,我只是觉得,这条街和这家书店,让周围的一切都变慢了,我会觉得自己一下子成为了时间的富人,可以自由自在,就这样而已!其实当时脑海的画面还有在西藏的甜茶馆!只是不舍得说出来! 您的文章拜读下来,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暑假回到了西藏,只是也会有一种文章未写完、待续的感觉,具体就是感觉提出了问题,替群众发了声,提到的解决方案偏少,主要还是觉得从文章看来,你有能力去寻找解决方案,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不丹的一些做法!非常感谢你和你的文章,勾起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smile:
      • 编织装点生活:喜欢你的文字
        文泉杰: @虞子兰 谢谢。记得常来看看。
      • 探路者的天地:心里没有杂念就好!
        文泉杰: @点墨心情 是的
      • b286b2e12789:再是多元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写出这样的文章。年轻人很不错。由于高原反应,我不能去。看了他的文章,也带我进入了西藏。不仅是今天的西藏还进入了昨天。文章还体现了作者的综合素质。作者。我喜欢看的文章是。才看头几段就想追根看到尾的文章。个人爱好作者谅解。
        文泉杰: @郭曙生 谢谢阅读。
      • 1fd3e0922089:很诚挚的文章,一直以来都非常想去一趟西藏
        文泉杰:@没有方向感的向 现在的妥协是为了以后的不妥协
        1fd3e0922089: @文泉杰 刚毕业 现在找了份工作 很纠结😳
        文泉杰: @没有方向感的向 再不去就晚啦
      • 1b5f3cb26829:文笔功底很高,配图再多些就更完美了
        文泉杰: @宋震1980 谢谢建议
      • 静静印心: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它们是对立的也是并存的,我们应该看破繁华,在虚幻中找到永恒![愉快][玫瑰][OK]
      • 静静印心:我反而觉得天堂很近,西藏很远,因为天堂它就在我们每个人当下的心里,而西藏这块净土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大哭][玫瑰][OK]
      • 静静印心:西藏这块净地如同人心这块净土,看看能保持多久!
      • 龄龙:还是想去一次!
        文泉杰: @KarenYQ 去吧。
        文泉杰: @KarenYQ 走起
      • 白发布衣:这个称呼为喇嘛教似乎,毕竟汉传佛教也不叫和尚教!
        文泉杰: @白发布衣 是的。谢谢指出错误。
      • f4f6af156260:写得很好:+1:
        文泉杰: @AChasedreams183 谢谢哦
      • 66d1b73364cf:第一次拜读先生的文字,也第一次对西藏有了新的认知,也第一次对藏民的虔诚之心心生敬畏。但愿西臧原始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不会被外界的涌入所破坏!文字知识性、趣味性都超强!赞👍
        文泉杰: @叶子_38fc 谢谢阅读。喜欢可以分享。
      • 程十昔:西藏是最后的净土,但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可避免,我们只能默默祈祷,每一个来到西藏的游客可以懂得敬畏,敬畏西藏,保留一方宁静。
        文泉杰:@程十昔 是的。保护好这唯一的净土,不要去过多干涉侵犯。谢谢阅读。
      • 月儿明yueerming:读了这篇文章,感觉对心灵是一种冲击,一种洗礼
        文泉杰: @月儿明yueerming 西藏的精华不在拉萨。
      • 228934d64cbb:我前年的九月份去了西藏,感触很深
        文泉杰: @欧阳_7995 深在哪里呢
      • 真小实:学到感动到
        文泉杰: @我自然在简书 谢谢。感动你的是西藏。
      • 756d8b2b88aa:我对您的佩服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756d8b2b88aa:@文泉杰 嗯嗯
        文泉杰: @我心柠檬 谬赞啦。多来看看。
      • 74f6a9c0262c:西藏可能是不周山
        文泉杰: @岁月如流 同意
      • 蘭章:你的情怀和西藏
        点美了岁月👏👏
        文泉杰: @蘭章 点燃了你的情怀没有
      • 雷垒:这一篇超赞
        文泉杰: @少校十三 喜欢多多点赞分享哦
      • 2082ed18b830:作者对西藏很有情怀。
        文泉杰: @鸿_ae83 西藏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梦
      • 月色草语:读你的文章总能学到一些东西
        文泉杰: @月色草语 感恩😊。
        月色草语:那是一定的!
        文泉杰: @月色草语 谢谢。记得点赞支持鼓励哦。

      本文标题:从西藏回来之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yp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