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作者: 四班 | 来源:发表于2017-12-21 13:12 被阅读0次

    共读,就像在智慧的路上,结伴而行!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在每个时间阶段里内自身的经历是有限的,用读书引发思考、拓展阅历,是条充满乐趣的路。当同学们同读一本书、共同认识一些故事人物、说着同一个故事时,孩子们的话题、感知会而比单独阅读要产生得更多、更好,这也是共读的意义之一,而且共读可以带来很多美好的副产品。

    一、以书为友,读书成了班级的共同爱好。

            共读开展以来,独特的阅读仪式和推进流程,让孩子们知道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书本不仅仅是课本,还有那些可以课堂外知识和课本外故事的读本,只要拿起墨香四溢的书,就犹如进入了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妙趣纷呈的故事会带给自己一段奇妙的心路旅程。

    每新读一本书,都犹如交了位新朋友。

    二、读书伴笔,书读给了自己、丰富了内心。

            每一本书,同读不同感,每个孩子在自己的阅读里都会有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且不论理解的维度、深度是怎样的,用笔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并用文字将自己的认知呈现在本子上,让自己的阅读步步留痕,日积月累,成就心智。

    不动笔墨不读,这些感悟是阅读的礼物。 每个孩子的内心有书,有画,有风景。 书可以动起来读,将读书和快乐情景融合起来。

    三、为学致用,阅读反哺课堂,让习惯在学习中留下铺垫。

           阅读本身是一种方法,对孩子来说,各种阅读习得来的能力,还要回过头来反哺于课堂学习,甚至是作用于应试,阅读中的习惯(阅读笔记、阅读标记、阅读总结和心得)都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相得益彰,为学习、应试效果留下铺垫。

    文字如歌,笔墨如画。 这些笔下的痕迹与阅读的“花脸”习惯同源,是记忆符号。 若笔墨共济,思想跃然纸上。 这些文字,是通往阅读的符号阶梯。 读,不再是负担,文字和书与孩子们相伴。

    四、阅读是个回路,有了阅读的输入,才有精准的写作输出。

        所谓“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读书和写作原本同道,相互提携,孩子的写作一定是阅读的累积成果呈现,所以阅读信息汇集、思想涤荡、让阅读认知成为行文的前奏,只有足够多的阅读,才会有足够好的文章。

    把书读进去,好的文章才会写出来。

    五、在阅读的边际,润生很多美好收获;阅读会发光,从书里到课堂、从身边到远方。

           在阅读的路上,孩子们彼此相伴,老师、家长一路跟随;在阅读的路上,收获了共同的成长经历,说从书里看到的、想从课堂学到的。更大的惊喜是:共读,在千里之外传来共鸣,友谊的互动因为共读而生!书,真的是桥,架起了孩子们友谊的飞虹,人生中第一次收到的来信,因同读而生,书信带来了孩子们新的阅读快乐!

    远方的阅读伙伴来信了,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拆信,快乐都在脸上。 我们的回信写好了,满是真诚和祝福。                                                          我们的信寄出了,承载着童年的美好记忆。                                           

    六、共读一路走来,读、写、用、学,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快乐。

            学习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去负担化,让孩子通过一种路径找到学习的乐趣,在乐趣的建立过程中结识诸多同行者,这样期许共同阅读可以做到;共同阅读可以说是在诸多的阅读方法中属于优化的科学路径。在阅读中思考了的孩子,是快乐的、是越来越趋向于内在强大的。书为孩子“铺路”、读让孩子“远行”,共读让孩子结伴同行,快乐致远!

    用感受阅读的美好,回报正在赶来的路上。


               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xa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