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afa39c32158c423b.jpg)
闲闲踱步于某著名网站的新闻栏目里,冷不丁一很是惊心的标题闯入眼帘——(原创) 突发!河南巩义一家祖孙三代惨遭灭门!行凶者逃之夭夭 2024-01-09 23:37 发布于:云南省 ——天,立马读取,由不得你。
凶案的细节就不描述了,弄不好简文会被锁的。
未读之前有点急不可待,毕竟人命关天嘛。其实也已感觉到了一大串题目里的一点点不合适:如此的灭门惨案,你一个摇笔杆子的,该是“记录”(或“发布”,“首发”亦可)呢还是该“原创”,心里没点数吗?又不是文艺创作对不?何况发布地还是千里之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云南。
其实,出现“原创”那个位置上来个“空空如也”,最恰当最合适;以村里人的话说就是,那是怎个碴儿,大家伙儿一看便知,用不着啰里啰嗦!这不,反倒出现了张冠李戴。
这么着吧,干脆随手举些个你我你我都见到过的用词不当,凑成一篇文字:
1,上文里刚刚出现过的“空空如也”,乃一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论语·子罕》。空空如:本指虚心的样子,形容一无所知,也用来形容一无所有。于是在许多人的笔下就成了“空空无也”。
2,方枘圆凿(枘:榫头,凿:卯眼),本指方的榫头和圆的卯眼,两下对不上合不起来,借指比喻两者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然而在某些二把刀的文字里,“方枘圆凿”想当然地被理解为:有板有眼有分寸。
3,差强人意,本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还凑合。而在实际使用里却被误会为:差得很,远不能令人满意。
4,胸无城府,原意为人坦率真诚,没有猫腻,不用心机。褒义。而在马虎者那里,“胸无城府”却成了典型的贬义词:没脑子,无见识,无防范意识。
5,首当其冲,原意为原本具备的格局或完备物事首先遭到破坏和打击,误用为,战士挺身而出,主动请战,面对危险,先与他人。
6,不绝如缕,本意乃像细线一样连着,欲断未断,很是危险。误用:多用来形容人或物很多或声音细微做长。如:假期期间,当地的旅游大热,站在山顶举头而望,但见登山者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7,不赞一词,“赞”古有参与、加入义,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话。常常被误用为“不置一词”(不说话,不加以评判) 一言不发,事不关己。
8,罪不容诛,本意是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罪。经常被误用为:其人虽罪行严重,但相关部门却拿他没有办法,束手无策,只能任其逍遥法外。
9,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指饮用鸩羽毛浸泡过的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严重贬义。误用:倘然我们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是一拖再拖,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10,首鼠两端,最早出自于司马迁《史记》。首鼠:踌躇 ,指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形容迟疑不决,瞻前顾后。实际使用时多被误用为;因胆小害怕故而止步不前(无意中受了“鼠”字的误导)。
11,蹉跎岁月,“蹉跎”原指:光阴白白地过去,荒废了,无所成就。形容虚度光阴,内心为之遗憾。而实际使用却被误为:当初的岁月困苦艰难,想起来感慨万端。
12,文不加点,点:涂改,修改。最早出自汉代祢衡《鹦鹉赋序》。 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盖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文辞优美准确。褒义且程度很高。经常被误用为:文章很快被写毕,尚可,但潦草不堪,尚需细心修改。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83952/0f3959cfe1f386c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