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的个性签名一直挂着这样一句话:“只懂道理不懂事,这就是凡夫。”这句话在当时是用来告诫自己要懂事,而不是去学一大堆的道理反过来去伤害身边的人,还自以为是的认定自己是对的,是有道理,是智慧或聪明的。也就是身边的人才会宽容、包容、原谅我们,却也是被我们伤得最深的人。如果仔细想想,就知道谁才是那个笨蛋了。
曾经有段时间,我陷入了绝境。在近乎绝望的境地下,我想把一切属于我的都抹除掉。我用了十多年的手机号说注销就注销了,写了六七年的自媒体账号,也不管粉丝大几千,说注销就注销了,还有我的稿子,写完或未写完的,直接格式化,然后那些用不上的就更不用说了。想当初去到广州,只带了几身衣服,行李箱还放在朋友那儿,就背着个包只身去到工地。那会儿我想法很简单,我就是去谋生的,学一技之长,谋一世之温饱,之冷暖。但你知道,即使这样,我还是放不下笔记本,放不下阅读,放不下自己的执念,哪怕每天告诉自己,我没得选所以不需要选,去做,去做就好了,活下来就好了,能活下来就好。很奇怪,那会儿我从来没有“轻生”的念头,反而是工作上的鸡毛蒜皮近乎本能的在头脑里盘算起来,想的多好啊!
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想的越好,就越容易干不长久。后来我总结到,这是对的。想的好,说明期待的多,期待是什么呢?不是希望,而是欲望。欲望过多或过大,就是很容易失控。
就像是到处埋雷,原本想的是这样安全,结果自己忘了做记号,又或做的记号不见了,这下心慌了,心乱了,反而把自己给困在里面了。也就是这样,每一个朝我走近的人都让我感到压力,他们并不知道走近我意味着什么,我却也无法开口告诉他们真相。就是那种距离,也是那种距离让我对人充满了敬畏。是的,敬畏。
我想很多人其实都或多或少是这样,一旦受伤,就心里想着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下一次。是啊,下一次。好像这样说就都过去了,就心里好受多了,就也不多想了。于是,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几乎本能地触发了防御机制,将人远远地推开又或自己不断退缩。怕啊,既怕受伤,更怕伤害到他人。可越是这样,我忽略了:这又是一种伤害。
但谁知道呢?我只是想要保护好自己,并无意伤害任何人啊。可拒绝也是一种伤害啊。拒绝好意,拒绝善意,拒绝帮助,这叫人家怎么想呢?会不会是我多管闲事了?会不会是我多事啊?会不会对方觉得我的好心好意廉价?可能也不会想这么多,总归是被人拒绝不是一种好的体验,不是吗?否则,也就没有那么多所谓的“讨好型”。
只是,“讨好型”似乎有点被过度歪曲了,以至于鱼目混珠,让你分不清究竟身边的人是魔鬼还是天使,是在教你还是在支配你,是想控制你呢又或想锻炼你……你应该自信一点,我是说,这些背后不也正说明你被需要,你有用,你是有价值的,甚至,自恋一些还可以想成是“我就是不可或缺的人”,就像那句玩笑话说的“这个家离了我迟早得散”。
我们都是相互需要,我们是社会性,是群体性的,确实不该过于计较得失,过于纠结于权衡利弊,毕竟哪来那么多完美无缺的呢?不过是都有问题,不过是问题多还是少,不过是问题严重或不严重。
如果总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讲真的,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你没错,对吧。但,你也只剩下这一亩三分地了。谁又知道,家大业大的看不上,无地无产的也不会这么小心眼子,如果真的刚好看上你这点田地,比你强的你也阻止不了。我是说,你没有帮手,你没有助力,你只有自己,又谈什么自立自强呢?你的机会,你的际遇,都只有这一亩三分地的范围,空间太小了,又能强大到哪去呢?就是挑选对手,多半心底也是虚的吧!
可惜,当年的我压根没想过这些,一直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强,并且尽可能地避免纷争,躲,逃,几乎成了我的本能。结果是把最重要的给忽略了,没学会。
是的,哪怕如今,我也依旧没学会接受。原本是应该学会接受的,我想这才是一个正常且健康的人该有的样子,不是吗?至于拒绝,多简单啊,甚至压根不需要学就会,不是吗?不就是说“我不”,不就是说“不需要”,不就是说“这样不合适”……再不济,人走开就好了,别人也就懂了。而接受呢?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总是要面对现实的,现实也总是不好接受的。也就是这样,才会想着逃,想着躲,想着反抗和抗拒,不是吗?不过是选了一条当时好走的路,却也把路走窄了,越来越窄,直到无路可走了。又怎样呢?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还是不想面对,还是接受不了,于是只好借助回忆,感叹这一路的好运,庆幸还有过去可以重温。只是,怎么说呢?再怎么回忆也依旧是停留在原地,在原地踏步不前。
不过,怎么说呢?谈不上感谢,也确实收获颇丰,我给了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分析,去研究,去琢磨,也慢慢悟出了点东西。我是说,道理的东西,道理,多么常见的,又是多么常听闻,哪来干嘛呢?它就只是起到解释作用而已啊。解释你的动机,解释你的企图,解释你的意志,解释你的行为,解释你是有理智的,解释你还是个需要解释的人。
一个需要解释的人终归是弱的。
所以,你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眼下的生活,那是你从来没想过要走出去。要敞开心怀,要接受世界的广阔,要去发现、去创造、去改变。不是说什么“百炼成钢”,而是说,你总归是需要遇到点什么才能知道点什么,自己的知道比道听途说可要有滋味得多。否则,空有一身武力却无用武之地,多囧啊。
我是说,时间一久,难道就不怀疑?还是说没想过?空有一具躯体,空有纯洁的灵魂,空空如也的四壁,被世界遗忘又或珍藏,被保护着却也困住了自己。你知道,大树底下是没有什么草的;你知道,空的自己也是没根的,天不润无根之草啊;你知道,如果自己不给自己找个位置,不被看见,那么,那些想帮助你,那些希望和你一起前进的,可都会离你而去啊!表面看,我就在这儿啊,无增自然也就无减了?这是真的吗?自然不是,否则那么多极力维持生活的人,他们岂不是太傻?不,恰恰是智慧啊,这是叫他人看见,是吸引同类,是本身就藏着大机遇的前提啊!只一动不动是只亏不增的。
所以,很多时候不理解啊,但不理解就不理解呗。毕竟,可能自己也没想到什么好问题。只是说,为什么不自己去走走看,去做和去试都是需要行动,既然如此,何不用心地去做就好了。
就像很多人天真的想法,一方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另一方面又不会全力地去做,失败了,你还是侥幸地想,不过是没尽全力?成功了,你又骄傲地想,看吧,我多幸运,我多有能耐啊!只是,总有一次,你会遇到真正的难题,那时,你的“试一试”就该现原形了。原来自己也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强大啊!事实上是,这样的思维本身就塑造不出强大的灵魂。也是,很多人就倒在了这儿,私以为失败或无法前进就是结局了,然后强行逼着自己接受“命运”。实际上,这才算是真正的开始呢!这还没开始呢!
我是说,如果不遇到点事儿,你的那些表现谁都可以做到,压根不需要费力,根本也不用动脑筋。就像“富长良心”,可你看到的多半也只有“为富不仁”罢了,实际上不是的,而是说,有心有力才游刃有余,有心无力是不被看见的。可多少人即使看见,即使想到,却只草率的下个结论,就此翻篇。倒像是真的有无限的可能,倒像是真的有无数次机会,可讲真的,要知道一点啊,越是稀贵的可就越是有限啊!
所以,如果你想的懂事就等于听话,我只会觉得这是“没脑子”,甚至连听话都没学会。听话听音,好赖话总得听得出吧,什么话可以进脑子,什么话不放心上,总归有自己的判断吧?听了那么多话,影响是什么,多少也该有所觉察吧?如此,也总该对自己多少有些了解了吧?如果连这些基本的都还觉得是个问题,那确实问题很大很严峻甚至很糟糕啊……
读书人爱讲道理,可不是人人都爱讲道理,也总有不讲道理。我是说,如果那么喜欢讲道理,如果讲道理行得通,如果人人都讲道理,那道理可也就没什么好学的了。不要在一条明知没有尽头的路上犯犟,这是一种智慧,适可而止的智慧。“明事理”可不只是说“理”,而是你拎得清它就不是一概而论的或一成不变的,如果你是这样看问题,那就要小心了。这个“明”可不简单,明智地。至于“事理”也都不是能够轻易混为一谈的,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候则形影相离,乃至于背道而驰,重要的是明智的看见自己的内心,如此才叫修心嘛!否则动不动就妄念,动不动就疑心或变心,那可不就推向“唯心”了。修啊,修的是平常心。
所以说啊,道理,可不是理这么简单,懂事也是一样,可不只是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回过头来,状态,情绪,情感,影响,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始终,明的是自己可以明,不明的是有些事儿自己还没有到那个境界,勿妄求啊!
不要做只懂道理的凡夫,小心别人告你侵权啊,老是引用他人的话,你的声音是很容易被消灭的,老是受他人左右你的心智是容易被蒙蔽的,老是好赖不分是很容易模糊道德边界的,始终记得,好的东西都不易得,也别在自己实力不济的时候瞎惦记,得明白,当下,此刻,自己,可以做什么,或者说还可以怎么做,以及别因为路途太远就不加节制,太猛可不意味着强大。强大反而从容。
好像没提什么实际的事儿哈,我确实把大多数时间都丢在了无所事事中,都是一堆烂道理哈,切记别都听了。
懂事是不能只看到眼前,忽视他人的付出,忽视可能的发生,以及需要主动去接受和迎接一些变化的到来,然后是对节奏的把控,对心的驯服。这算是一点点自悟吧。
我是说,与人交,以心换心,将心比心,懂善念,知进退,留余地,需要一点空,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实,不轻易下结论吧,尤其是对自己。
只能说,感恩永存。把善念种下,不必等结果,善报在路上。
“恕心养到极处,世间都无罪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