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时机?时机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统一。
时机,似乎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什么是儿童游戏的指导时机?简言之,就是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在儿童的游戏活动中,什么时候可以介入指导的问题。
时机是一个场景之下的某个节点,它可能是转瞬即逝的!错过这个节点,时机已过,未到这个节点,时机尚未成熟!
时机是动态变化的。它因时,因地,因人,因场景变化而异。不同的游戏,不同的幼儿,不同的教师都会对游戏指导的时机产生影响!
那幼儿教师在把握游戏的指导时机时,是不是就只能被动等待了呢?显然不是,被动等待只会错过时机。时机不会让没有准备的人抓住的。
但,时机之所以是时机,却也的确不是那么容易被抓住的。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抓住学前游戏指导的时机,准确把握介入指导的节点,给予儿童有效的游戏指导,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呢?我想从以下两大核心问题来考虑,也许可以对教师更好地把握游戏指导时机以启示。
教师怎样把握儿童游戏指导的时机 ?问题一,我们需要形成一些什么理念?让我们对最佳时机有更准确的判断,对游戏的各个节点看得更清楚。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才不易错过时机!我们怎么知道时机是否出现了?什么时候是介入游戏指导的最佳时机?判断依据是什么?
问题二,时机若出现,你会怎么处理?
问题一将决定我们能否发现时机的产生,变化与消逝,如果你视而不见,你根本不可能抓住它。问题二将决定我们能否对时机采取正确的措施,让时机真正成为时机----如果时机是一个美丽的泡泡,你会让它在短暂的过程中美得有价值,还是把它戳破了,溅你一脸泡沫水?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们如何识别时机。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们首先要树立的指导思想。
第一,观察是前提。没有观察就没有指导。没有指导就不可能抓住指导时机。任何的指导都是具体的,而具体的指导是基于实践的。这里的实践即儿童游戏的当时,当地,当情境。它是活生生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只有基于观察才能把握得住。
第二,问题是起点。儿童在游戏中产生问题,即时机开始产生。也就是说教师能否敏感地发现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将决定教师是否能抓住指导时机!但问题并不等于就是时机,问题出现并不代表时机成熟。问题只是时机产生的基点。也就是说,问题一出现教师就给予指导的话,也许不是最佳时机。
比如孩子在搭积木的游戏过程中总是搭不高就出现倒塌,教师也许发现了问题是,孩子没有把大的积木放底下,小的放上面。教师的确发现了问题,但如果这时急于介入,甚至告诉孩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孩子自我探索,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被打断了。孩子可能失去了一次很好认识量的发展机会。这可以说明指导的时机出现了,但却不是成熟的时机。就是说我们还需要等待一个最佳时机的出现。
只有一种情况,我们不能等待,那就是安全问题。若非安全问题,都是可以等待的。
第三,发展是落脚点。前文引出了一个新问题,即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时机成熟?我们怎么把握最佳的发展时机?
孩子发展的最大化就是你判断时机是否成熟的依据。前文所述,问题的的出现意味着教师指导的时机开始出现。但教师是否可以介入指导了,那就看如果我们介入了,能否给孩子以最大化的发展。因为不是时机的介入也许可以解决问题,但却未必能促进孩子的发展。因为解决问题不是指导的最终目的,促进儿童的发展才是指导的根本目的!而儿童正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我们的介入是为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如果你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孩子,的确能解决问题,但也剥夺了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第四,等待是催化剂。教师积极的,耐心的等待对儿童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时间。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给孩子发现问题的时间,给孩子思考的时间,给孩子尝试的时间,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寻求帮助,而不是被动依赖!积极的等待能促成发展!
第五,教师是关键。儿童游戏指导时机的把握需要一个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促成!指导时机需要靠教师把握,指导行为需要教师抉择。时机的利用好坏由教师决定。所以教师的是关键!教师的幼儿教育专业素养,专业敏感性是把握学前游戏指导时机的关键!
把握以上五点,我想第一个问题,即能不能发现并抓住游戏指导时机的问题可以解决了。下面来看第二大问题,时机若出现,你将怎么处理它?眼睁睁看它从你眼前过去吗?自然不会,但把时机搞砸也是可能遇到的事。那我们怎么办?一个好时机出现了,把它利用好才是有意义的。以下我们将谈一些方法问题。
教师怎样把握儿童游戏指导的时机 ?第一,借助言语。言语指导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不是直接告知答案。可以围绕两点展开,一是激励式言语,二是启发式言语。当孩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多给予鼓励,肯定和支持。比如给孩子鼓劲,给予微笑,表示宽容,帮助树立信心等等。过程中通过启发性言语,引导孩子思考,把问题解决引入纵深!
第二,借助态势语。即借助教师的表情,眼神,动作,态度,体态语等无声语言进行指导。比如给予孩子以动作的暗示。一个孩子在给洋娃娃叠被子的时候,不会叠,老师用双手做了一个折叠的手势,孩子立刻就明白了。体态语言有时能发挥出比有声语言更好的效果。一个眼神的可能胜过千言万语!
第三,借助材料。有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材料。比如在丢沙包游戏的过程中产生了谁丢得更远的问题,进而引申出测量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会想出许多测量的方法,如脚步,身体,手掌,绳子,棍子,书本,毛线等等。但方法的实践则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材料支持。
第四,借助同伴互助。同伴的互助,同伴之间的照顾竞争,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也能在游戏中为教师指导时所用。比如在分组游戏活动中,把不同能力的,不同性别的孩子分在一组,就能实现无形的相互作用!实现教师不指导的指导。化指导于无形是指导的最高境界。
综上,希望能够对教师把握学前游戏指导时机,利用好指导时机,培养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