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我还觉得现在的工作都不是我想做的,只是为了赚钱回报父母,但让我想内心真正想做的,为什么想不出来?”小白询问。
小白从小学到研究生都是学校的尖子生、父母的乖乖女,工作3年以来也是屡获上级领导表扬,但只有她自己自己清楚:她对工作都是按部就班,早已失去热情,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上班如上坟,前来求助。
“不急,我们先来想想,你可能未必是讨厌现在的工作。那你日常在做哪些事情是感到精力充沛的?”
“我也觉得是,我能想到的是做自己完全没做过的新任务……”
@素心人生设计:其实类似小白的情况在现在比较普遍。
这是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被父母、老师或社会灌输很多“应该”、“必须”或“不得不”,被强迫接受这些信念,而没有获得自主的支持,这就形成了之前所谈到的“内摄”。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如果抛开“应该”、“必须”和“不得不”这些词,他们就没有真正的自我意识了。
他们被类似的内射信念所压倒,呈现出一种假象,表现出一种虚假的自我,因为他们已经与真实的自我失去了联系。
他们接受外人强加的身份,通过严格的内摄信念,而不是灵活地整合他们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来获得他人的认可。虚假的自我久了,就会发生很多心理问题:怀疑自我、焦虑、抑郁……
所以,解决此类问题,心理学的人本主义流派常用的方式就是找回真实的自我。
真实的、内在的自我是一系列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潜力兴趣和能力。真正的自我是在社会支持个体活动的同时发展的。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或权威给予我们允许和选择,并不带评判地予以支持,设定合理的界限,那么,我们就可能发展出真正的自我。
一旦我们呈现真实的自我,社会接受我们的本真,在我们探索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环境过程中,给予我们爱和接纳,我们真正的自我,就会得到最理想的发展。
所以,真正的自我的发展,需要支持自主,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和爱。
而我们在完善和提升真实的自我时,也会产生日益强烈的责任感。这就是我们获得了自主和联结的最佳情形。
但如果自主与联结对立,其代价可能是人们的自我受到损害。
如今最常见的一种约束方式是,把爱接纳和尊重的条件建立在人们以某种方式行事的基础上,这就是有条件的爱,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不按你的要求做,你就会收回爱,接纳和尊重。
这种方式会迫使人们为了留住爱而放弃自主。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就会将这种价值观和规则内摄,整个吞下去,而不是将它们整合在自我发展之中。
例如小白,虽然很优秀,但从小到大一直被父母严格管教,被各种不允许,其实她展现的是“虚假的自我”,长期下去,要么绝对顺从没有自我而感觉虚无,要么犹豫坚持而内耗严重,要么以人生为代价完全反抗,可能变成另一种人。
就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妈宝男或啃老族就是第一类,而上班如上坟类就是第二种,高智商犯罪者就是第三类。当然,这都是非常极端的个案,大部分人还是会带着疑惑不断前行探索。
我给小白开出的“药方”也是边做边探索,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逐步找回对人生的自主和选择,摆脱“被控制”,并在其中获得联结感和胜任感。
你有和小白类似的经历吗?欢迎分享和交流!
#每天一个职场故事# DAY 167
@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近1000小时,10年+管理,4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