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53832/09407ff0e4ca3571.jpg)
《孙子兵法》第一章为《计篇》,这里计的意思不是计策,而是计算。本篇通过对五个方面七种情况的计算来判断双方具备的实力,作为应战能否胜利的先决条件,然后在两军交战之时论述如何运用十二条诡道取得优势。五事七计是真功夫,是人格、智慧及时间的积累,而诡道乃是常法之外作为实力的佐助。
孙子开篇提到了战争的敬畏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结合到日常生活,作者解读我们的岗位就是死生之地,我们的举措就是存亡之道。所以我们生活中在做决定时要谨慎考虑,一个决策的利弊不会当下立现,但连锁反应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方面,短期可能看不出什么影响,可一旦决策失误,它总有一天会反映出来惩罚你。避免之法是平时遇到难题时,要反思是不是哪一环的决策失误而导致的,进而在遇事时提升自己的敬畏心和责任感。
兵法讲人和为本,天时地利助之。人和一方面指国内政治修明,一方面指上下同欲。这里讲的上下同欲单纯是说支持,而非正义,组织中领导有能力,成员和领导有相同的意愿,往一个方向努力事情就可以办成,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从这个方面讲可能是课本中不教兵法的原因。之后度天时之逆顺,审地形之险易。同样的一件事,有时机才能做成,时机不对就做不成。兵家将的天有三层含义,一是天下大势,顺天应人;二是夜观星象,占卜吉凶;三是寒暑四时,气象条件。第二层含义看似最为荒诞,其实主政者或许并不迷信,但鬼神之说却能起到聚拢军心的积极作用,此点可用于战争宣传,说直白了就是以惑下愚。其实有时并不是我们被人愚弄了,而是自身认识原本就缺乏,很多广告就是利用了人的这一点。孔子说唯上知下愚是不可改变性情的,智者和愚者本身就是对照相生的关系,所以我们吃亏的时候不要一味抱怨,更需要做的是增长见识。
战争中大量的工作都在战前的准备,包括从庙堂定计到审天时、度地利、聚人心再到行军、宿营、后勤保障,两军交火时已经到胜负分晓的最后一步。而胜负不是在交火那一刻才决定的,孙子所传递的思想就是胜负决定于战场外。生活中做事情只要准备的充分不必担心结果,因为结果已经在平常显现了答案,而临事需要做的是调整心态,充足睡眠。我如果能深刻理解这一点,可能就不会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了,苦思成功之法就是舍本逐末的心态,孙子不教成功,只教不败。目的性太强而不惜犯险更是作赌人生的行为,是轻视了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大忌。
另外孙子讲到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先有胜利的把握然后再战,没有胜机便要等待,等到天时地利人和,自身实力足够强大。不能等待就会频频动作,而很多动作都是无意义的误动作,其原因是浮躁、焦虑,自以为不动作就是无作为。摆脱一颗浮躁焦虑的心是我需要深刻修炼的,从小事上就能表现出浮躁和焦虑,比如听歌时迫不及待想快进到高潮部分,看书时十分在意每天的进度,还有很多事因为稳不住而改变了结局的走向。任何事都需要给一些时间去沉淀,急躁不能等待的心态会影响基本的理性和判断力。作者总结说这是无损失的焦虑,在不作为没有什么损失的时候就尽量压制自己,这时如果行动不一定会取得成果,但是一定会付出代价,尽管这代价只是浪费了时间,对我们来说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总体来说《计篇》核心思想就是需要对自己有判断,不要老想着刺探敌情。工作中对本职工作要做到位,经营者关注点放在自己家的产品上,任何事情上奇谋巧计都不是本质,自身实力不过硬,计谋和招数皆小道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