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上班,路上遇到个同事,见面还没等我抬起头,就听到:“嘿,别那么丧,精神点。”
我抬头,笑了笑,回答说:“有吗?不会吧?我自我感觉挺好的呀,没有你说的那种丧的感觉。”
“你的丧是写在脸上的,很自然的流露的,不需要多加修饰就能一眼看出来。”同事说着,还在脸上比划出一个“丧”字的轮廓。
听她这么说,我竟然一时无言以对,内心的小九九一直在加速旋转,嘀咕着:“不会吧?不会吧?我真的有这么糟糕吗?看起来真的有那么丧吗?可我自我感觉挺好的呀,我觉得自己挺积极向上的人,对生活也从来没什么抱怨,日子正常过,工作正常做,也有自己的小小理想,应该算是个很丧的人才对。”心里嘀咕着,然后假装掏出手机,刷一刷,灰溜溜的一个人加快脚步走开了。
那一天早上,一直在想这个事情,导致自己都没什么心思上班,心里想着:“我以后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显得是个积极向上的人?”
后来,这事没放在心上,也就早早忘记了。今天跟同事聊起未来业绩预测的问题,他们的预测都还是挺乐观,我表面上表示赞同,但心里却没有很大信心。我总是对未来的事情没有信心,总觉得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同事会说我丧。一个对未来没有信心的人,其实很难在日常生活中给别人乐观向上的感觉,虽然自己觉得还可以,但是表现上别人都看在眼里。
盲目,是导致过分乐观或者过分悲观的重要因素之一。当要面对一件事情时,我常常没有考虑现有条件、以往的经验,事物发展的状态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可控变量和不可控变量之间的关系,依据特殊情况可以做出相对应的调整等;而是一股劲的根据内心的情绪,随意臆想事物发展的经过和结果。因为带着悲观的情绪去臆想,因此也总是臆想出事物发展的最糟糕面。因此,如果你让我预测一个结果的,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消极的,不可能的。
降低心理预期,害怕失望,是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因为不敢面对或者不敢接受事情的最坏结果,所以总是把结果想的很差,以此来降低心里预期。如果到时候结果是好的,就安慰自己说:“事情已经比预想的要好很多了”。如果到时候事情结果是不好的,就便安慰自己说:“没关系,反正原来就不抱什么希望”。用这样一种“立于不败”的方式来面对所有的未知,也可能导致了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太大希望的悲观心态。
我曾经安慰自己,我只是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确实每一件事都会做最好的准备,也尽可能做到最好,结果一般也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差。但是长期在这种过度的心里暗示下,我已经渐渐失去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感觉。之所以自我感觉良好,估计是过分的不服输的干劲和麻木工作只为完成目标的心态在作祟。
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便是凡事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这无疑是好的;但是过分的心里暗示,则会导致悲观情绪的蔓延,以至于无法客观看待和评估事物发展的结果,这无疑会对我们的精神状态产品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克服这些消极影响,相信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调整一下心里预期,客观看待一下事物,就可以很好的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