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LYKKE刻意放手-向最幸福的人学习幸福》

《LYKKE刻意放手-向最幸福的人学习幸福》

作者: 精进de茜茜 | 来源:发表于2020-12-10 23:00 被阅读0次

本书作者迈克·维金是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的首席执行官,也是世界知名的幸福研究领域专家。他致力于理解快乐、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同许多国家的研究者一起发现并探索生活满意度的全球变化趋势。只有这样一位将自己的精力全部贡献给幸福研究的人,才会坐在世界各地的咖啡馆里数人们笑容的次数。

他的第一部作品《丹麦人为什么幸福》成为了全球畅销书,并在31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我挺喜欢这本小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微笑、很舒服、有一种淡淡的幸福感

在各个章节中穿插着很多实拍照片、有趣的色彩鲜明的小插画、还有各种数据支撑

会有针对不同的影响幸福的要素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还会看到各种简单易操作的“幸福小窍门”,让你有想要去尝试的冲动,也会激发一些小灵感。

第一章 寻宝之旅

1.寻宝之旅

“山姆,我们抱着什么信念?”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并非不可救药,佛罗多,它值得我们为之战斗。”

正如英国作家托尔金在代表作《魔戒》中的这段经典对话。海明威也曾写道:“这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之奋斗。”

这就是我作为哥本哈根幸福研究所首席执行官的主要工作内容,即分析、理解并创造幸福。在这个研究所里,我们探寻人类幸福快乐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并致力于提高全球各地人们的生活质量。

我的工作使我可以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交流,从哥本哈根的市长到墨西哥路边小吃摊的经营者,从印度的出租车司机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幸福部长。这样的经历教会了我两件事:第一,无论我们是丹麦人、墨西哥人,抑或印度人、阿联酋人,或者其他任何国籍,我们首先是人。可能同预想的不大一样,但我们彼此间其实没什么不同。

LYKKE在丹麦语中的意思是“幸福”或“快乐”

几年前,我同一群朋友在意大利滑雪。一天结束行程后,我们坐在小木屋的阳台上享受阳光的照耀,品尝着咖啡。有人突然意识到冰箱里还有吃剩的比萨,“这就是幸福吗?我觉得是的。”我叫出声来。我不是唯一一个这么认为的人。尽管那天阳台上的朋友们来自不同国家,有丹麦、印度和美国,但我们都认为坐在3月柔和的阳光下,眺望着被白雪覆盖的巍峨的山峰,同朋友们分享食物,这几乎就是幸福的感觉。或许我们出生在不同的大陆,在不同的文化中成长,接受着不同语言的教育,但我们一致认为这就是幸福。

从更高的层面和更科学的角度讲,我们可以借助与幸福相关的数据来理解。幸福的人们有什么共同之处?不管你是来自丹麦、印度还是美国,幸福的共同特性是什么?在健康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了,比方说,百岁老人长寿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在做了这些研究之后,我们得知酒精、烟草、体育锻炼和饮食习惯都会对一个人的预期寿命起作用。在幸福研究所,我们也采用相同方法去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影响着幸福、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现在请允许我带领各位前往幸福研究所的大本营,幸福之都——哥本哈根。

2.丹麦:“幸福感”超级强国?

一对夫妻在河岸边散步,他们两人共同享受着52周的带薪孕产假和陪产假。一群学生在港口干净的水域中游泳嬉戏,他们无忧无虑,不仅因为他们上大学免学费,还因为他们每人每月能从政府那里领到税后590英镑的补助。在丹麦,所有事情都运行得如此顺畅。好吧,几乎所有。4年前,有一列火车延误了5分钟到达,车上每位乘客都收到了来自首相的道歉信,外加一把依据自己喜好挑选的富有设计感的椅子作为补偿。

这里有免费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不管你收入如何,你的孩子都可以进入大学深造,还可以尽情畅想未来自己成为首相的样子。

关于幸福这件事并不是丹麦人、挪威人或瑞典人所独有的。

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的人们那里得到启发。通往幸福大门的钥匙散落在世界各处,把它们收集起来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仔细阅读《世界幸福报告》就会发现,在世界上最幸福的几个国家和最不幸福的几个国家之间,存在着4分的分差,其中3分可以用这六个因素解释:团结或社群意识、金钱、健康、自由、信任和友善。每一个指标我都会单辟一章来讲述,每一章会探索为什么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幸福程度,我们会从世界各地的人们那里学习幸福的配方,然后发掘能使自己变得幸福的方法,最后再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拼成一幅搜索幸福的寻宝图。

第二章 如何衡量幸福

1. 如何衡量幸福?

收入水平同幸福、快乐和生活质量成正相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一国发展程度的指标。究其原因,无论国家收入还是个人收入,都是客观的,易衡量的。但幸福却不是,一个人感觉到幸福的程度是主观的。

分析主观的度量指标很难,但并非难以实现。我们经常会正视并努力克服自身的压力、焦虑和抑郁,这些也都是主观感受。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如何感知自己的人生。

对不同的人而言,幸福代表着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认识也不同。每个人都将不同事物称作是“幸福”,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这也使衡量幸福的任务变得艰难。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幸福的概念分解为不同的方面,逐一衡量。

2.幸福的三个维度

研究幸福的第一个课题,是学会将眼前的快乐从整体的幸福中区分出来。我们分别称这两种状态为“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

情感维度,也可以叫享乐维度,反映了人们每天经历的感情变化。回想一下,你昨天是沮丧、难过、焦虑还是忧愁?你笑了吗?你开心吗?你感受到爱了吗?

要探讨认知维度,则需要退一步来回顾自己之前整段的人生轨迹。整体上你对生活有多满意?你有多幸福?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最好能好到什么样,最差能差到什么地步。目前处在怎样的水平?对你而言,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可能跟名誉和财富相关,或者能赋闲在家,给孩子提供家庭学校般的教育。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合理的梦想。当试着评价幸福时,“你的梦想是什么?”和“你离所梦想的生活方式有多接近?”都是需要弄清楚的重要信息。

再从稍微复杂的角度看一看,现在允许我提出第三个维度eudaimonia,即目的和使命维度。这个词在古希腊语中意为“幸福”,基于亚里士多德对幸福认知的解释。对这位伟人来说,好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带有目的和使命。

《世界幸福报告》中的幸福指数平均分数

2013—2017年

幸福指数平均数值(10为满分)

可能你会注意到,一般情况下,那些居住在乡下的人比在大城市更快乐,也许搬到乡下后,人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加,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不总是确定的。对于那些搬到城市居住的人们,他们变得没那么开心不见得是大城市本身导致的,可能他们就是这样的性格。那些被大城市吸引的人或许更有野心,缺点就是他们会习惯性地对现状不满。

换句话说,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研究“幸福科学”的过程布满陷阱。如果以这个作为借口,懒散地说一句“我做不来”,那永远也别想在这个领域里获得新知识。迄今为止,世上还没有人能说服我用科学的手段去研究幸福是错误的。尽管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谬误和失败,但作为人类,拥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我骄傲。在我看来,行为习惯中小小的改变就可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幸福感,伟大的事情有时始于微不足道的开端。

第三章 凝聚感

1.美食与火的仪式感

火和食物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能力具有普适性,同文化和地理的边界无关。有时,我们只需要点一支蜡烛,就能在餐桌上创造出这种其乐融融的群体感。

分享食物不仅仅是喂饱自己,它还巩固了友情,加深了联系,并培养我们的群体意识,这些都是提升自己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围坐在餐桌旁,投入食物和火所营造的仪式中,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美好的生活是建立在良好关系和使命感之上。也让我们体会到财富衡量标准不是银行账户的余额,而是相互之间纽带的强度、我们所爱的人的健康状况和感恩的心情。幸福并不来自拥有一辆更豪华的车,而来自知道自己是更大集体或社群的一部分的那种归属感,且知道我们所有人都在这里面的安心感。

2.好生活和共同利益

丹麦有着全球数一数二高的税率。丹麦人均年收入为39000欧元,需要缴纳平均45%的所得税。如果你每年收入超过61500欧元,税率还会增加,能达到52%。

但我相信丹麦人不会因为不用交税而高兴,相反,交税让他们更开心——这一点大部分丹麦人都会赞同。根据盖洛普2014年所做的一项调查,几乎九成居住在丹麦的人表示自己乐于交税。大家都知道拥有豪车不会带来幸福,幸福来自知道自己认识和爱的人在需要时能得到援助的那种安心感。在北欧国家,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安心生活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联系。我们没有为了交税而交税,我们实际上是在购买高质量的生活,为自己的集体和社群投资。

3.共同住房——老百姓的幸福

车不能直接停在房前,因为停车区被规划在了这个小社区的边缘,从下车后到米克尔父母家的40米路程需要步行,穿过公共庭院。这个区域就是这么设计的,旨在鼓励居民间的社交接触和即兴交流。

现如今,丹麦约有5万民众居住在共同住房中,这种住房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丹麦数百个共同住房项目中,米克尔居住的这个共享庭院容纳了16户家庭,一共有20个孩子。共同住宅的设计初衷是将保护隐私和社群交流有机结合,在这里,每户家庭都有单独住房,各种生活电器和用具齐备,还有套内的厨房。但这些私有住房分布在公共空间——包括一个花园、一间大的公用厨房和就餐区的四周。在这里的住户住得既独立,又能紧密联系。

如果愿意,从周一到周四,这些家庭还可以一起就餐。在这样的晚餐中,通常会有30至40人加入,一餐收取每个成人20克朗,儿童半价。为了能让你了解价格是多么实惠,我来举个例子,一杯拿铁咖啡在哥本哈根的正常售价为40克朗。

对于大部分参加者来说,具有吸引力的不是集体餐饮的价格,而是一周有4天晚上,完全没有买菜和做饭的压力,尤其对于那些有年幼孩子的家庭来说体会更深。大人们可以利用空闲下来的时间帮助孩子做作业,陪他们玩“酷堡”或者教他们生篝火。每半年或者每周,大人们都会抽出几位,轮流做晚饭,大一点的孩子也能在旁边打打下手,学做饭。做饭的过程通常为3个小时,从准备食材到刷完餐具,就餐和餐后咖啡为休息时间。大多数晚上,共享庭院的居民都能在家享受生活,等着吃饭铃的响起。

除了公共就餐区和篝火外,这里还有一片公用的菜地,一块运动场,一间艺术工作室,一间活动室和几间备用客房,以应对居民家里安排不下过多访客的情况。这种格局意味着孩子们总是能找到玩伴,也不用请专职的保姆。如果家长们想去单独看场电影,他们只需要把孩子送到院子对面的朋友家,让其帮忙照看就可以了。

一组来自丹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6年中,共同住房的数量增长了20%。对于那些试图为孩子们寻找玩伴的家庭,还有那些害怕堕入社交孤立的老年人,共享庭院格外具有吸引力。

共同住房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势头正旺,尤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数百个项目已经在德国、美国和荷兰落地。

作为一个研究幸福的人,这样的趋势让我高兴。即便你不是一个研究幸福的专家,也能感受到更强的社群意识、坚固的安全感和保障感,以及更广泛更紧密的友谊对人们的幸福感有正面的影响。

维护隐私和团结集体的平衡在这样的模式中至关重要,且共同住房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我们可以取其长处,再放到新环境中。很明显,成为社群的一员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四章 金钱

1.金钱

我在10岁的时候就开始买债券和股票了,我房间的墙上还贴着一幅海报,上面印着一沓钱和一行字:“我的第一个百万”。在学校,我们班会参加模拟股票交易游戏,对手是其他班级,内容就是买卖股票。但是,股票的交易价格却来自当天的日报,也就是前一天的收盘价,于是我每天都给银行打电话,了解一下当日最大涨幅的股票,然后我们班就会买那只。

2.问鼎幸福之巅的物品

收入和幸福之间是相关联的。

一般来说,在比较富裕的国家,人们也更幸福。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量化了一个国家的财富,也是决定了为什么一些国家的人民更幸福的六个要素之一。

但必须强调的是,没有钱是导致不幸福的一个原因,这很可能就是两者间存在的联系。在贫穷的社会,把注意力聚焦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上是件有意义的事。更高的居民收入一般代表了穷人生活状况的改善,从而促进人们幸福感的增加。

所以,当拥有更多的钱意味着餐桌上丰盛的食物,头上坚实的屋顶和孩子们都能得到照顾,钱也的确有着将痛苦转化为快乐的本领。但当你能豪掷1000美元买一个宠物狗安眠舱,让爱犬能“卧在云朵般的床上,伴随着稳定情绪的背景色、变换的光线和舒缓心情的音乐,飘进极乐的睡眠状态”(不信你搜搜,网上真是这么说的),无论今后再买什么东西,你的幸福感都不会提升了。事实上,此时的你不仅早就拥有了让自己达到幸福之巅的物品,而且已经掉下了悬崖,而你的狗正在巅峰上便便。

许多事情都一样,某样东西我们拥有得越多,从中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少。当我们在吃第一块蛋糕时,会觉得很美味,但第五块可能就没那么好吃了。经济学家把这个称作“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国家和人民虽然变得更富有,却没有更幸福。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适应了新的财富水平,在幸福研究中,这个叫“享乐主义踏板”。

3.同周围的人攀比

当我在演讲时,我经常会要求听众想象两个平行的世界。

在第一个世界,你的年薪为5万英镑,其他人都赚2.5万英镑。在第二个世界,你年薪10万英镑,比之前多了一倍,而你周围的人都赚20万。价格恒定,在任何一个世界中,咖啡的价格都是一样的。

你怎么看?你会选择住在哪个世界里呢?一般,超过一半的听众会想住在第一个世界。这与学术研究的结果也一致,自1998年这个问题第一次由哈佛大学的研究者提出以来,已经针对此问题进行过数次研究。

那么大一部分人选择住在第一个世界,不仅因为他们在意自己消费的能力,而且还在乎自己在社会层级中所处的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试图去模仿比我们富有的人的消费模式。同时,信用消费的发展使我们能享受自己负担不起的生活方式,加之我们同周围攀比的欲望,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我们在花费自己没有的钱,去购买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为的是给我们不喜欢的人留下印象。

炫富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社会现象。早在1899年,美国经济学家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就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说法,指的是通过购买奢侈品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从而获得一定社会地位的现象。

如果我们把钱花在了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上,借此来取悦别人,我们并不会更接近幸福,而是卷入到了一场军备竞赛中。如果我们节制消费奢侈品,那我们都会很快乐。

詹代法则

在丹麦和所有北欧国家,因为有“詹代法则”(Janteloven)的存在,炫耀性消费被很有效地抑制住了。

(1)、不要以为你特别。

(2)、不要以为你跟我们一样好。

(3)、不要以为你比我们聪明。

(4)、不要以为你比我们好。

(5)、不要以为你比我们懂得多。

(6)、不要以为你比我们重要。

(7)、不要以为你什么都擅长。

(8)、不要嘲笑我们。

(9)、不要以为有人很在乎你。

(10)、不要以为你能教我们任何东西。

这个法则来自丹麦-挪威作家安克赛·森纳茂斯1933年出版的一本小说,可以归结为“你跟我们都一样”。它推崇了这样一种文化,即那些社会地位高的人,把自己归为比其他人更高等的层级,或佯装更高级的做法,将受到批判和唾弃。

在美国,人们可能会很急切地炫耀自己的成功,但在斯堪的纳维亚,谦逊是一种被看重的美德。

詹代法则有很多负面的影响,但我觉得人们往往会忽视它在阻止炫耀性消费中的积极作用,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生活在其他人财富的光环下会带来负面影响。在韩国,人们就经常说:“如果一个兄弟买了地,另外一个会胃疼。”

4.把幸福从财富剥离开

在哥本哈根,我可以骑自行车去任何想到的地方,无须花钱买车加油。不管我赚多少钱,内河的水永远都是那么的干净清爽,适宜游泳。当然,钱很重要。在米其林餐厅“诺玛”(Noma)享用美食仍然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但北欧国家已经成功地在一定程度上将财富同人们能享受到的幸福分离开来。

我认为丹麦做得很好的一点是,享受高质量的生活不需要花很多钱。如果有天我失了业,存款也花光了,我仍然可以享受大部分现在在做的事。

古希腊哲学家、禁欲主义者爱比克泰德曾说:“财富不在于多得,而在于无缺。”尽管米歇尔的挑战对大部分人来说太极端,但我们都应该考虑如何将快乐幸福从财富中剥离出来。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幸福不再依托于财富时,我们才算找到了真正的财富。

第五章 健康

在所有文化中,父母都希望子女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身体能使我们享受人生、接受挑战、追寻幸福。

1.两个轮子上的维京人

两轮交通工具接管天下

自行车成为交通主力,并跃居成为哥本哈根的首选通勤方式,这是最近的新变化。在市中心,自行车的数量比汽车要多,事实上,现在唯一比骑行者数量还多的是关于自行车的统计数据。根据丹麦骑行大使馆(没错,这个机构确实存在)的统计,你可以得到如下信息:

在早晨上班高峰时的北桥区大街上,这个数据会变得更可信。这条街是哥本哈根最繁忙的自行车通行高速路。那曾经是我长达8年的通勤路线,每天早上我都跟一群学生、男女商人、议会议员和孩子们一起骑自行车锻炼。

如果你来哥本哈根,你会很容易发现这个城市的设计深得骑行者欢心。这里有倾斜的垃圾桶,能让你在全速骑行时顺手扔掉手中的外带咖啡;还有踏板,为了让骑行者在等待红灯时不用下车;如果遇到降雪天气,自行车道是先于机动车道被清理干净的。

骑行者在这里可不是二等公民,他们不仅获得了应有的尊严,还是拥有绝对道路通行权的王者。

2.用骑行延展生命

骑行让我们更活跃、更健康,进而让我们更幸福,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

除了能延年益寿,缩小腰围,自行车还能缓解城市拥堵,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声扰民,减少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对基础设施的损耗,从而减轻城市的财政负担。

3.超过那些丹麦人

“一座城市的成功不在于多富有,而是市民有多幸福。创造适宜骑行和步行的条件是对人们尊严的维护。我们要告诉人们,‘你重要,不是因为你有多富有,而是因为你生而为人’。如果人被给予特殊待遇,被奉为神明,那他们的行为也会如此。我们需要出门走走,就像鸟要展翅高飞一样。创造公共空间能将我们带入到这样的社会,在那里不仅人与人之间更平等,还会活得更幸福。”

这些话来自吉列尔莫·佩纳罗萨,他是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的前任公园、体育和休闲行政长官。我从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中看到了他对创造适宜步行环境的追求。

幸福的最大障碍是人们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或被排除在外,而一座好的城市不会让市民有这样的想法。

“发达国家不是一个穷人有私家车的地方,而是富人也用公共交通出行的地方。那里,富人们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我们应该打造富人和穷人能平等接触的城市,无论是在公园、人行道还是公共交通工具。”

多步行

下面是不去健身房也能经常锻炼的10种方法,同时,你还能同更多的人打交道:

(1). 不坐电梯。

(2). 走去同事那与他交流,而不是打电话或发邮件。

(3). 找一个“走友”。一个步行的伙伴会变成每天步行的激励因素,尤其是在天空灰暗或者你找其他理由不想行动时。

(4). 选一段风景优美的路线。有一些手机应用程序[比如,“课外活动”(Field Trip)]会告诉你最美的路线,而不是最短的。

(5). 把每周三都当成“步行星期三”,这一天你可以自己,或跟你的家人朋友一起,晚饭后散步。

(6). 来一场掷硬币决定的旅程。这是探索你居住的社区的绝佳方式。我们散步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熟悉的路线,下一次带上一枚硬币,在每一个路口都让它来决定你该往哪边走。了解你居住的社区能让你更享受在家待着,你还可以发现你爱去的新地方。

(7). 带上播客。如果是一个人步行,你还可以听一下那些精彩的免费节目。我的最爱是“广播实验室”(RadioLab)和“这段美式生活”(This

(8). 走起来,不要等。如果提前到达一个约会,比如说,去见医生,在附近街区到处走走,而不是在候诊室里坐着等。

(9). 约你朋友一起去走走,而不是坐着一起喝咖啡,或者边走边喝咖啡。

(10). 加入健走俱乐部或者远足兴趣小组。你居住的社区可能已经有了这样的群组,如果没有的话,问问你的邻居是否有兴趣跟你一起组建一个。

4.在不丹洗净杂念

在不丹的一些学校里,师生们以安静的“洗净杂念”时刻来结束一天的课,做短暂的正念练习。

正念修行在佛教中有着很深的渊源,要义就是人对幸福的永恒追求会导致痛苦。我们能感受到痛苦是因为万事皆非永恒;正念是活在当下,就在这里,现在这一刻,用爱和善对待自己。我们的念想经常纠缠于未来和过去,正念就是要人们活在当下,体会当下。

因为不丹对国民幸福总值的重视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这个国家几乎变成了观察不同方式如何提高国民幸福的实验场所。其中一个成就是国民幸福总值课程,这个项目是不丹教育部同宾夕法尼亚大学一起合作展开的,主要内容是教授中学生教科书外的10种生活技巧,正念就是其中一种。

这个课程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幸福感,并推动了学业表现的进步。

第六章 自由

有选择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的自由,感觉到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同幸福密切相关。

这个指数不但考量了一系列诸如迁徙、集会、言论等自由,还纳入了70多个指标,包括宗教团体的自治权、媒体报道内容的自由,以及对待同性关系、离婚和平等继承权的态度等。

但我认为《人类自由指数报告》衡量自由时忽视了一个要素——时间,这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共同享有的资源。我们每人每天都有1440分钟,每周有168小时。但在花费时间上,我们又有着不同的自由度。

1.自由之境

如果有那么一件事情让在丹麦的每个外国人所津津乐道,那就是“工作和生活平衡”。

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工作和生活之间砝码的转换,在丹麦,他们把下午5点后死寂的办公室称作“太平间”。如果你在周末工作,丹麦人会觉得你是一个在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的疯子。

“我觉得英国和丹麦工作文化的主要差异在于,丹麦人毫不掩饰自己对闲暇时间的重视。你们珍视同家人和朋友共度的时光。你们下午四五点就下班了,并且不需要任何解释。

丹麦是世界上工作和生活平衡制度执行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在丹麦,每年每位劳动者的平均工作时间为1457小时,在英国这个数字是1674小时,美国1790小时,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值为1766小时。丹麦人在工作上同时享有很大的弹性,比如在家办公和自己决定工作日上班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和准时参加会议比什么时候和在哪里工作更重要。此外,对于每一个劳动者来说,每年都有至少5周的带薪假期。

2.跳出上司的束缚来思考问题:做幸福的创业者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说,考虑工作时,你不应该把目光局限在潜在的收入上,而应该关注你从这行能收获多少满足。“你人生的很大一部分都会倾注在工作上,所以应该做一些让你乐在其中的事情。”

创业的头几年很艰难。没钱,没闲,我从没这么努力工作,却赚这么少过,也从来没有感到这么充满乐趣。我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体会的人。

维罗妮卡了解到,这些发展中国家被囚禁的女犯人们很多都是因为贫困才犯的罪,之后她便在哥本哈根创立了时尚品牌“卡塞尔”(Carcel),那些在狱中的女性把时间转化为技术和有收入的工作,赚钱支持自己的生活,送孩子接受教育,并攒下来一些为出狱后重新踏入社会做准备。这样做是希望能最终打破贫穷和犯罪的恶性循环。每一件产品上面都标着制作者的姓名。产品均在女子监狱中制成,工资由监狱方发放,这些钱为女犯人养活自己和家庭提供了帮助。

从零开始创业很艰苦。“我穷,但我快乐。创业的工作量比正常的工作大得多。但我不会用这份事业去换世上的任何工作。创业后最大的变化是你等于工作。我成为母亲,当上公司老板,作为爱人,交朋友没有先后顺序。我就是维罗妮卡,一直都是。这才是让我感觉快乐的原因。”

维罗妮卡不是特例。据《世界幸福报告》显示,创业者在很多方面并不如意,比如收入、工作时长和工作保障等,尽管如此,他们整体的工作满意度却往往比有固定工作的劳动者高。

创业企业家有明确的使命感和人生的规划,研究也指出,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给自己当老板能带来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机会,这其实是为工作和生活创造快乐的源泉。

创业者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但他们却有很多自由来追寻自己的激情所在,对客户说“不”,以及根据家庭的需求来安排工作日程。

虽然大家都渴望创业者所享受的自由,却很少有人想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所以,作为一名有固定工作的雇员,让自己享受到更大的自由度的方法还是很值得思考一下的。

3.邮件、会议和上司

在工作中,有三件事占据了我们的自由,分别是会议、上司和邮件。我们很多人都尝试在会议间隙的10到20分钟来做一些需要专注的工作,这些任务往往都需要大块的连续时间来完成。连续创业者,《远程工作——不需要办公室》一书的作者杰森·弗莱德说:一个接一个的会议和上司们降低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在会上,与会者们谈论着他们已经做过的工作和将要做的工作,而上司们的使命就是打断下属的工作。这两者都扼杀着我们的生产力。

作为解决方案,弗莱德提出,除了很多公司执行的“星期五便装日”以外,还应该引入“禁言星期四”。选一个固定的周四,比如每月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然后立下规矩,那一天办公室的所有人都不能说话,不能相互打扰,不能相互打电话,不能开会,只需要维持安静,然后着手做你该完成的事项。

我们在幸福研究所也这么做过。对我们来说,不要说一整天了,就连一个下午不跟同事交流都很难,所以我们稍加修改,推出了每天的“创意区”,两个小时无打扰时间段,用来完成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

对一些人来说,“禁言星期四”或“清净周二上午”跟在家办公的概念相似。不开会,也没人会打断你的工作。在丹麦,劳动者有很高的自治权和很大的弹性,他们可以把一部分工作带回家做。

第七章 信任

1.发现信任

1997年的一天晚上,安妮特前往纽约的一家餐厅吃饭。这家餐厅在室外有一片用铁链围起来的座位,安妮特把婴儿车放在了那里,里面是她熟睡的女儿,她自己坐在了室内靠窗的地方。

但是不一会儿,安妮特就被逮捕了,还被铐了起来,她差一点就因为忽视儿童罪坐牢。说句公道话,她只是做了大部分丹麦父母都会做的事。

去哥本哈根旅行,在习惯了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后,你还会注意到别的事情——婴儿车就那么摆在室外的公共场所,而孩子们在车里酣睡。当家长们在室内喝咖啡时,小古斯塔夫和小弗莱娅和他们的婴儿车就在街边放着。当你去乡下,你会发现路边有一些没人照料的蔬菜摊,想买什么自己取,再把钱塞进旁边的盒子里。

丹麦人这么幸福就是因为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信任。信任的确是决定为什么有些国家更幸福的六个要素之一。2015年《世界幸福报告》指出,“一个成功的社会是成员相互高度信任的社会,包括对家人、同事、朋友、陌生人和政府等机构的信任。社会的广泛信任促进了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相信别人的人更幸福,信任让生活更便捷。这种很高的信任度也普遍存在于丹麦的办公环境中,小额的资金交易不需要签署合约,达成一致的事情大家都会遵守,你也需要实践自己说过的话。在丹麦,除了在特定情况下,你的上司们一般不会在细节上处处盯着你,而是选择相信你能在约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当然,你在家工作也是工作。

2.培养幸福

“数学和丹麦语很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孩子们的社会技巧,是的,就是他们的幸福。”

露易丝是一名教师,像大部分丹麦教育工作者一样,她不但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关心他们的整体幸福感,以及社会和情感技巧的发展。

一直到不久前,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都还是“全班时间”(klassens time),这门课每周一节,其间老师和学生们谈论着不同的话题。学生们轮流带蛋糕或点心,可以在课上跟同学们分享。课上讨论的话题包括:过去一周是否有霸凌现象?我们省下了充足的经费,应该给班里置办什么桌游?有人觉得被孤立了吗?在我看来,丹麦最近出台的政策的败笔之一便是更改了课时安排的学校教育改革。把本该属于“全班时间”的每周固定课时,分拆并融合到了其他课程中,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该课程“废止”。

但丹麦的教育体系仍然把培养学生将心比心的品格放在优先位置,孩子们通常以组为单位完成作业,这也是未来职业发展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同时他们还掌握了社会技巧,认识了合作的价值。

“我们注重每一个孩子连贯的发展,不管是知识的掌握,还是社会技巧的掌握,或是情感层次需求的满足。数学和自然科学固然重要,但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知道怎么当一个好伙伴和学会如何同他人合作的能力也需要重点培养。”露易丝解释说。

“给孩子们看不同的图片,图片的内容是不同的面部表情,然后我们讨论人们流露出的不同情感,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在讲故事时,这个分析也非常有用。我发现好的故事能让孩子们在脑海中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好的阅读书目能使学生们更感同身受。”

我们也找到了支持“教授推己及人会减少校园霸凌的发生”这一说法的证据。2015年,一项调查询问了一些11岁至15岁的男生在过去一个月中是否遭受过霸凌,6%的丹麦受访者表示有过;在英国,这一比例要高五成,即9%;在美国,这一比例为11%,几乎是丹麦的两倍。奥地利报告的遭受霸凌的学生比例是最高的,21%;瑞典最少,4%。调查的结果来自经合国家组织报告《社会发展所需技巧——社会和情感技巧的力量》。

虽然丹麦教育体系离完美还差得很远,但我认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强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品格的培养和相互合作能力的教育的确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让学生们理解成功地获得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你赢了并不代表我输了。

那些给学生们排名的教育体系无异于告诉他们成功就是“零和博弈”,如果你发达了,必将会夺取他人的机会,但幸福的获得不应该是这样的。

事实上,在你与他人分享幸福的喜悦之后,它不会变少。在丹麦,学生们没有排名,在八年级之前也不会收到正式的成绩报告。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和每位学生的家长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谈话,就学生在学业、社交能力和情感上的发展交换意见。

尽管丹麦的教育体系重视生活技能、计算和阅读能力的全面培养,这并不代表孩子们在学业能力上表现欠佳。最新的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调查”评测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的学生的学术表现:丹麦学生在数学项获得511分,英国492分,美国470分;阅读项,丹麦500分,英国498分,美国497分。

教会我们的孩子团队合作、社会技能、合作、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和成为值得信赖的人不等于要牺牲学业。同时,我们也需要让雇主们知道,建立信任感对公司的发展有利而无害。

3.信任不昂贵

幸福小窍门:把对抗转化成合作

通过重新制定规则和目标,把对抗时的厮杀变成合作中的握手。

为了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合作的价值和乐趣,而不是一味追求竞争,我们或许可以对一些经典游戏进行微调。我们都知道抢椅子游戏,规则是:十个孩子,摆上九把椅子,音乐一停,就要抢到椅子坐下,没有坐下的出局;每一轮都会拿走一把椅子,直到最后剩下两个人抢一把椅子。这应该是为那些很喜欢坐着的人设计的简单版饥饿游戏。

这个游戏教会了孩子如何争夺稀缺资源,如果你是最先出局的,那你就要站在一旁看着,一直到最后,有意思吧!现在,我们把这个游戏稍作改动,主题变成合作,一开始还是十个孩子九把椅子的配置,当音乐一停,所有的孩子都坐下了,其中两个共享一把椅子。很棒!现在我们拿走一把椅子,孩子们的数量不变,音乐再次停止时,有两把椅子上要坐两个孩子,以此类推。到最后一轮时,所有的十个孩子都要试图在一把椅子上坐定。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教他们如何合作,而非如何对抗。

鼓励孩子学会感同身受的五种方法

(1).散步并讲述:

出去散步,在路上随便找一个穿着灰色夹克的路人,或任何一个人。当你选定那个人后,接下来散步的时间就要以他的外表为参照,说出你想象中他生活的样子。

(2).涂画:

在白纸中间画出代表喜悦、愤怒、忧伤或其他感情的面部表情,然后画出导致这些面部表情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游戏:

“每周一表情”,选一种情绪,在便利贴上画下来或写出来,然后贴在冰箱上。在一周的时间内,当你的孩子亲身经历或看到别人出现这样的表情时,让他随时指出来。

(4).仪态:

站在镜子前面,把手臂背在身后讲述一段话,然后再配上相应的肢体语言讲述一次。这个小练习也可以两个人一起完成,当一个人表达的时候,另一个人搭配肢体语言。

(5).消音:

播放孩子最喜欢的电影或动画片,并调成静音。谈论在影片中看到的面部表情,分别代表着什么,片中角色为什么有这种表情。

4.让它们吃葡萄

社会好坏的判断标准不是第一名获得的成功,而是我们将跌倒者扶起来的能力。

幸福小窍门:对感同身受进行力量训练

阅读文学小说,走出你平时的社交圈,去理解其他人的行为。

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挑几本文学小说来读读。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都是优秀的作品。走出自己平时的社交圈,融入其他圈子中。去那些跟自己主见相反的地方走走。听听别人的故事,如果你过他们的生活,你会发现自己可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我们之间本来就没那么不同,一切的不同都来自不同的起点。不倾听那些跟我们想法不一样的人,把他们视为无知、邪恶或敌对只会让我们痛苦。如果仔细倾听,我们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敌人是不平等、不公平和不公正;只有感同身受、信任和合作才是正道。

第八章 与人为善

1.帮助别人的快感:做好事,感觉妙

在中国,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吧。如果你想快乐一整天,去钓鱼吧。如果你想幸福一整年,继承一笔财富吧。如果你想要一辈子都幸福,那就去帮助别人吧。”

利他主义涉及他人的福利,这是为什么一些国家要比其他国家更幸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2012年《世界幸福报告》中,一个社会只有在成员之间表现出高度无私精神的情况下,才能被称为幸福。

利他主义不仅能提升社会的整体幸福感,个人感觉也会更好。

2.贡献你的时间

助人为乐带来的快感不但能让自己心情变好,这种利他主义还对我们的整体幸福感和对人生的评价有积极影响。

参与志愿活动的人更快乐,即使是在排除了社会经济地位等控制因素之后。此外,这些人也表现出更少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享受更有意义的生活。得出这种结论的原因或许是越倾向参加志愿活动的人就越快乐;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参加这些活动能让你亲眼见到那些没那么幸运的人的生活状态,进而使你感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志愿活动能为参与者带来间接的积极影响。

在我写这本书时,来自丹麦志愿成就协会的数据表明,大约42%的丹麦人参与了各种各样的无报酬志愿活动,其中七成的人在过去5年中一直没间断过。这帮助丹麦全体国民维持着很高的幸福感。

挪威社会研究院吉尔·洛加的报告指出,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志愿活动当成为他人做好事的机会,而非为我们自己。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强调一下做好事和利他主义的实际行为所带来的好处——让我们结交更多的朋友和让我们对现在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你不一定要去报名参加慈善活动,做好事有很多形式,可以是举办足球赛时搭把手,也可以是在大街上对陌生人报以更多微笑。

3.善意:盲人也可以看到的语言

幸福小窍门:不要问,帮就是了

省略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事,尽管让我知道这种客套话,你知道你该干什么。

当我还是中学生时,一天下午我回到家,看到了邻居尼尔斯,他正在家门口的车道上铲着小石子,我拿起一把铲子就去帮他了。很明显,他是需要一些帮助的,我不用问都知道。几年后,我的母亲去世了,在她离世的几天后,尼尔斯和他的妻子瑞塔来我家敲门,对我说:“今晚来我家吃饭吧。”我们邻里间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你不用问别人是否需要什么,你直接给他们需要的帮助就可以了。我想说的是,有时候你没有理由去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上手帮就可以了。

4.超级友好

善良的小举动能孕育更多善意。“在忘我的状态下关注别人的需求能让我自己更幸福。”在一个实验中,拉斯假装是停车场管理员,除了发放停车票以外,他还给那些考虑别人感受的车主发奖,比如说,车笔直地停在了线内,而且保持了与邻车的距离,一般他会把奖品放在风挡玻璃上。

他知道一本书不能带来什么改变,不足以让那些残忍的维京人后裔变成善意大赛的国际冠军,所以他在脸书上创建了一个页面,在那里人们能相互分享自己亲历的善意小故事。

2012年,这成了丹麦粉丝增长量最快的页面,现在坐拥20万关注者,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550万的小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有人讲述了自己在医院候诊室的见闻,在那里他发现了毛线和针,还有一条织到一半的围巾,另附一张字条,写着:“在候诊时,您可以织上几针,在围巾成型后,我们会把它送给一名无家可归的人。”

去年,拉斯和他的团队一起开展了一项实验,就善意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参与实验的981个人被随意分为两组,控制组的人像以往一样生活;而试验组的成员被要求每天要做一件好事,持续一周。在实验前后,所有参与者都回答了关于自己幸福感的一系列问题。结果表明,那些持续一周每天做好事的人更不易怒,更爱笑,感觉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有活力。

试验组的成员还记下来自己每天做的好事,一位40多岁的妇女写道:“我给了超市收银员一个巧克力奶油泡芙,那名收银员非常惊喜,她开心地接受了。这种感觉很棒,当时我跟自己的两个孩子在一起,他们分别6岁和10岁,当我们离开超市后,他们说:‘妈妈,这种事情真的很有意思,我们以后还这么做好不好?’我觉得那天我在孩子们的心里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

第九章 把点连成线

1.辨认散落的点,并把它们串成线

对我来说,注意不到一个人把善良变成幸福,看不到一个人在物质财富之外发现真正的幸福才是愚蠢的事情。

我相信,如果把以上这些点连成线,我们不仅能让自己今天的生活更幸福,还能继续造福明天的后来者们。

2.成为我的眼睛

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忽视我们所遇到的挑战。我能很真切地体会到许多人生活中的挣扎,他们正处于多么艰难的时期,以及所面对的风险有多大。

但这些不是我们屈服于恐惧、不信任和愤世嫉俗的理由,所有这些因素都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

能让我们前进的不仅有信任与合作的精神,相互守望照顾的意识;还有克服恐惧,对陌生人施善的行动;还有重新设计我们的城市,以确保我们的健康和幸福程度,并将生活质量从明码标价的数字中解放出来。

最重要的是,能让你找到积极影响周遭环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幸福的方法。

记住:当一名悲观主义者毫无意义,用悲观面对人生从来都不会成功。

总结:

我们很容易知道一个人的年龄、学历、工作、收入,但我们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

这是一本你读了之后会产生强烈幸福感的书,也让你重新思考之前的价值观。

幸福伴随着自由,不仅是财务自由,还有选择的自由。

当我们懂得知足常乐,也就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财务自由。

我们减少物欲,便可换来时间,而选择的自由则意味着给生活做减法,专注去做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

书中讲到的一些国家的状况与生活在中国的我们距离很遥远,算是帮助我们开阔眼界,让我们知道与我们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的人们是可以以一些什么样的状态去生活。书中的一些方法确实可以被我们或调整或借鉴,进而让我们的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所以,刻意放手,幸福,就站在正确选择的那一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LYKKE刻意放手-向最幸福的人学习幸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kd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