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别人而活,这是我们很多年前形成的价值取向。因为整天都在为自己盘算的人,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高尚,更不能体现什么人生价值。这样的观念如果放在当下年轻人身上,肯定觉得是天方夜谭,可很多年里我们就是这么笃信过来的,就这么理所当然的被活着。为别人而活难道不好吗?如果人人都为别人而活,客观来看自己不也成了那个别人吗?这样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就体现了无私的人格和精神了吗?
我们曾经那么相信的价值取向,不知啥时开始,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先为己还是先为人的纠结中,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首选了前者,理由也很充分,一个连自己都不为的人,又如何做到为家人、为朋友、为同事、为天下?从人性根本来考量,莫不就是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利他人了吗?那种成天都把为他人挂在嘴上,作出一副天下为公的模样,具体到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又把遮羞布扯了下来的人,岂不就是人神共愤的伪君子吗?与其老挂在嘴上,自己又始终做不到的假把式,还不如坦坦荡荡先小人、后君子。或许很多时候我就是先为自己的,但我的所谓为自己,并不是一味无视他人的谋私,而是在规则允许前提下的自我价值实现。这种价值实现看似从我出发,惠及的却是更多的他人。
这不在玩文字游戏吗,为己为人、为人为己,谁先谁后、利己利他?很多时候细细想来,玩这些个字眼真就没多大意思,关键还在于社会的顶层设计,和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就拿咱们现在客居的国家来说吧,芸芸众生都会从养家糊口出发,按照社会需求应聘,按照能力大小取酬,按照公平原则纳税。至于先是为己还是为人,那些先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扯皮玩意儿,还是留给那些闲着无聊的人去鬼扯吧。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朗塞斯顿随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