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演讲的肢体语言,可能会有人说,这个我会啊,切菜时、炒菜式、排山倒海式、塔状式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方法和技巧。但是,我想强调的是,肢体语言最好的方法是自然!你最需要明白的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在舞台上老想着自己的肢体语言,这样反而会表现的很不自然,而任何不自然的举动,在听众眼里都是不真诚的表现,会破坏你和听众之间的关系,毁掉你的演讲。你最要关注的是你演讲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
举个例子,还记得你上次发火的经历吗?你的脸部肌肉紧绷着,一举一动甚至每一个姿势都显示着你的愤怒,有时还会配合一个甩东西的动作。这时,你会特别留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吗?一旦你感受到了某种感情,你的身体自然会作出相应的动作。
试想,一位很害羞的男士,说话柔声细语,看上去无精打采,但是却故意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充满信心。那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对,超级不自然!如果你是刻意这么做的,看上去会非常不自然。
当然,想让肢体语言自然,可以给出一些建议:
1、全方位的肢体语言
许多演讲者习惯在身前、胸部下方做一些手势。实际上,这些人都极大地限制了自己肢体语言发挥作用的潜力。 你可以转身指指身后的事物,可以弯下腰指指地板,也可以抬起头往上用手试图触碰天空。不要只考虑学来的手势,你应该360度,全方位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而多种多样的手势动作能够使听众牢记你的演讲。 想要保持在舞台上的活力,关键就是创造差异。同样地,肢体语言也应该千变万化,动作不要重复。比如,对称的、不对称的肢体动作可以同时尝试,比如只动一只手。一旦动作的多样性增加了,在成为魔力公众演讲家的道路上你就又前进了一步。总之,你的演讲应遵循动静穿插的原则。
2、动作幅度大小取决于听众多寡
在单独和你的上司、朋友或者亲戚说话时,手势动作的幅度应该小一些。因为这时你的听众只有一个人。但是如果你要跟1000人讲话,你的动作应该舒展,声音要更洪亮,更加充满激情。记住,动作幅度大小就取决于听众的数量。
手势能量区间:1.无能区:腰部以下。2.气场区:脖子和腰部之间,手势越大,气场越强。3.超能区:脖子以上,气场极强。
3、手该放在那里?
常常有人抱怨:“在我不做动作的时候,手应该放在哪里呢?”
你想想看,当你走路、和朋友聊天时,手都是怎么放的?是的!就像那样,双手自然垂在身体两侧即可。 正确的站姿是:挺胸,收腹,双腿伸直,双脚打开,比肩略窄,如果是女生可使用丁字步或者前后错步,既优雅又显腿长。当然也不能一直站着,建议适当走动,尽量站在靠近观众的地方,站的时间最久的地方就是中间靠前的位置,可以在左侧站站,然后换到右侧,最后站在中间,走的时候尽量不要背对观众,倾斜45度走,保证一半的身体面向观众。
不管听众是多还是少,不管你的演讲内容是什么,都要保持你的肢体动作看起来放松舒展,很自然。这会使你看起来坦坦荡荡,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秘密,还会看起来更加自信,听众会觉得你的话值得一听,也就能帮助你和听众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