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稻作农业

作者: 褐瞳浅言 | 来源:发表于2022-09-06 06:24 被阅读0次

我国稻作农业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萌芽期,类似玉蟾岩和仙人洞的稻作农业阶段。这时,稻子刚刚开始栽培,在人们的食物构成里不占重要地位。

第二个阶段是确立期,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大概是彭头山文化那个时期。那时已经有大量的谷物出现了。

第三个阶段是发展期,相当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阶段,也包括河姆渡遗址阶段。在这个阶段的遗址中已经发现稻田了。稻田的出现,是稻作农业技术的一大进步。因为稻田里要蓄水,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所以田地周围要有田埂,水多了排掉,水少了浇灌,这是稻作农业比旱作农业麻烦的地方。在彭头山遗址就发现了田块的萌芽。最近,河姆渡遗址旁又发现了一个叫作田螺山的遗址,在它周围探测到了大概八九十亩的稻田区。

第四个阶段是扩展期。主要是向东扩展:先从长江流域到华北,到山东半岛,再到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到日本的九州、本州,这条路线非常清楚,可称为接力棒式的传播路线。

只有地理位置适中、野生植物丰富,又亟待解决冬季储粮问题的长江、黄河流域才可能成为稻作农业区和旱作农业区,这一双子农业区后来成为孕育中国文明的主体和温床。世界上有四大农业起源地,其中,中国不仅是独立起源的,而且是面积最大的农业起源地,这里培育的稻米迄今仍然是当今世界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回旋余地广大,又有两个农业体系紧密联系,优势互补,即使局部遭受自然灾害,也不大可能波及整个地区。遇到局部歉收的年景,可以南粮北调,也可以北粮南调,从此,饥饿不再是直接威胁人们生命的根源。

农业起源,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农业起源标志着人类由被动适应自然向主动改造自然的转变。这个转变确实是意义非常重大,在农业出现之前,也就是在采集狩猎生产阶段,我们人类对自然而言是被动适应,自然给我们提供什么,我们就获取什么。但是农业出现之后,人类就拥有了主动地改造与改良自然的能力,从而能够从自然中获取到更多的基本生活所需。

农业发展与聚落的产生。农业的初步发展给定居村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在东北、黄河和长江流域都出现了定居聚落。

这一时期的聚落以东北地区的兴隆洼遗址、中原地区的唐户遗址和水泉墓地、长江中游的八十垱遗址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跨湖桥遗址为代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稻作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qi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