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02|最早的心理学流派:结构主义

002|最早的心理学流派:结构主义

作者: 小王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24-09-24 15:03 被阅读0次

心理学本来就深奥复杂,有些甚至还互相矛盾,我们要怎么学这些理论和流派呢?

其实不用太担心,作者按时间顺序,整理归纳成这六条路径:它们包括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科学和人本主义。只要理解了这六大路径,我们就大致掌握了心理学的学科脉络。

这节笔记,我们从最早的心理学流派,结构主义开始。

结构主义,有的翻译为构造主义,是现代心理学诞生最早的一个流派。它运用的视角,就是把人定位成不同的心理结构。结构主义的诞生,标志着我们对一个人心理的探索,变成了定位他的心理结构。

什么是心理结构?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看下面的场景:

比如,我周一上班就想抓紧时间把工作完成,但是,又忍不住打开了短视频软件,这时就会觉得自己很糟糕。好像“我”做了不应该的事,“我”就成为了问题。

但如果把“我”拆成不同的心理结构,我们就可以说,问题不是“我”,只是我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问题可能是情绪,“焦虑情绪让我什么都不想做,想放松;还可能是生理状态,“我的肾上腺素比较高,影响到了我的情绪状态”。

就像一台电脑出了问题,我们如果整体性地对它进行研究,可能是反复重启、拍打,甚至想冲它发脾气。直到我们可以拆开它,看到它有CPU、硬盘、内存等这样一堆零部件,各自是什么样的结构,它们都有哪些功能,才能更具体地定位出问题出在哪里,然后解决问题就容易很多。

理想状况下,如果我们把每一个零部件的原理都弄清楚,整台电脑也就不存在秘密了。这也是结构主义心理学致力于追求的,对人类心理的终极理解。

在没有结构主义的时候,我们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一切行为都是“整个人”做出来的。

但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我的情绪、我的认知过程、我的思维方式、我的人格特征,它们都不等于“我”这个人。某种意义上,就跟我的发型、我的口音差不多,虽然长在我身上,但只要我不满意,就可以想办法来改变它们。

把人和自己的心理特点做区分,确实有助于一个人客观地认识自己。所以,了解结构主义的这种视角对人们是有帮助的。

然而,结构主义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局限。

就像我们不能把人体的所有器官组装到一起,让它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人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也不能认为理解了每一个部分,就理解了整体。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

简单总结:结构主义是最早的现代心理学流派,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创造了局外人的视角,帮助我们把人定位成不同的心理结构,去更客观地解决问题。

下节笔记,我们认识心理学的另一个流派,它是一种新的定位角度,叫功能主义。

《李松蔚.心理学通识》学习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02|最早的心理学流派:结构主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sq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