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与知行合一

作者: 三户多蒙 | 来源:发表于2019-03-28 20:32 被阅读7次

        每一门学科,除了共性的实验或者实证的方式外,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原则。

        如果我们单独以隐态世界为研究对象,采用什么的原则为宜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何谓隐态世界呢?

        所谓隐态世界,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所不能直接感知到的那个世界。比喻,我没有办法感知到此时此刻千里之外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首府霍巴特海边那阵微风,但我知道它肯定存在。我没有办法把生气的情绪直接呈现给你看,但是从我的外存表现就能看得出来。我们都知道“桌子”这个抽象概念,但是就没有办法把它呈现出来,只好用一个词汇“桌子”、或者语音“Zhuozi”来表达。所以,隐态世界是客观存在着的,但是又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听不清,有时也想不明白。它不是心理活动,也是心理活动。不是个性心理,也是个性心理。它有时就象是水平面以下的冰山,在那里,但看不见。

        隐态世界的活动规律,随着人类认识手段的进步而发生着逐渐清晰起来。比喻说,我们眼中所看到的天空,感觉是虚空的,没有东西。但通过树叶的摇动可以发现天空中有风在流动,通过磁力线的探测可以发现有光波和量子物质充满其间。以前,我们对食物变质感到不可思异,后来人们借助显微镜,发现有细菌在那里生存发酵。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人们发现有三个领域还没有最后攻克,一个是宇宙太空,二个量子世界,三是人类智能。不过让人感到发疯的是,宇宙太空和量子世界,借助不断发明的工具,终有真相大白的一日,而人类的智能,研究它的工具是它本身。这有点象“薛定锷的猫”:你不去观察它,它就在那里;你若是去研究,其结果如同你所看到的那样,一切结果因研究者的态度而定。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研究,都是随着研究工具的进步而进步的。测量一个对象,如果测量的工具最小距离比测量对象还大的话,那就没有办法得出精确的测量结果。

        具体来说,测量量子世界,所使用的工具必须比量子还小,才能探测到量子内容的构造及其运动的规律。研究宇宙太空,如果我们的研究工具不能够到宇宙的边缘,那边宇宙多大都摸不清楚。研究人类的智能,如果没有足够的清静之心,那这颗心作为研究的工具,就会影响客观地了解、感知、研究人类灵性那微妙的世界的。

        世界是一个不连续的整体。这是研究隐态世界的入门之径。从时间上看,过去、现在、未来是联系在一起的,无始无终。从空间上看,整个宇宙本来就是一个奇点,后来发生大爆炸后,才分开成现在这个样子。按照现代科学的有关理论,地球上远隔万里的两个原子,曾经都密不可分的呆在一起。隐态世界加上显态世界等于整个世界,而阳光是把他们区别开来。有光线照射的部分,可以为我们六识所感受和理解,是显态的世界。没有光线照亮的部分,便是隐态的世界。它就在那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形而上之,我们发现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隐态世界是有层次的,或者说随着人类的智能的提高,对隐态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的。比喻说,我们的祖先对宇宙中的自然现象无法给出答案的时候,就将它归为神灵的安排,于是便有了风神、雨神、雷神、电神。不好的现象,我们统统称之为鬼,给人以正能量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神。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众多的自然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隐态世界的无明慢慢地被科学、智慧的阳光所照射,变成显态的世界了。就这样,隐态世界所研究的领域,逐渐地与科学相融合,互为表里,互通有无。

        那么,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研究这个隐态世界呢?

    我们需要借助老子的一句话:反者道之动。从字面意义上讲,它是指大道的规律跟我们平时所认识到的规律是反着来的。大道无形,大言希音。事物是运动着的,但这个“动”,需要从运动的这个路径,向静去反思,反思到极静处,便能抵达那个“动”的概念了。

    隐态世界是不可捉摸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用常规的、所谓科学的方式,难以取证。必须借助特别的工具。这样的工具,是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创造出来。诸如计算机、显微镜、B超、CT机、红外探测器等。对大脑这个特殊的结构,我们目前还没有更好的仪器来探测它。因为探测的工具是他自己本身。怎么办呢?大脑活动是在量子水平上的,比分子还要小,比原子也要小。它从量子的活动、甚至比量子更小的活动而来。这样,要研究大脑本身,揭示大脑的隐态规律,大脑自己就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静,近似于死寂一般,才有可能进入那个灵性的世界。它又无法呈现给我们直接的证据,只能靠瑜珈来获得相应的信息。一个恰当的途径是,通过“反者道之动”这个规律出来,从隐态世界终归会有显态的世界来表现出来,从外在的现象来入手,就成为唯一可行的客观路径了。

    从社会宏观角度来说,大量的隐态世界规律,都隐藏在历史的长河里。无论是孔圣人,还是佛祖,他们在历史上留下来众多的论述,让人目不暇接,是他们隐态世界所流露出来的一种表达。我们要相信它吗?他们的“言”与他们的“行”是否一致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经常把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所固定化的东西称之性格。知与情都是隐态的,只有意是外显的。那么,我们研究历史隐态的世界,研究我们感知不到的领域,还得从“行”上做文章。我们不要在乎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由他的所作所为,来推断他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也许这样才是最真实的。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上的人物、我们现实中的人的思想的唯一而可靠的方式。“反者道之动”与“知行合一”,就是隐态世界研究的两个重要法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者道之动与知行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th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