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普通读者读书
《西湖梦寻》:当时只道是寻常

《西湖梦寻》: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 辛冶之森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14:51 被阅读0次
    辛冶/文        源于网络/图

    上次去杭州的火车上,我非常应景地在kindle上读起张岱的这本《西湖梦寻》,读了一半,便到了杭州,书暂时搁下。现在重新读一遍,别有感慨。

    张岱把西湖胜景分成了几路:总记,北西中南,以及外景,其中有西湖、湖中、湖畔诸多名景,还有无数的名山、灵刹、书屋、旧宅,他一景写一文,述那景物的变迁沿革、故事名人,还在篇后附上名家关于此景的小记或诗文。他文字灵动清丽,所附诗文各有异趣,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西湖的美,西湖的雅,西湖的喧嚣和静寂,西湖的骚人墨客陈迹旧事,都在其中了。

    由明入清的张岱,写此书时年事已高,他全篇是在忆、在梦,如同《陶庵梦忆》,只是这本书怀旧的痕迹较隐晦,看起来是在写详细而精美的游记。他历数某寺或某景的兴衰毁建,漫漫长河中,小小胜景有着颠簸坎坷的命运,人何以堪。

    在那些古典幽丽的字句中,西湖各处景物的美融化和流淌在诗人们心间,这个时候,才知道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意思,山水田园,自然风貌,唯有敏锐多情的心能捕捉和升华它们的美。很多的古迹其实是人的痕迹,古塔、古寺、长堤、石屋,本就是人的建筑,每一处景物,仅是它为什么得名,就与人发生了联系,如“西湖十景”,再如英雄壮士和才子佳人的坟茔、旧迹,更能引得后人扼腕悲叹或唏嘘伤怀。

    赤壁有文武之分,西湖未尝不是如此。钟灵毓秀,人和景是一体的,身置其中,难分彼此,相互地激荡着、感应着,所以读古诗词的时候,那些词句如此动人。

    像这样的游记,更让人心驰神往,直到亲见那些胜景,才能趁怀。《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等名篇皆出于本书,张岱行文简洁,在这简洁中,一景一物的来龙去脉已然清楚,再加上附录的他人诗文,此景此物更是姿态横出斜逸。读其文已是美好,难得的是,游记文字让人觉得行万里路同样丰盛可爱。

    也有说“看景不如听景”,文人写景写得好,普通人一去看,哪有那等妙处,反而对景致大失所望,不过我想,仅是站在前人站过的地方,也足够让人激动了吧,就像当初在西湖畔看到东坡兄的塑像,大喜,管他真不真,这湖这山这堤这寺都是他去过的,而今我又来到,虽然时间远隔,地点上却使我们重逢了,多么美妙。

    张岱写西湖,自然绕不过苏东坡,几乎哪儿哪儿都能看到这位兄台的影子,他之于杭州,之于西湖,是完全分不开的,本书中,从苏轼的奏章、小记、诗词、逸事里,看得到北宋时西湖的模样,更看得到与西湖为伴的苏轼的豪逸。

    除了苏轼,西湖畔还有白居易的身影,幸好这二位的姓好听,不然西湖上横着张堤、李堤,就大失风雅了。从张岱的记述中,还能看到一个于西湖有大功劳的人,明万历时的司礼监太监孙隆,很多处名胜他都出钱重建、修缮了,然后才能有张岱那时看到的风景。

    还有岳飞,还有于谦,还有伍子胥,还有苏小小,还有吴越王三代四王,还有僧参寥、辩才,还有,还有……一人一物,一景一情,他们之于西湖,西湖之于他们,才有了特别存在的意义吧。

    一代代的江山,一辈辈的人,过去的人和事,情和景,当时只道是寻常,唯回首时,倍觉珍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湖梦寻》: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ud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