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各种“作”怎么办?
在家对孩子好好说话,在外面可没有人像父母这样对他好好说话,一点小事都会过不去了。
这是大部分父母的担心,所以最后的处理方式还是继续用着,讲道理,小惩罚,揍一顿之类的方式。因为孩子各种作,揍一顿马上见效,各种配合。所以还是这些方法有效果。
这也是常见的解决行为的直线思路方式。问题行为出现,用手段解决掉就行。
我们做父母的也就在这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各种鸡毛蒜皮的事中去做着救火员的事。如果我们把每一次孩子出现的作的行为看成是一次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情绪的机会呢?那我们会怎样的行为呢?
这也是开头那个担忧的另一种思考角度。如果我们把表达孩子感受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当成是在言传身教的教会孩子遇到情绪事件后如何正确处理事件呢?
我家妹妹正处在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会去摸去玩甚至去咬的阶段。每次哥哥看到就会特别急切的阻止:唉!不能这样,要打。然后把东西抢过来。然后妹妹就会哭着告状说:哥哥,打。这是常见的二宝家的矛盾。
哥哥的这种处理方式就是跟我们大人学来的,每次哥哥有个什么不妥的行为的时候,爸爸也会很急切的去阻止外加训一顿。
其实爸爸是担心孩子受伤。担心这种行为影响孩子的以后,总之就是因为自己对孩子的爱和保护引起的的各种担心顾虑中做出的反射性行为。
大人不会表达自己的担心害怕,也发现不了孩子因为有自己的伤心,失望,生气而做出来的不妥当的行为。那么孩子自然用语言表达不了自己的伤心失望和生气,也只会用情绪带来的条件反射的行为表达。
每当哥哥很急的抢妹妹东西,然后妹妹哭的时候,我会跟哥哥说:别急,你是怕妹妹弄坏你的东西是吗?(你是怕妹妹受伤是吗?)有没有不把妹妹弄哭的方式? 然后跟妹妹说:你想看看这个东西是什么是吧!哥哥一下就抢走了对吧!好伤心哒!(妹妹还只会说几个字,所以帮妹妹描述一遍场景。在全脑教养里面说,这是一种疗愈创伤的方式)。这个东西是哥哥的,哥哥怕弄坏了,我们还给哥哥吧?我们玩别的。(我们常见的处理方式是只说后面劝说讲道理的这一句,而少了前面的说出感受)
当然这种处理方式只能在大人情绪还好,耐得下性子的时候可以做得出来。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被孩子的行为控制,会火冒三丈,只想发泄出来。哪怕过后自己会后悔骂了娃或训了娃。
这种时候其实不是娃的问题,是我们和自己断了链接,我们的内在有或许是轻松,或许是休息或许是别的什么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明明自己想放松一下,喝杯茶 看个小说,睡个觉的。偏偏得先来处理孩子的事情,而偏偏孩子还各种不配合。又或者是我希望我家的娃学会懂礼貌,懂礼节,懂进退的。这样我们会放心以后娃将来在社会上混得开。偏偏在外面他各种作,各种任性,各种非要我们会定性为“自私”的行为。一下戳中了我们的担心。我们的内心被各种担心延伸的可怕情景占满了。
那我们如果能发现自己的内心的这些各样的情绪需要,我们也就能明白我此刻是在教孩子还是在发泄自己。也会明白什么时候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什么时候处理孩子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