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有啥好处,为什么许多人想走专业化道路却成功不了,专业化难在哪儿?
1.三利
一利、从客户的角度来看
专业化有利于高效解决客户的问题、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吸引客户的注意、获得客户的信任。
二利、对于年轻律师而言
专业化有利于实现弯道超车、脱颖而出、多快好省的办案挣钱。爱斯基摩人有一句谚语:只有跑在前面的沟,才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三利、对于老年律师来讲
删繁就简,往小里做,专业化更有利于节省体力、节省精力、轻轻松松的执业生活。
2.三难
一难,难在选对方向
常言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
诉讼也好,非诉也罢;刑事也好,民商也罢;
你说哪个执业方向好?
要我说都好,关键看你喜欢不喜欢、适应不适应。
人们常说从事非诉业务的律师过得比较滋润,代理民商诉讼的律师相对赚钱,做刑事辩护的律师最有成就感。
其实,刑辩律师有刑事辩律师的难,民商律师有民商的烦,非诉律师有非诉律师的累。
选择时,不能仅盯着该职业光鲜亮丽吸引自己的一面,更要看自己的性格能否接受或适应其辛酸消极的一面。
至于做什么赚钱,做什么不赚钱,没有那么绝对,关键是看你做的专不专,做的好不好。人们常说刑事辩护不挣钱,我曾参与的一个涉黑案件,120多名辩护人,最低的收两万,中间的20-50万,而首犯的辩护费用据说是2000万。
在选择定位问题上,我特别想提一下美国的昆毅律师事务所,世界上最强捍、胜诉率最高的律所。
美国昆毅律师事务所
昆毅是一家专门从事商事诉讼的美国律所,1986年成立,2013年统计时,有600位律师,174个合伙人,2014年合伙人平均利润492.5万美金,胜诉率接近90%。
昆毅的定位是:
只做诉讼,
只做商事诉讼
只做复杂的商事诉讼
只做复杂商事诉讼中的被告方代理
反观国内的律所,也有专注于商事诉讼的律所,但尚没有细分到只为被告服务的程度,而昆毅定位的亮点就在于只做被告方诉讼。
昆毅一直没有告诉人们它为什么要选择为被告服务,而不是原告,我猜测有两个原因:
其一、同样是商事诉讼,代理原告与代理被告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就好比在在刑事诉讼中,做被害人代理、刑事合规业务的着眼点、工作方式、思维方式、成果展示与做被告人的辩护差别很大。因此,优秀的公诉人不一定就能成为出色的辩护律师。同样,杰出的刑辩律师也不一定就能胜任被害人代理或控告的角色,更不一定就能做好刑事合规的非诉业务。
其二、选择被告比选择原告可能更容易成功,正所谓挑刺容易绘画难。
所以受昆毅的启发,在我做律师的四项原则中,其中一项就是只做辩护,不代控告。
二难,难在表里如一
专业化,从来就是一柄双刃剑。欲练神宫,必先自宫,但挥刀自宫,神功未必就能练成。
如果只是为了营销,为了吸引人而贴上专业的标签,有专之名,无专之实,表里不一,那么专业化不仅不能破茧化蝶,反道极有可能是作茧自缚。
三难,难在保持定力
专业化最难不在选择,而在坚持。选择难,坚持走下去更难,因为谁也不知道哪条路更容易成功。不怕慢,就怕换只要大方向不变,专业化的飞轮必定会转得越来越快
其实在我选择了只做刑事辩护业务后,中途也有过一些摇摆,但是每当出现摇摆时,就会想起我奶奶曾经讲过的一个乞丐排队的故事。
乞丐排队
这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一户财主给儿子娶媳妇,邻近的乞丐闻讯而来,天不亮就排起了长队,有一位乞丐姓曲名巧,因起得晚了,排在最后,早餐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分发,结果轮到曲巧时,饭菜恰好没有了,中午曲巧早早就站在了门口,排在第一,但中餐时主家又是按从尾到头的顺序分饭菜给乞丐吃,轮到曲巧时,饭菜又都分光了。晚餐时,曲巧决定插队到中间去,可这回,主人却是从两头开始分饭菜了,轮到曲巧时,刚好又没有了。可怜的曲巧,从早排到晚,一会前,一会后,一会不前又不后,到头来,误了前错了后,中间也没份。
正是这个故事,让我只做刑辩的大方向一直没有变,坚持至今。
如何克服专业化的三难,建议大家看两本书:一本是里斯·特劳特的《定位》、一本是吉姆·科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我常和人们说这是误我一生的两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