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倾城之恋》有感

读《倾城之恋》有感

作者: 月半心弦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16:47 被阅读0次

最近拜读了张爱玲女士所著的小说集《倾城之恋》,书中收录的九个故事都是十分引人入胜的,我今天要聊的便是与小说集同名的故事。读完通篇我才有些明白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名字,因为一开始在我见识浅薄的脑子里,以为会是一场唯美的爱情故事。但是我只猜中了一半,这故事内容很震撼却不大美丽。

那是一个复杂的时代,新思想的涌入不断地冲击着旧观念,两种力量交织着谁也不服谁,这导致那个时代的人际关系也是不可思议的,如此一想,仿佛无论从哪个视角切入都可以聊一聊,索性捡个最容易的说——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他们的故事或许并不特别,但是成全这份爱情的关键却是因为外界因素的改变,这个变数却是我始料未及的。

相对于另外几篇,这是唯一让我觉得至少人物设定还算正常的故事,看完通篇内心也没有太过纠结的地方。可能是我早些时候一口气看完全本给心灵造成太大的冲击,再次重温这一篇的时候有了心理准备就更容易接受一些的缘故。

范柳原和白流苏都不是纯粹的执着于情爱的人,他们彼此都很清楚自己的感觉,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未来不断地筹谋。这也是我更偏爱张爱玲女士的小说的原因,她的小说大都透着清醒和独立的思想,无论最终的选择如何,都是主人翁反复思量的结果。言归正传,社会是旧社会,旧社会里生活着的旧人有着千篇一律的模样和他们亘古不变的思想和观念。白公馆便是那个腐旧社会的缩影,生活在那样的氛围里对于离了婚的白流苏而言简直举步维艰,整个家里每天都充斥着关于她的闲话,她做出任何反抗之后都会迎来更加不堪的说辞。范柳原的出现让白流苏看到了希望,于是她毅然决定前往香港。在相处的那些日子,范柳原开始对她展开追求,他们一起吃饭、散步、游玩。范柳原说着充满爱意和关怀的俏皮话,却没有一句是真心的,白流苏也从未信过。和白流苏的敏感隐忍不同,在国外长大的范柳原对待感情要坦然许多,他是富家公子,有权有势,对自己的生活安排完全有主动权,但白流苏却是无依无靠的一个人。而且范柳原的成长经历要复杂得多,这使他养成了花花公子的生活习惯和游戏人间的态度,颇有些风流薄情的味道。同时他也是一个十分清醒的人,他爱上了白流苏,却不肯负责。他知道白流苏在家里的处境,也知道白流苏为什么和自己在一起,而白流苏也知道这一点。若没有香港突然陷入战乱的情形,他们或许就一直只是情人的关系,根本不会结婚。白流苏明白自己离了他是不行的,就像她所说的那样:“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但是一切似乎开始发生改变了,范柳原在灾难降临时会想到白流苏,冒着生命危险把她接到身边,和她一起面对困难。在炸弹落下时,白流苏也开始担心范柳原的安危。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洗涤了表面的浮华和算计,他们的内心开始变得真实和坦诚,他们喜结连理,他也不再对她说之前的那些俏皮话,在白流苏看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范柳原和白流苏的故事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纯粹的谈恋爱,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场博弈:你进我退,你攻我守,步步为营,双方势均力敌的较量。就像范柳原说的那样:“我们以前忙着谈恋爱,忙得顾不上恋爱”。然而一场战争的洗礼并没有让他们改变太多,白流苏依然走向了和其他人一样的一成不变的生活,范柳原虽然选择了平实安定的生活,却仍旧没有完全放弃原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

作为一个普通的旁观者和读者,我对白流苏的感情同时包含了同情和欣赏。我觉得白流苏是一个聪明务实的女人:

第一,白流苏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目前的状态乃至在社会上的定位,范柳原的情话有没有真心她一清二楚,她是一个理性、通透的俗世人。

第二,白流苏性格稳重,做事有明确的目标。她知道自己心里需要的是什么,以及怎么做才能达到目标。她两次前往香港,没有一次是因为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做的决定,而是反复思量的结果。

第三,白流苏处事有决断和行动力。她对身边所有人的情绪都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准确察觉到身边每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和做事的动机,及时做出回应。虽然她大多时候的选择都是形势所逼,但我还是佩服她的大胆和果断。事情干就完了,不干也就这样而已。

第四,白流苏有良好的修养。她向徐太太诉苦,只说钱花光了待不下去了,只字未提别人的不是和自己的无辜;面对四奶奶多次指桑骂槐地讽刺和羞辱,她没有选择对骂回去,道理讲不通就保持沉默;范柳原打算丢下她独自乘船去国外,她争取无果后并没有吵闹和撒泼,而是独立承受孤独和冷清。这是她柔弱保守的一面,也是她自身修养的体现,同时是我同情她的原因。这不只是白流苏,也是那个时代许多妇女的真实写照,他们曾努力地反抗过命运,但是在力量和权势面前,那些反抗显得十分单薄无力,最后只得如浮萍般听从别人的安排。

白流苏和范柳原的身上都带着那个时代的腐浊气息,由于个人比较喜欢白流苏,便着重说她。白流苏为了离开那个家所做的谋划只是找一个男人嫁了,她想到可以随便出去找个活干,可是为了淑女形象和所谓的上流圈子,她选择继续忍耐和等下去。她的智慧和行动都只是在为一个男人奔忙,甚至甘愿做情人,结了婚心里也就满足了。不破不立在她这里是行不通的,有的只是顺从和自我安慰。她的身上有些独立坚强的新时代女性的影子,却终究只是影子。

相关文章

  •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读《倾城之恋》有感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倾城之恋》就是...

  • 奈何心头一朱砂

    《倾城之恋》有感 张爱玲...

  • 倾城之恋 :惊世 现实

    最爱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今天偶然翻出之前看周润发版《倾城之恋》的老照片,有感而发,以此致敬《倾城之恋》。 谁,执...

  • 读《倾城之恋》有感

    张爱玲一直是我最为喜欢的女作家,她像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她的高贵,她的骄傲,她的见识,是从骨子里生出...

  • 读《倾城之恋》有感

    故事主要情节如下:上海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和丈夫离了婚住在娘家,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

  • 读倾城之恋有感

    久仰张曼玲大名,在一个闲暇的午后,买了一本她的书。 张曼玲的风格是很典型的民国时期的,鲁迅 老舍 也都是种风格,...

  • 读《倾城之恋》有感

    读完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才恍然明白这题中的真正含义:一座城的倾覆成就了一对恋人!倘若没有将这篇小说看完,估计难以...

  • 读《倾城之恋》有感

    百度上说,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她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动听又近人情。读完作品,我更喜欢“近人情”这种解...

  • 读《倾城之恋》有感

    一直都久仰张爱玲先生的大名,却从未真正仔细拜读这位才女的文字!本周便拿了《倾城之恋》来用心感受。 1921...

  • 读《倾城之恋》有感

    很久之前便听说过这书的大名,只是一直没有亲眼看过,曾经偶然一瞥,电视剧里尽是花好月圆,甜蜜欢畅,男女主在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倾城之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yu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