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今天打算好好看一本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从前那朋友,对他评价也不高,他只喜欢木心、喜欢王小波、喜欢孔子老子等人的著作。
五六年,一直和他交流,几乎不接触别的朋友的理论思想,我也变得有点偏激,他抨击的,我绝不拥护;他喜欢的,我看不懂也硬着头皮看,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膜拜啊?!(此处二丫点评“荒唐”二字。)
走了,偶像光环散去,我又变成没有“精神领袖”的闲散人。
哈哈,吃老公的 ,喝老公的 ,用老公的,双眼追寻的目光却在别处,羞不羞啊?二丫 !!
最近和孩子爸谈话,觉得他“按住说话”录制的语音啰哩啰嗦,说话拖泥带水,三句话能说清的事情他非用45秒钟,抱怨几句,他说他老了 ,变傻了,又说“爱你一辈子”的情话。
腻烦,爱,不是嘴上抹了蜜 ,它是陪伴,唉,疫情,三个月不见面了,他变得越来越没有锐气,有一种暮气沉沉的感觉,要命,想想以后漫长的“陪伴”,真的让我提不起劲来,当初相亲,因为面相不讨厌还凑合点头同意,他不爱说话,非常不爱说话,结婚前五六月的时间,对他了解也不是太透彻,大龄剩女,有人要就迫不及待嫁了 ,没想太多,哈哈!
二
余秋雨写得《文化苦旅》封面上第一句话很有意思:我无法不老,但也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有一种回味后的苦涩,焦虑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第一次读,很喜欢,人,学历不高 ,通过自学一样可以写一首漂亮文章,莫言,路遥,应该上学都不多,你能静下心看书,做别人做不到的,专注能创造奇迹。
三
今早,翻了几页《文化苦旅》,我放弃了,余的书有一种儒生装来的文化和涵养,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点晦涩难懂,好是好,我读不下去。
茶几上的《林清玄散文》,曾经很喜欢,清新,正能量,句句劝人为善,语言流畅,禅理昭然,他是有些超然物外,梅妻鹤子的感觉。他清新脱俗,不过,应该也很爱钱,死前三个月,还来无锡这边宣传他的书,辅仁高一大讲堂上,老师让学生“自愿”买书。呵呵。
四
人啊,最复杂,有的人写文字,我一会儿觉得她文字特别有趣,那诗意那俏皮那小女人的娇嗔,巧笑倩兮,顾盼生辉,她是个风流别致的可人儿。
不过,我想象的“风流”应该是蝴蝶万花丛中过得那种轻盈,那种飞过沧海爱一个人的“轰轰烈烈”总让我替她捏一把汗,相见不如怀念,人只能隔着距离远观,旁敲侧击,告诉她现实的不堪和狰狞。
一个友友,得了重病,她文章里诉说,疫情期间,丈夫和丫头时常争吵,丈夫总觉得丫头不知道心疼患病中的妈妈,老妈身体不好,还要拖着病体炒菜做饭,而友友则认为,她不放心丫头的毛毛躁躁,她只要丫头心灵的陪伴,她情愿为丫头烧饭做菜。呵呵,读了文字,觉得这老公总是骂丫头显得他有点“迂腐”,他很爱自己的妻子,但是,却和自己宝贝丫头摩擦不断。
夫妻二人都在写文,看那夫君的文字,我被那样的才情震撼着,感动着……有正义感,有阳刚之气,有是非之心,三观正,对病重妻子的担当让人动容 。可是,再看他妻子写得生活中他真实的作派,真的让我深深困惑。这就是文字中的现实,和现实中的文字区别吧,有一种美,只限于文字中……
五
肚子有点饿了,最近每天跳绳350下,分三组,本人天生怯生害羞,人多的地方我不去,我自己晨走的时候找了一块风水宝地,不热,在树荫下,把皮包放在草丛里,绿色绳子甩动起来。
哈哈,看我还算比例匀称的身材,没人想到这阿姨已经坐四望五啦!(略微得瑟一下,和小草学得),心理因素?石头在胆里,想想就如铁扇公主肚里吞进一个孙悟空变着的水果,度娘又说的那么恐怖 ,什么碎石头嵌顿在胆管里危险,长期下去,有得胆囊癌可能,真真是吓死人,我怕痛,我更怕什么任务也没有完成就走了。
一年365天,俺尝不到几天腥(孩子爸滚在外面)也就罢了,现在不敢大荤,不敢吃猪蹄,不敢大喜大悲,不敢吃的太饱,我的人生乐趣减了又减 。
不自律 ,担心胆里的石头“作妖”,很开心,这几天没有任何感觉,自2012年体检发现有胆结石坚持每天一万步,它,静静的呆在我胆囊里,走得还是温婉怀柔风,没兴风作浪,没发作过,谢谢病痛,让我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让我能忍受住锻炼后的酸痛和大汗淋漓,它如一把宝剑温柔悬在半空中,暂时没有向我劈下来,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