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上下):
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里程碑式思维,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事情都不应该作为终点,而是里程碑。
之前总会这样想,等我挣够了钱,我就......;等我实现财富自由,我就.......;等我考上大学,我就......;
等我结完婚生完孩子,我就.......,只要生命一直延续,我们即使获得多大的成就,都不是最终目的,这只是自己生命旅途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之后,我们还要继续创造一个个里程碑,继续做有意义的事,想明白了这一点,生命的本质中才会多一份淡定,少一份浮躁。
成长才是永恒的刚需,为了成长,必须做出选择。选择的标准只有一个:我选择的事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没有能力积累的努力,就是原地踏步。
很多很多个瞬间,我读到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句子时,脑子里就会蹦出四个字:一针见血。笑来老师的话,就是扒去了层层云雾,把事实和真相直接摆在我们面前。因为在看别的书或者文章的时候,可能一本书里面才会有几个闪光点或者只能看到几句让自己难忘的话。而这么高密度的在一篇文章里思想能够受到接二连三的惊喜冲击的感觉,真的很爽。
爽不是真正让自己付费阅读感到值的原因,真正改变自己的,是经过自己思考和加工之后,吸收到自己身体里,并融入到自己行动中的那些已经具有指导意义的概念和方法论。这些天,我结结实实的被自己的成长和改变感动到了。
很多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是,在这个选择之后,我过往的能力能否用的上。正是因为这样想了,所以很多人习得新能力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为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被自己的已有能力禁锢了。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在这个选择之后能帮我完善哪个已有能力,能让我获得什么新能力。
这也是我重读的过程中发现的金句。多么真切务实的道理,如果你真的明白了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那么在做出选择的时候,稳定就不是自己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公务员,小学中学教师,在他们习得自己基本的教学能力和那些课本上的知识之后,几乎停止了成长(文章中的例子 )或者再看一下那些不能使自己能力积累增长的工作。不能说他们生活的没有意义,只能说,自己的成长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意义。
铁律二: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就像股票一样,每个人也存在一个市场给你的“估值”和真实的“价值”。桥水资本的老大达里奥是这样建议的:不要让自己估值过分超过自己实际价值。当你在意估值的时候,你就会忘记你的价值,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做那些提高你估值的那些事,而不是想办法提高你的价值。而如果不顾价值的追求估值,本质上就是选择做骗子。
之前一直都没理解这个道理,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在想什么估值价值的。难道自己给自己的估值还会过低或者过高吗。自己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自己的价值,有什么好估值的呢。今天再看这个文章的时候知道自己傻在哪了。估值是外界给自己的,不用自己去估自己的值。可外人很难准确的知道你的价值。
就像是大学一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公司都以“非985,211 不招”为一个基础的选择标准,这就是部分公司对于刚来面试的你“估值”的一个标准。但实际上并非所有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人才。而之所以有了这样的评判标准,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都是在努力的考上重点大学,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考,只知道考重点大学就好找工作。这也是追求做提高自己估值的事情。只有把提升自己的价值放在第一位的努力和奋斗才算是真正的负责任的努力的态度。
如果说考重点大学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学习环境,给自己一个成长更好的平台,这就是把价值放在首位的事情。所以追求价值还是估值,在于自己的态度。笑来老师在《七年就是一辈子》中提到一个“表现型人格”,这样的人更多时候追求的就是自己的估值。表现性人格希望做的就是维持好自己在他人心中一如既往地“好形象”,而为了维持这个别人眼中的自己,就会做一些别人眼中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同样的道理,当别人倾向于对你的某些方面估值更高时,你便会做那些能让你的“估值”更高的事情。而不管那些事是否真正能提高自己的价值。
估值长期来看,是虚幻的,虽有波动,却实际锚定在价值上,价值不增长,长期来看估值一定长不上去。但是还是有人忍不住的追求估值,欺骗别人,欺骗自己,是因为欺骗的短期效益总是很高。但是,所有的欺骗都不长久,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所以,不要在老师在的时候假装很努力的在做题,老师走后拿出卷子下面藏着的小说;不要在领导面前假装工作的很努力,领导走后又打开游戏或者聊天界面。你的努力不是为了维持别人对你的以往的好印象,不要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别人对你的估值。做一次事,骗起码两次人,骗别人倒也罢了,不知不觉得把自己也骗了,那真的是太傻了。
铁律三: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
没有耐心的人,更容易选择终点式思维,他们希望快一点完事儿,快一点看到结果。然后就能去他们那个臆想的那个世界了,没有耐心的人不会有好的积累,他们不会把每一件事都当做自己的事来做,没耐心的当然更注重估值,甚至愿意为之自欺和欺人,因为他们只能想到短期收益,没耐心的人甚至都不会想到最重要的事价值,他们最常说的话是这样的:“想这么多不烦吗?”。
真正有耐心于一件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事情,真正把每一件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做,自己才能真正静下心来享受、投入的去做好。我们只能在自己真正投入的时候,才能从所做的事情中受益。
引用的话,真的是自己一个个字打出来的,每打一句话,我都会把这句话跟自己的经历连接起来去思考,之前只读了一遍只看字面意思,觉得这道理很浅显啊。可是重读这一遍,真的是练习了深入思考的能力。在“只字不差的阅读”中,在慢读、精读的过程中,给自己思考的时间,给自己结合自己经历体会的时间。这就是深入思考,这就是我理解的让我受益匪浅的深入思考能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