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一群同学在讨论“写作要不要说真话,抒真情”的问题:
一位同学说:“写作应该说真话,抒真情,因为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
另一位同学说:“可我们的经历太简单,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如果总是说真话抒真情,就有可能千篇一律,写不出新意。”
还有一位同学说:“我写作的时候就经常虚构,虚构出来的文章,有时候得分也蛮高的。”
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搜索关注公众号“麦田读书”(ID:maitiands),后台回复“中考”可免费领取《中考写作宝典》。
李卓老师:深度解析
相信大家看到题目时,第一眼有点慌。
实话实说,我觉得,这次的长沙中考作文,有可能拉开分差了。
对于有准备,平常训练较多的考生而言,这是一个简单的题目。但是对于训练较少的考生而言,可能会面临困局。从题面上来看,上升到了考生对于“写作”本身的理解。
我每次都会从写作的四个关键方面着手,来谈对写作的理解——主题、素材、技法、语言。而这次的中考作文的考点,就落在对“素材”的理解上。
关于作文的“真”,我做了详细的阐释。
一、尽量写亲身经历的事情。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可以进行艺术加工,但一定要有生活原型。
二、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三、以小见大。
四、写出“画面感”。
相信,大家在看完我讲述的这几点后,基本的观点就能够形成了。
一、说说立意
有人说,作文要真,有人说,我没东西写,虚构也能得高分。
材料作文本身是暗含观点的,而且,材料作文有多向性和倾向性的原则。那么,本段材料,依据“多向性”原则,我们能提炼出什么样的观点呢?
无外乎——
1、作文要真,要尽量写亲身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2、作文可以虚构
那么,依据“倾向性”原则呢?
同学们,我们定然要倾向于“作文要真”,而对于能得高分的虚构的作文,我们就得体现我们的思辨能力了——虚构如果不是基于生活的,如果是没有生活原型的,我们是要反对的;反之,我们可以赞同。
基于此,我们的立意可以是——
1、文章要真。只要我们有一双留心生活的眼睛,就能发现美,发现感动。
2、文章可以跳出生活之上,但是要基于生活。
3、真与假,虚与实,从来都是辩证的,但是,从心出发,平静自然,不功利,才是生命最美的形态。
二、说说选材
围绕“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能打动人心的素材,缺少的只是发现美和感动的眼睛”来组织素材,其实就非常简单了。
●当天刚蒙蒙亮时,你有没有注意过大街小巷里那一抹橘红色的身影?一夜的觥筹交错,一夜的谈笑风生过后,城市的街巷总是落满不和谐的垃圾,是他们,在阳光还未覆满整座城市之前,在人们还未推开窗户,看见第一眼风景之前,静静地默默地让这座城市焕然一新。
●当你去到乡村,你有没有看见过屋顶上的袅袅炊烟,你可知道那便是乡愁,你有没有看见过泥泞的弯弯山路,那就是通往希望的道路,你有没有看见田间劳作的老人,荷锄而归的伯伯,他们用汗水耕耘着自己的人生,春种秋收,生生不息。
有太多触动我们的心灵的人和事,当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感悟的心时,文章往往就有了更多的人文气息,更厚重而能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如果提到“虚构”,也能点到文学艺术其实源于生活,但可以高于生活,就更有深度了。
三、说说体裁
体裁非常灵活,写议论文表达观点是较为容易的。
写记叙文,写生活中遇见的美和感动,比如父母之爱,凡人小事,人性中的美,甚至生活中不经意的一份感悟,都是可以的。
写议论性散文,以议论文的框架,散文的笔法,组织多个素材,化整为零,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麦田读书”(ID:maitiands),后台回复“中考”免费领取《中考写作宝典》,查看更多历年作文真题解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