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振中
高中由老师教授知识,而大学主要靠个人领悟,同学们往往会不适应而出现很多问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振中院长为学生们做出了解答。
前言是对老师提供的建议,美国教育学家内尔·诺丁斯写道:“现在大学生最大的抱怨是:‘没有人关心我们!’他们觉得自己游离于学校功课之外,与教师也格格不入。”
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多数高校教师非常关心学生。就拿我的专业来说,我们电学院大一下半学期就只有两位辅导员了,就我们王老师一人要管理六百多学生,好吧那个老师也姓王,自己要从事教学和论文,还要辅助学生举办活动,处理学生矛盾,大大小小的事情,王老师还会抽出时间给我们开会,按照其他高校大部分学生不是班干部也没有挂科那几乎四年也就见辅导员两次面,我们已经很幸运了。老师会给我们提一些关于学习生活安全未来甚至关于恋爱的建议,还要我们珍惜这宝贵的四年时间。所以大多数老师是很关心学生的,无论是学业还是身心健康。
内尔·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提供了一个答案:问题在于,他们无法与学生成功沟通,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
南振中教授认为沟通的三要义是关注、倾听、坦诚对话。与此同时,南教授在回信中注意以下几点:不回避尖锐的问题,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多做探讨式交流。其实南教授这么一说,大家都会赞同,但是平时却不会注意到。
只有关注学生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问题,南教授奉劝入校新生不要在“快活三里”歇息得太久。我很赞同,四年,只有四年时间,你需要学习很多东西,除了课堂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习惯好的习惯和学会说话,就像《小王子》里面一旦可以区分出玫瑰与猴面包树时就拔掉猴面包树苗一样,因为它会毁了小王子的家,在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请先养成习惯。我们物理老师王老师多次强调如果你不知道以后想做什么,先把高数和英语学好,因为只要这两科足够厉害,到时候就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了。白岩松说自己是在大学期间才学会说话的,可见这个说话肯定不会是普通意义的说话。首先你要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其实这就很难很难,你有时会发现自己的心情无法表达只能用脏话来代替,这是不够的,你在正式的场合说脏话是很不礼貌很不文雅的。对,第二就是说的话礼貌合理,还要自然。不知道你身边有些人有时说一句话就是神情姿态与说的话不搭,感觉很做作,也许他只是情商不够自己都不知道该用什么神情来说这句话,但会让人误解,而且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第三说该说的话,该沉默时沉默。我觉得这些可以在书籍中找到答案,尤其是表达自己,我特别喜欢白岩松说的,读书就是为了读自己。
倾听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听”,而是认真听、虚心听、耐心听。关于坦诚对话,乔纳斯·索尔蒂斯说:“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他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两人之间的一种联系和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
第一辑
大学有没有起跑线?
这名同学入学后很迷茫,一直沉浸于手机和电脑上,虽然知道应该奋起学习但是总觉得缺少动力和目标。
郑州大学有一学院对低年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10%的受访者对大学学习不感兴趣,36.7%的受访者对本专业不感兴趣。
这位同学的迷茫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南教授给出怎样的回答呢?
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