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望月尘的尘
上高中的时候,我曾仰慕过一个女孩子,但是因为内心的自卑和环境的压力,这种微不足道的念头就只能被隐忍着。
我偷瞄她的时候,看似茫然转动的头总是显得有些局促,但我的注意力都在余光中;我会偷偷地写一些句子,只给自己看;我也会偷偷路过她的家,仔细丈量她上学的路,还装作若无其事。
虽说这一切都没有结果,不过是一些青春期的懵懂。但是,那些日子倒也过得充实和开心,暗恋有时候比表白还甜蜜。
毕竟躺着的人打不倒,永远都不会碰到比现状更差的事情。没吃过蜜枣的人,一个蜜枣甜蜜一整天;吃了太多蜜枣的人,再去品尝很多东西,都味同嚼蜡。
于是,我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叫做“望月尘”。今天,单独谈谈“尘”这个字。
以缺为美
上大学的时候,我想给女朋友买个玉坠。于是,鼓足勇气走进了当地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商场。从来没有来这种豪华的地方买过东西的我,紧张得有些手足无措。
涨红着脸,小心翼翼地在柜台挑中了一个吊坠,拿出来细看的时候,却发现洁白玉坠的一角明显有一处瑕疵。
售货员大概早就看出了我的底细,便说:“这可不是瑕疵,这一点儿黄斑正是它有别于其他玉石的标志,是独一无二的啊。”
听了这句话,我再去看这点瑕疵的时候,竟然这块玉坠儿越看越耐看,便咬牙买了下来。
在这样的销售情景里,固然有黑边颠倒的诡辩成分。但这个世界的本质便是极少有完美的东西。外国有一句俗语叫做:“仆人的眼里没有英雄”,每个完美英雄在生活中同样有着鲜活的缺点,那才是真实的生命,没有人可以例外。
就算有起初认为完美的东西,虽然是一时欢喜,但天长日久,难免会发现瑕疵。相反,若是“以缺为美”,坦然接受瑕疵,便可以欢喜得长久一些。
这种柔性看待生活的方式,面对生活的意外时,可以自带一个缓冲垫,来缓和情绪甚至维持关系。而追求完美的眼光过于刚性,往往容不下一点儿失败感。
守缺不求全
当然,不苛求完美,并不等于自暴自弃。如曾国藩在家书中一再提到的“守缺”——“君子守缺而不敢求全,小人则时时求全。”
不求全是明白世上没有万全之事,守缺则是懂得在“不全”的事情中,面对各种缺憾也要尽力而为,以防影响大局。
做事儿如此,做人亦如此。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他便拥有了向上的动力,而不是被动地维护那虚无的高大。而没有实质性内涵支撑的完美形象,当被众人捧得越高时,摔下来便也只会死得越惨。
只有不把自己搞得那么光鲜的人,才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每前进一步都走得踏实,最后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说到底还是人的心境之别,前者求快畏慢,后者以慢求实。
姿态低调,并不意味着永不前进,而是随时用一个区间评估自己所处的位置,永远把自己放在下限值。这个人的进步是随着下限值的提高而提高的,我们便可以说:这个人的成长很踏实。
说到这里,想起了不倒翁。不倒翁永远戴着屹立不倒的光环形象,似乎是大家的标杆。但是,万一被人生突然的变故压倒了,那她形象的毁灭便是颠覆性的,便是一蹶不振的。
原来,打不倒的不是战战兢兢地站立着的“不倒翁”,而是随时可以站起来的“倒翁”。
P.S.
望月尘 | Yann:
有时胡言曾经,有时乱语现在
千万不要信我,有思考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