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庙村是陇西镇最东面的一个自然村,距离高铁站有20多公里。村子靠在古运河岸边,原来是一处码头。码头不远处建有一座金龙大王庙,供奉着掌管河道平安的神明。明清时期,从直隶到江南二千里的运河岸边,有很多金龙大王的庙宇。无论是官府行船、还是商家行船,都会先祭拜里面的大王爷,祈求风平浪静,一帆风顺。
漕运兴旺的时候,金龙大王庙每年都会举行庙会,吸引了一批商户聚集在此,慢慢的就形成了村落,村子由此而得名。
从市区到大王庙村要先走14号省道,到陇西镇后再转入213乡道,再走2、3公里就到大王庙村了。
午夜时分的省道上,车辆稀少,许久才有车交汇而过。远光灯将道路两旁的杨树,照得闪着银光,并快速的向后倒退着,消失在茫茫的夜色里。
车灯在空旷的乡间,在午夜时分显得格外明亮。灯光映出不远处的路旁,一块一人高的大青石,上面凹刻着‘大王庙村’四个大字,曾经填涂在字里的红油漆,已经变得斑驳 。
213乡道从村子西面穿村而过,路东集中的是住户,路西则是村里的耕地。沿213乡道行驶到村子中部,有一条水泥路与213乡道相连。水泥路不宽,如果两辆车同时在这条水泥路上行驶,一辆车一定会被挤出水泥路。水泥路的两侧,是一家紧挨着一家的院落。
浩平凭感觉转向这条水泥路,不到两分钟就开到了尽头,村子的最东面。再向东八九百米的,就是那条古运河。他在一片空地上掉头回来,把车子停在水泥路上第一家的院墙外。灯光把不宽的胡同照得透亮。
比约定的时间提前了十分钟。
前面第三户人家,应该是信息里约定的地点。暗红色的院门紧紧的关闭着,院门两侧的门垛上,贴着半新不旧的一副挽联。该不会这家才死过人吧?他心里暗想着。他需要确认一下地点是否有误,于是给那个号码发了一条信息:车已到达,在胡同里,亮着灯。
像他给那个号码发出的所有信息一样,没有任何回复,只能坐在车里安静的等待着。他不时的前后左右查看着情况。
对于鬼神之说,浩平总是游离在信与不信之间。一方面他认为,一个生命如果脱离了肉体,不管是魂魄也好、残存的脑电波也好,对有质量的物质是不会产任何实质性伤害的。甚至不能影响一粒灰尘,连一阵微风都不如。所有鬼怪事件的背后,都有人类的影子在晃动。
另一方面,他又相信有神鬼的存在。至少有些事情,科学是解释的不让人信服。比如大二那年,他还在外省读书,从不失眠的他半夜里就突然间就醒来,怎么也睡不着了。迷迷糊糊的捱到六点钟,传达室老伯通知他奶奶去世了。后来父亲告诉他,一定是奶奶没有看到他最后一眼,魂魄过去找他了。
十一点半钟,浩平准时收到那个号码发来的信息:我在车里,我们走吧。
浩平不自觉的打了个冷战,他知道没有人在车上,还是向副驾驶的座位上看了过去,什么也没有。他又将目光转向后排座椅,同样什么也没有。他转回头望向第三户院门,依然紧闭着。他试着在车外的四周寻找,什么也没有。
他还在疑惑是自己来错了地方,还是发错了信息时,那个号码又发来一条信息:别找了,我就在你车里。
浩平感觉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向外排泄着身体的热量,一股寒气涌入到身体里面,手不自觉的在方向盘上抖了起来,他用力的控制着手不去抖。颤抖着声音说道:“别吓我呀!车上可有菩萨。”
紧张和害怕让他失去了正常的判断,排档也不听使唤的与他作对,重复的挂了二三次,才让车子动了起来。他用力的踩着油门力,恨不得立即逃离出这个地方。车子发出奇怪的叫声,在水泥路上摇摇晃晃的跑了起来,飞奔着向213乡道跑去。
车子颠簸着从水泥路上冲出,在213乡道上划出了一个巨大的弧线,像个醉汉一样,在乡道上摇摆起来。
乡道好像比来的时候阴森了很多,那里都有莫名奇妙的怪影出现。当他远远的看到城市的灯火时,才慢慢的恢复了一些正常。当他感到呼吸不再那么急促,心跳趋向正常时,手机滴滴的响了起来,那个号码发来新的信息:目的地是你三个月前撞倒我的地方。
浩平感觉到脑子嗡的响了一声,就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世界一下子就变得安静了。没有了暴躁的发动机声,没有了呼啸的风声。
该来的终于来了,躲了三个月了,还是没有躲过。难道真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冤死的鬼魂会在死后百日那天来复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