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784248/2d14b87b6a7a6612.jpg)
“接纳自己是变好的开始”,当听到青音老师温柔悦耳的声音讲到这一观点时,电光石火间,前半生被铺上了一条金光大道,以“我喜欢自己的自恋”为红毯。
“你不能总是这样自己表扬自己,要让别人来称赞才好!”二十年前,刚工作不久,有前辈曾语重心长如此告诫。虽然心领了她温情的好意与关爱,但我却不以为然,为啥就不能自己夸自己呢?关键是,发现不夸自己根本就做不到。那时,我还不知晓“自恋”这个词。虽然大学的专业从儿童心理学到社会心理学学了一系列相关的心理学科,但对自恋并无印象。或许是自己认知不到,或许是学科发展程度未到。二十年间,我行我素在自我鼓励的偏执中。期间,不乏亲密挚友、人生导师,甚至家人,多次提醒,不要总是自己如此露骨地夸赞自己的优点,我却只当耳旁风,毫无改观。就其实,是不明白自己为啥和别人不一样,不自夸好像就活不下去似的。青音老师这精要的观点,瞬间让我看清困扰自己几十年的极度的,甚至有些病态的自恋。但是,我喜欢,并感恩这曾陪伴自己走过漫漫黑夜的病态的自恋。试想,如果没有这极致的自恋,我又如何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个四岁的孩子,被无情抛到电闪雷鸣的人生旅途,失去了母爱的庇护。家庭风雨飘摇,家人各自悲伤,只能兀自疗伤。无人有心力慰藉,惊惧惶恐的孩子,无人有能力抱持,无所适从的孩子。任其自生自灭。缺关爱,缺看见,缺温暖……在精神与物质的极端匮乏中,要学着自己长大,眼泪自己擦,绝望自己刷,出路自己挖,如果不是拼尽全力,自强自立,又如何能看见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青春期,身心内外交困,无所适从,无人指点。在自我较劲,自我否定中,一次又一次鼓励自己,咬紧牙关,在剧痛中实现蜕变。如果不是自己为自己喝彩,又怎能从自己打败自己中爬起来?一路跌跌撞撞终于长大,进入成年人的现实世界,面临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手足无措。一直拧巴在与自己的关系中,从不曾理顺,更没有人言传身教示范过,如何处理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缠身于这一团乱麻,如果没有病态般的自我美化自我鼓励,岂不早就断了气息?人在与母亲共生的弱小的婴儿时期,需要全能自恋感,需要母亲或亲人全方位的无条件的帮助,才能活下来。这样的全能感,不能破坏,否则会留下缺乏安全感的隐患,影响价值感、幸福感等。这是一条带有共性的规律常识。但是,如果人在已度过这样的弱小阶段,却遭遇不可预期的意外灾难与能力承受范围之外的挫折打击,可能会退行到婴儿时期,心理需要寻求一种这样的全能感。而在缺乏外界必要的帮助时,生存本能会让人学会自我满足、自我抱持,哪怕只是一种幻想,而非事实,也会带给人活下去的心理能量。学习了青音老师这一课后,我豁然明白,我是依靠一种极致的自恋存活下来,走到今天,并不断在进行自我完善。我喜欢,我曾经的病态的自恋,它们让我接纳了自己难以选择的、千疮百孔的人生,并遇见越来越美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