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完试之后,想到之前耽误的跑步,要开始重新开始跑步。
但是每天总有理由不去跑步,什么今天比较困,今天累了一天,今天想要休息,今天心情不好,今天有太多事要做等等。
为此跑步这件事也一直拖着没有去。
今天做完核酸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想着跑步这件事,总有理由不去,应该怎么办时,想到原来去跑步的理由。
有次凌晨1点下班,依旧选择去跑步;有次停水,依旧选择去跑步(好在跑完步正好来水);有次下雨,依旧选择去跑步(在地下车库跑步);有次很困,依旧选择去跑步。
这些极端情况都会去跑步,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跑步呢?
沿着这个思路不断去想,最后下定决心,不管如何今晚必须去跑步。
晚上看到时间不早,立马下班回去跑步,手上的工作可以等跑完步再去做,就这样我正式重启跑步。
从这件事我发现,事情有时候反过来想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就好比,去跑步这件事,我总是找理由不去跑步,理由成了我跑步的阻碍,反过来想那理由能不能成为去跑步的助力呢?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想法,那些极端条件下都去跑步,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另外,这次反过来思考需要有极端条件下的例子也是必不可少,要不然没有说服力,如果遇到的事没有这样的例子怎么办呢?那就现场创造,就是创造一个极端场景,然后在极端场景下去做。
用接地气的话来说,就是从最困难的事开始。
一句话总结:事情从最困难的开始也许能够成为不退缩的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