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还是不喜欢《月亮与六便士》

我还是不喜欢《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 书影小驿 | 来源:发表于2022-06-13 12:52 被阅读0次

    老实说,我很喜欢毛姆,但对于《月亮与六便士》,我实在喜欢不起来。

    第一遍读的时候我还能勉强把它和理想和现实的对立角度去理解,但再次翻看着本书时,我的内心仍旧充满了不适感。

    在字里行间中充满了对于平凡的蔑视以及高高在上的态度,而人物的塑造和价值观更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了理想,我宁愿牺牲周边的所有人。

    人物塑造

    从人物塑造开始,可以说,这是一本带有强烈自恋色彩的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孩子,舍弃了他在社会上所拥有的一切,只是为了去满足自己的梦想,追求自我的精神世界能否达成,但整个人物的塑造是失衡的。

    首先,我并不反感这种理想主义式的表达,自己也或多或少夹带着理想主义式的色彩,但当把这种理想主义推演到极端之后,却未免有种用力过猛或者说报复性的心理之嫌。

    两点,故事中借用了一个第三方视角也就是小说的叙述者“我”之口,或许,毛姆想借用这种旁观视角来让我们与斯特里克兰故意拉开距离感和他不被世人所理解的丰富内心情感,但这就显得斯特里克兰很不像"人",他仿佛没有经过任何道德挣扎般,没有选择,没有妥协,成为了一个世外的天才。

    第二,这是突破底线的理想主义,我鼓励个体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但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斯特里克兰的理想的实现是以伤害周边所有人为代价的。

    这样的小说很容易让人将自我实现的失败和现实世界连接起来,形成某种虚伪的犬儒主义,“你看,我的失败是因为太早结了婚”“要是当初不怎么样,我现在肯定就怎么样”。

    很熟悉不是吗,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吵架就是这套翻旧账,一个曾经自己最爱的人现在却成了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

    但,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自己,正是因为自己那些经历过的,爱过的,恨过的,那些你怀恋过的,那些你留不住的,这些才是完整的你。

    而斯特里克兰如此坚决的划分过去和现在,又如何和记忆中的自己达成和解呢?和很多人那种莫名其妙的崇拜情节不同,我其实蛮可怜他的,他的下半生也一直在和贫穷和离群索居作斗争,直到死亡将其解脱出来,这样的人生命中很少有幸福可言,他永远在寻求超越自我,但超越自我是个永恒的过程,永远没有终点,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再看故事中的其他角色,不得不说,除了斯特里克兰突破底线的理想主义(或者叫利己主义)故事中对女性的塑造也令我极其不适,可以用一句话概述:女人是男人成就者也是毁灭者,是男人的追求物也是男人的排出体外的异体,是男人的生活的全部也是男人随处丢弃的废弃物。

    片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可以用三句话概述:女人不可理喻,女人不可相信,女人不可善待。

    女人不可理喻—斯特里克兰夫人

    首先是他的原配妻子,斯特里克兰夫人,几乎符合我们对于女性的一切刻板印象,借用丈夫的人脉和实力来装饰自己,在丈夫离去后,惺惺作态般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在斯特里克兰出名后,立马转变成一个他的忠实拥垒和粉丝,一个十足的自私自利的小市民形象,作为女性形象,简直片面和单调到了极点。

    而丈夫斯特里克兰呢?从始至终都没想理解她的内心世界,我相信,这个角色并不单调,如果有人愿意从她,一个都市女性在一个完全附庸于丈夫的社会和内心的自我迷失去写一篇小说的话,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但,从来没有人讨论。

    退一万步说,即使她不是一个好的妻子,但她一定是一个相当称职的母亲,最后也独自将两个孩子也培养成才,但父亲的离去,却是这个家庭一个永远的伤疤。

    女人不可相信-施特略夫太太勃朗什

    原本和睦的画商家庭,施特略夫也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勃朗什,而一切,都在斯特里克兰的到来后发生了转变,勃朗什抛弃了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转而投向了斯特里克兰的怀抱,直到最后宁愿自杀也不回到丈夫身边。

    让我们看看小说中的我给出了什么样"合理"的解释:她回报给他的感情不具有唯一性,换言之,对方也可以是其他人。一个女人嫁给一个说得过去的男人,而她心里又暂时没有对别的什么人产生感情,那么只要他们相处一定的时间,她就会对他产生感情,并自认为这就是爱情。

    翻译一下,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荡妇,一种是还未成为的荡妇。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塑造了这么两种妻子的形象,一个是自私自利且不可理喻,一个是温柔体贴但绝不可相信,就差说出,男人和女人不是同一种生物了,互相之间永远不可理解了。

    好,再看第三个,塔西提岛的土著-爱塔。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完美的妻子”形象,她沉默寡言,绝不背叛,丰满且富有活力,和前面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圣女般的形象缓缓出现在我们面前,但且慢,真的是如此吗?

    在小说的叙事中,她与其说是一个妻子,倒更像是一个仆人,为他照顾起居,将其视作自己生命的全部,毫无自己的个性可言,就像一个大机器上一颗微不足道的螺丝钉一般'

    到此,我们终于可以说出,这三者其实并无本质的不同,都只是互为对方的镜子,或者说,是对同一女性模具的不同想象和延伸:女性,必须是美丽的,纯洁的,附他的性别。

    一部标准的爽文

    其实这就是一篇标准的爽文,虽然我们代入的是写作者"我"的视角,但是我们所观看和投射的对象都是斯特里克兰,说得更直白些,这不是一本写给梦想者而是写给失败者尤其是失败的男性的书:为什么我有雄图大志无法施展,为什么我碌碌无为,因为家庭的束缚,因为妻子的约束,所以我要摆脱所有,去完成自我。

    这就和我们古代将朝代的衰亡全部归咎于女性没有任何区别,像安史之乱归罪于杨贵妃,西周的灭亡归罪于褒姒的妩媚,女性都是红颜祸水,而男性,则是"一时昏了头"的被魅惑者,而因此脱罪成功。

    而这本书与其说是画家高更的自传体,比如更像是作家毛姆对于自己早期创作的某种心理补偿,毛姆早年出版小说后,销量惨淡,为了谋生,他转而去创作戏剧,戏剧的受众正是那些精英阶层,而当时的上流社会的喜好是怎么样的?

    拿毛姆创作的《杜特太太》举例,讲述的是一个贵太太如何在一番闹剧般的演出后找到自己如意郎君这样的风流喜剧,可以说是俗套至极

    医生出身的毛姆自然知道这样的世界并不真实,是上游社会故意所遮掩起的苦难,与此同时他也倍受煎熬,究竟是放弃唾手可得的融入上游阶层的机会还是抛弃一切,艺术高于所有,去实践自己的创作热情。

    而而月亮与六便士正是诞生于这样的创作背景之下,毛姆在这本书里摒弃一切的世俗与不堪,其实也是对于自己的惩罚,一种自我宣泄,但在最终表现下就显得用力过猛,物质完全不重要了,精神高于一切,最终就还原了这么一个纯粹,偏执得几乎不可能达到“理想”境界。

    写在最后

    毛姆看到了艺术的悲剧但是没有触摸到人生的悲剧,而斯特里克兰也许是一个好的画家,但绝不是好的丈夫,也许是一个好的老师,但绝不是一个好的朋友,他也许是一个你崇拜的人,但绝不是一个你想认识的人。

    就像戴锦华老师说的:

    原因是你经常会遇到一种非常尴尬和难堪的情况,就是你爱他们,爱这些艺术家,但是不爱他们的作品,或者你真爱他们的作品,可是你知道艺术家是多遭一个人。后一种情况更悲惨,是这么不心甘情愿,说这个东西真好,可是怎么是那个混蛋做出来的呢?所以为了避免这两种尴尬的出现,要解尽可能和艺术家保持距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还是不喜欢《月亮与六便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mjo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