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三十一岁,就在敲字那一瞬,抬头看了看办公桌上的台历,还有十四天,我将满三十一岁,进入三十二。对尚未结婚的我而言,这已是一个尴尬的年龄,也是一个背负着成熟,责任,担当的年龄。回首往昔,感慨不已......我在想,过去的三十年,我都做了些什么?这三十年我是如何走过来的?是不是应该对三十岁前的自己有一个交代?重新认识自己后,整装出发?想象一番还是令人激动的。
该写点什么?我想了想,不能写的太沉重,活着已有太多辛酸,写作为何不快乐一点?那就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心所欲好了,是的,该如此。记得,我曾于2016年三十岁生日那天,感叹之余,发了一篇朋友圈道:岁月予人最好的礼物,我想是一种坦然自若,无所畏惧的心态。面对误解,嘲讽和不屑,心里却仍然可以坦荡磊落,发自内心的微笑....或许这段话正是对三十岁的自我一种总结,或叫认识。
从一个纯真,安静的童年,到不合群,偏内向,怕事,懦弱的少年,到如今坦荡豁达,开朗自信,率真的青年,阅历虽谈不上丰富,但也有颇多坎坷曲折。犹如一场修行,内心世界里,慢慢摆脱了恐惧,怯弱和心浮气躁,慢慢获得了成长和蜕变。从一无所知,渐懂得了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的处事法,领悟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智慧,也实践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事法则......或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场修行,感悟所获皆不同,悟道方式和过程也不同,但总归是殊途同归。
若说童年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代名词,那这俩词用在我身上也十分恰当。十岁前,我的童年记忆里分为两部分,准确说是分两个地区,一个是在家及附近的学校,一个在外公家。
童年时,得益于我俊美的长相和乖巧的性格(绝非自夸),深受爸妈和众亲的喜爱,无论走在何处,我必是众人的话题中心。陌生的阿姨见我总会惊叹:“ 这是谁家的娃,好漂亮!” 这时,妈妈脸上总会含笑抱起我,看着我,脸上满是自豪。我另有一个姐姐,比我大一岁半。相对而言,妈妈对我比姐姐更疼爱一点,但凡在家,她是从不让我插手家务的,我只需安心上学,下课回家吃饭,做完作业,去玩喜欢的弹珠,画片就行了。
那个年代的我们,同龄孩子多,聚一起热闹且有趣。和我年龄相仿的男孩约有七八个,一帮孩子常聚一起,各式游戏花样繁多,譬如打弹珠,拍画片,放风筝,游泳、钓龙虾、去废旧窑洞探险等,是常有的。若有女孩参与进来,我们会捉迷藏、跳绳、堆土灶等...八零后出生的孩子,玩伴多,玩法多,整年童年实在欢声笑语里度过的。反观,九零后生的孩子似乎越来越难体会到这些简单的快乐了,他们物质愈充裕,反而愈孤独。他们出生城市,在钢筋水泥砌成的建筑里,犹如困在一座铁质监牢,邻里间的亲密早已消散不见,即便是住一层楼的邻居,也甚少有交集。大多时,他们对陌生人只剩了冷漠和防备。科技如飞的进步,本该是一件好事,可实情是: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普及后,孩子好多都沉醉于游戏了,慢慢丧失了参与真人社交的兴趣。天道循环,有无相生,在我们获得了富足,便利,高效时,或许也丧失了宁静,公德,还有快乐......我外甥,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出生西安,家境不错,他的童年本该是最快乐的,但短暂的接触后,我却深感,他是多么的孤单,放学后,陪在他身边的也仅仅只有家人。他没有兄弟姐妹,只能一人自娱自乐,大多时只能以ipad,电视为伴,偶尔姐姐家亲戚带小朋友过来,他才难得的有了一个玩伴,那一天应是他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刻了。
话题聊到这,不由感叹了几句。童年记忆比较深刻的,当属过年。寒假伊始,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我们这群孩子,会去各个亲友家里串门,亲戚则毫不吝啬地拿出糖果,零食,饼子等来招待我们,不待我们吃到肚子滚圆是绝不肯放我们走的!小朋友们年关聚一起,欢声笑语随处可见,白日,他们可跟着大人们挖藕,或拿着弹弓去雪地找兔子,打麻雀,堆雪人等,到了晚上,便玩扑克,放烟花炮仗.....逢过年,我和姐姐最期待的是爸爸的归来,他常年在外务工,一年仅过年才回家一次,当他回家时,总会给我和姐姐各带回一套新衣服,这时我和姐姐就会迫不及待地换上新衣,心里美滋滋的,在各个亲友们面前,大肆炫耀一番。大年三十的夜晚,玩累了,疯够了,全家最后一个节目便是围在一起看春晚。家人一边吃着热乎乎的茶点,一边烤着碳炉子,一边则喜滋滋地看电视,那感觉是永远难以忘怀的!就如每届春晚的最后一首歌表达的一样:难忘今宵!
家和学校给童年的我们,带来的是温馨和安心,而在外公家的日子,则更多的是一种新奇和冒险。
逢寒暑假,外公会骑着他那台老掉牙的自行车,接我们去他家度假。外公家的房子是一个平房(那时的楼房很少),位于他们村里最东边,靠近一条长长的河流,往西则是整齐并排的村舍,延伸到几公里外的公路上。这排房子的背后,是一大片树林,极为茂密繁盛,也很神秘。林子对面,住着几户人家,不常与人往来。外公村,家家户户种植西瓜,夏季到来,村人便靠贩卖西瓜为生。暑假,我们到达外公家,便会看到他的房间大厅,一半以上空间都被西瓜堆满了,接着,我们需要做的事仅有一件:敞开肚皮,开吃西瓜!关于吃西瓜,是我记忆力极为深刻的一件事,也许比任何一件事都要深刻。或许你见识过,把西瓜切成一块块来吃,也见过把西瓜开成两半,用铁勺挖着吃,但绝没见过外公村人的吃法:削掉整个西瓜的皮,犹如削苹果皮一般,随后将整个西瓜用双手捧着,大口大口吃!在炎炎夏日,稍稍想象一下,便知何等痛快!
外公只有一个儿子,但外公的堂兄则有好几个儿子,他们两家房子是挨着的。在我幼年时,舅舅们正是二十左右年纪,这群年轻人的调皮捣蛋和玩法花样不知甩了我们这群小布丁几条街!外公全村多户人家夏季靠卖西瓜营生,为防盗贼光顾,他们不得不练一点防身术。舅舅们,平日最喜欢聚在一起,舞枪弄棒,还常常互相切磋,他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些武术功底,喜欢一个个赤膊露体,提着刀枪棍棒,呼来咋去的,像一群猴子似的跳跃闪躲,孩子们便在一旁看热闹,人群里常常会响起一阵欢呼雀跃。除做看客,我们也学着他们的样子,打拳练棒,经由“名师们”指点,各种动作也颇得章法,虽无甚威力。偶尔,我们会在舅舅的看管下,拿起刀枪棍棒较量一番,输赢不计,但求欢乐逗趣,这算是在外公里最重要的一项娱乐活动了。每个男孩的心中或许都有一个侠客梦,梦想学得一身武艺,后仗剑行走天涯,跟着舅舅们学武的日子里,不知算不算部分圆了我们的侠客梦?
除了武术,舅舅们还喜欢打扑克牌。夏天的农村,酷热无比,树林是最好的遮阴纳凉之所。一群大小爷们,往屋后的林子一钻,搬来几条桌椅,摆上西瓜、瓜子、扑克,冰啤,接着,激动人心的双升便开始了!玩法自然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的游戏大多是不好玩的。输方惩罚是:干掉一瓶啤酒!如某人当天运气不好,那便是考研酒量的时刻了,如实在喝不下去了,就只能下场换人,喝高的人只好带着浑身的酒味,脸红的如猴子屁股般,在众人的哄笑中,狼狈离去。孩子们,一般是没法参与舅舅们的“赌局”的,况且舅舅也不绝让我们喝酒,无奈,我们只能混迹于他们周围,蹦蹦跳跳,吵吵闹闹。有时会捉弄“大人”,把他们的扑克牌偷偷的藏起来,待到他们急的大喊大叫,这才笑嘻嘻地把藏着的扑克牌拿出,甩在半空里,而后开始“大逃亡”,在林子利钻来拱去,躲避舅舅的“追杀”......捉弄大人只能算我们一项最常见的节目了,其他的如吃西瓜,捉迷藏,或爬树掏鸟窝亦是林子里常备......
夏天最热时,舅舅会带着我们,一个个脱得精光,跳到河里捉鱼。数次下来,我发觉林后那条河里,鱼特别的多,而且不知是不是因为鱼在夏天也变懒了,变得不愿动了,捕捉起来简直是易如反掌,就算我们这种菜鸟般的小布丁,无需太费功夫,也可轻松捉到好多鱼。酷夏,一入水,我们便犹如蛟龙入水般,恨不得游上一天。嬉笑游玩到了下午,近太阳落山时,我们的鱼框早已装满,在舅舅的催促下,一个个便依依不舍地出了水,各提一筐鱼,哼着歌,光着屁股,满载而归。傍晚时分,无需多说,等待我们自然是美味而新鲜的鱼汤,还有那超级好看的武侠片......
在外公家,最享受的时刻,莫过在仲夏夜,用过美味而丰盛的晚餐后,我们和外公一家人,便围着一部黑白电视剧,吹着电扇,吃着用冷水浸泡过的西瓜,看着武侠片。那时热播着几部港产经典武侠,我记得有:《九阴真经》,《中神通王重阳》等。其时的农村,能看上电视的人家还不多,一个村里合起来也仅仅只有几台黑白电视而已。九零后生的孩子,或许无法理解,那时的我们对于能看电视,特别是能看到武侠片,不知有多么的期待和享受!暑假过完,我和姐姐往往极为不舍得离开,多半是因为电视剧还没看结局。
外公家的寒假,极冷,有时也下雪,但天冷并未影响我们一大家子的心情。年关里,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外婆做的菜了,每一顿都十分的丰盛,有蒸菜,大碗鱼,全家福等经典大菜,也有煲汤,糍粑,卤菜、饺子等副菜,每餐都是满满的一桌,令我们不知该先吃哪一道为好,喝了煲汤,担心一会儿吃不了饺子了,吃了饺子,却担心装不下蒸菜。外婆做菜手艺在她们村是十分出名的,一份普通的煎鱼在她手底,可做得外焦里嫩,闻之令人垂涎,且又十分入味,豆瓣酱的辣香,陈醋等都恰到好处的被融入了鱼味,这大概是我小时吃到的最美味的鱼了!除享用外婆的大餐外,我还时常跑到邻里蹭饭,从最东边的外公家一路杀过去,吃到最西边的人家,每到一处,热情的村民无不拿出他们的年货招待,诸如瓜子,麻花,饼干,薯片,米酒,汤圆,糯米糕,豆皮,煎饺等,任我享用!我呢,也是毫不客气,食来便吃,狼吐虎咽,直到肚子实在装不下了,才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地返回外公家。成年后,我常想到那段大吃四方的时光,人间从不乏真情,亦从不乏爱,即便是对一个陌生的小孩,他们眼神里的爱意也是绝不缺少的,他们的热情和善良令我谨记终生,让我体会了何为人之大美!到了晚间,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刻,烟花炮仗放过后,我们就钻到任意一户人家,跟一群人挤到床头看电视,屋里的炉子点着,人又多,丝毫没有寒意.....
十二岁前,我的记忆里,大部分保存的是那一份亲情和爱意,邻里四方的温暖,外公家的冒险和刺激、还有那食之不尽的珍馐。或许,这些经历才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财富。仁者爱人,人恒爱之,那些善良好客的人留驻在我幼小心里的爱,犹如一颗种子,已渐渐发芽成长,这会伴随着我一生,促使我能时常以一颗纯粹,赤子之心来温暖他人。
注:有半年光景没写文字了,颇有点生疏,起头写的不甚满意,后续已渐入佳境。这篇追忆似乎年华是写我的故事,每一件事,甚至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回忆精准,真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想把三十岁前的经历记录下来,特别是重要的时刻,印象深刻的事不可错过,供我晚年阅看。我在想,当我在100岁时,看到年轻时写的《追忆似水年华》当是何感觉?
网友评论